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課程思政已經成為了當前各專業課教師進行課程教學的創新理念和模式,在課程思政發展的環境之下,把紅色歌曲融入進高校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去,尋求紅色歌曲和高校聲樂教學之間所存在的契合點,更好地開展教學是當前高校聲樂教學必須要重點關注和研究的問題,二者之間的有機結合能夠進一步落實聲樂教學立德樹人的根本教學任務,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水平。本文對高校聲樂課程的教學現狀展開了論述。在課程思政的理念之下,對紅色歌曲融入聲樂教學過程的重要性展開了研究分析,有效地建立起課程思政理念下的聲樂課堂,并結合當前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的具體現狀,分析了課程思政理念下,紅色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運用措施,從而有效地提升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課程思政;紅色歌曲;高校;聲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22)10-0007-03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領域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的作用。在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當中都不斷增強了素質教育的滲透力度。對于高校的音樂教學來說,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應用也是極為重要的,能夠有效地提升高校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是進行美育和德育教學的關鍵構成部分。在課程思政理念的影響之下,聲樂教學的過程當中,可有效地引入紅色經典歌曲,紅色歌曲由于具備深遠的價值意義和豐富多元的精神內容,能夠充分體現出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文化,有效地凸顯出紅色歌曲強大的教育價值。在高校聲樂教學的具體過程當中立足于課程思政的理念之下,把紅色經典歌曲進行有效地運用,這在一方面有助于高校大學生對民族革命歷程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認識,而在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地陶冶大學生的情操,使大學生具備更加高尚的人格,不斷提升人格修養,對大學生的人生發展來說也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有助于大學生的成長。[1]本文基于“課程思政”的理念之下,對紅色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的實際運用展開了研究分析,闡述了紅色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運用的現實意義,旨在進一步推動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的有效發展。
一、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
聲樂教學在高校教育當中,開設的時間比較早,在歷史的經驗和不斷實踐之下,已經具備了較為成熟的教學方案以及教學內容。然而,在現代化社會的快速發展之下,時代需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高校聲樂教學改革卻不能夠有效地滿足當前時代的發展需求,教學方式方法仍然較為傳統化,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浪潮,時代化發展特色不明顯,從另一方面上看,當下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仍然不樂觀,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校聲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2]
一方面,聲樂教師占據了聲樂課堂的教學主導地位,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并沒有充分凸顯出大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這也完全不符合新課改教學目標和要求,不能夠充分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創作和自我發展,最終致使高校大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教學的整體質量也得不到提升;另外一方,面由于高校聲樂教學長期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所以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教學方案設計等都沒能結合時代化的發展特征。聲樂學習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必須要高校大學生不斷加強訓練和學習,才能夠進一步掌握聲樂學習方法和技巧,從而提升聲樂學習水平和能力。然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沒有了興趣的引導,高校大學生的學習欲望則會進一步降低,不能夠有效地構建高效聲樂學習課堂。
二、紅色歌曲融入聲樂教學課堂的重要性
