



一、活動主題
少年軍營
二、活動背景
《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明確,少先隊活動課程要以實踐教育為基礎形式,對少年兒童進行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要突顯政治性、組織性、實踐性和兒童性,聚焦培養共產主義接班人、傳承紅色基因。通過少先隊活動課在每位隊員心中播下一顆愛國參軍的紅色種子,為隊員們樹立一面鮮明的政治旗幟。通過本次活動,隊員的思想得到了洗禮,精神得到了升華,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中國夢打下思想基礎!
三、策劃思路
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的青少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少先隊要牢牢把握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堅持以黨育人,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隊員。在中隊的總體規劃下,結合中隊家長志愿者的教育資源,讓志愿者走進中隊,對隊員們進行愛國教育。在整個活動中,通過觀看閱兵式,隊員們感受到我們祖國的強大;通過查閱海陸空和國防知識的相關材料,隊員們更加了解我們的軍隊;通過隊列、軍歌等活動,隊員們切實體會到軍人的無私和奉獻,在軍歌中體會作為一名中國軍人的驕傲和自豪。
四、活動主要內容、形式
通過開展“少年軍營”活動,提高少先隊員的國防意識。隊員通過國慶視頻感受作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自豪感和祖國的強大,進而了解海陸空和國防知識,激發榮譽感、使命感,進而增強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培養了爭優創先的競爭意識和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
活動共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 全班一起觀看“國慶七十周年閱兵式”。
2. 小隊交流收集的三軍及國防知識,全中隊進行匯報補充。
3. 邀請志愿者講解隊列要求并訓練。
4. 唱軍旅歌曲,貫徹愛國精神,激發愛國熱情。
5. 以小隊為單位為本次“少年軍營”設計營旗并在全中隊進行展示和介紹。
五、主要做法、經過和特點
1. 閱兵式——選取最能體現三軍風采的閱兵式視頻,讓隊員直觀感受祖國的強大和部隊整齊劃一的軍事訓練成果。在主持人的主題介紹后,以視頻的形式對隊員們進行直觀的愛國教育。
2. 以小隊為單位進行三軍知識和國防教育,發揮小隊合作的力量,通過課前資料的收集,隊內進行交流,形成一致意見,代表小隊進行匯報。在交流過程中,隊員們對我們國家的軍隊建設和編制有了初步的認識,對我國國防和軍事的快速發展和日趨強大有了具體感知,對軍隊產生強力的自豪感,敢于奉獻,投身軍營。
3. 邀請家長志愿者,加入到本次的活動課中,利用其退役軍人的身份對隊員們進行教育,同時讓隊員們感受隊列的要求,正思想前先正身。讓隊員們切實感受軍事化要求的嚴格,紀律的嚴明是戰士們保家衛國的前提,軍歌是一支部隊的精神要求,每首歌曲中都濃縮著戰士們保家衛國、甘于奉獻的精神。
4. 設計營旗——有利于隊員們集體意識的培養,濃濃的愛國情懷,通過畫筆凝聚在一面小小的營旗之上。旗幟雖小但背后的意義重大,在對自己小隊旗幟的介紹中,隊員們把愛國愛黨、勇于參軍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六、思想性、先進性、少先隊員自主性體現方式
1. 在思想方面,通過對三軍和國防知識相關資料的查閱,隊員們接受了一次愛國教育。在討論過程中,隊員們發揮主動性,在小隊內進行交流,教育的意義進一步強化。隊員們把自己查到的知識和從小隊內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內在的愛國意識,產生歸屬感、責任感,并用于樹立投身軍營、保家衛國的決心。
2. 在先進性方面,少先隊是愛國教育的最小單位,每個隊員都具有強烈的歸屬感,以實現中國夢為契機,對隊員們進行愛國教育,更是勢在必行。
七、少先隊活動設計創新點
1. 把小隊交流學習引入到本次活動課中,比傳統的學習方式更能讓隊員們接受。把以往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通過小隊內的討論交流,隊員們進行一次思想的碰撞,使思想認識得以提升,最后在小隊匯報過程中,再進行愛國教育的輸出,達到提升自我認識的同時也教育其他隊員的目的。
2. 選擇退役軍官為本次的軍事體驗教官,讓隊員們有一種身在軍營的感受。通過部隊特有的要求和口令,讓軍隊的形象從電視機中來到身邊,更具教育意義。唱《強軍戰歌》,更讓隊員們熱血沸騰。在歌聲中隊員們領略愛國的精神,在歌聲中隊員們體驗到作為一名軍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八、少先隊員活動反饋
通過本次“少年軍營”活動,提高隊員們的國防意識。在活動中,隊員們對我國的軍隊和國防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個強大的國家需要軍隊,一個強大的軍隊需要嚴明的紀律,每位隊員都應從小樹立愛國意識、奉獻精神,立志投身軍營。
九、少先隊輔導員輔導思路
本次活動由家長志愿者和隊員來一起完成,輔導員在整個活動中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隊員們都能很好地完成活動課的各項準備工作,投入到活動中去,感受和體驗活動的意義。希望隊員們能在活動課中感受到愛國熱情,努力在實際生活中去踐行,從小立下宏偉志向,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