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使得文化更加多元化和豐富化,而多種類型文化的沖擊,也對大學生的思想及行為觀念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這是由于大多數高校大學生的思想體系并未發展成熟,思想認知水平不夠高造成的,容易遭受政治信仰以及價值觀等方面的影響。而在高校聲樂教學的實際過程當中,有效地運用紅色歌曲進行教學,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水平,紅色歌曲所具有的堅定價值觀念和感染力對高校大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大學生能夠通過紅色歌曲的教學,進一步提升思想認知的水平,而紅色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也能夠充分地發揮出高校思政育人的價值和作用。在紅色經典歌曲當中充分呈現出了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當中所具有的優秀革命精神,其中也包含了大量優良傳統文化,大學生通過紅色歌曲的學習能夠進一步了解和認知中國艱辛且偉大的發展歷程,在歌曲中感受革命志士們的艱苦奮斗歷程,從而擁有更高的理想抱負,引領大學生朝著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道路不斷前進。
大學生通過聲樂課程的學習能夠充分地了解和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感。紅色經典歌曲當中充分呈現出了新中國建立和發展的艱難險阻,從某種意義上說,紅色歌曲是中國人民的寶貴文化和精神財富。大學生通過對紅色經典歌曲的分析及學習,能夠建立起生活的自信心,從而更加熱愛新生活,不僅如此,還能夠充分地激發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3]另外,高校聲樂課還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藝術素養,進一步豐富大學生的精神文化內涵,所以高校聲樂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紅色歌曲,讓學生既能夠接受更加豐富的專業知識學習,又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陶冶愛國情操,深刻地領悟新中國建立的艱難困苦,這對于落實思想政治理念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豐富高校聲樂教學的內容及方式
當前,我國擁有數量繁多的紅色資源,不同的歌曲類型呈現出了不同的歷史文化價值觀,因此在聲樂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豐富多元化的教學素材,紅色經典曲目所蘊含的堅定意識觀念以及道德品質和革命精神等,都進一步凸顯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極大魅力,有效地營造了聲樂課堂的教學氛圍,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了教育的價值,紅色歌曲中所體現出來的寶貴精神,對于提升高校聲樂教學質量水平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地豐富高校聲樂教學的方式和內容,使高校大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進一步提升,擴大聲樂教學的影響力。
(二)拓寬高校生源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在高校聲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引入紅色經典歌曲,能夠使大學生構建形成更加良好的思政意識,將思想政治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去,在有效的學習之后,有助于大學生進一步弘揚紅色精神和理念,對革命時期人民艱苦奮斗的歷程,進行全面的了解,感受到先輩的偉大,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這也在某種程度上為思政教育的全面實施開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徑。然而,思政教育不僅僅只能停留在表面,必須要以實踐的方式落實下去,在聲樂教學過程當中,學習紅色經典曲目,可使大學生充分地感受到紅色精神,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進一步深化思政教育力度。
(三)提升高校聲樂思政課程的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表現為灌輸式教育的特征,學生往往是被動的接受學習,因此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都較低,不能夠深入地探究思政教育知識所蘊含的深層次道理,最終的教學效果也十分不理想,有效地融入紅色歌曲之后,不僅能夠有助于聲樂課堂氛圍的營造,有效地豐富聲樂課堂的教學形式和內容,還能夠結合歌曲特征以及旋律等表露出真實的歷史事跡,有效地提升聲樂課程教學的效率,凸顯出思政教育的最大價值。
三、紅色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一)根據紅色歌曲作品題材價值觀進行針對性引導
不同類型的聲樂作品呈現出的價值觀念也是不同的。然而,不論是何種價值觀念取向的作品,其核心內涵都離不開當今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某個特殊時期,人們在人文精神方面上的追求。[4]而紅色經典歌曲,主要是以紅色文化為價值主流,革命時代的艱苦奮斗精神以及拼搏精神是其最為主要的核心思想。
1.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高校聲樂教學的實際過程當中,有效地引入紅色經典歌曲,通過紅色歌曲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及深遠價值觀念能夠使教師在教授聲樂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能夠深刻地了解和認識到紅色經典曲目的歷史背景,加深大學生對于優秀民族精神的認知和理解,幫助大學生提升愛國主義情懷。不僅如此,也為高校貫徹落實課程思想政治理念提供了有效途徑。[5]在開展高校聲樂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必須要綜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歌曲的選擇要基于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主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接受度和認同度,讓大學生能夠擁有更高的熱情去學習紅色歌曲,在學習之后,以演唱以及鑒賞等形式增強大學生對經典紅色歌曲的喜愛,例如當前較為流行的《中國夢》,盡管此歌曲的旋律和大多數流行歌曲的旋律相似,然而卻是屬于流行歌曲范疇,更能夠讓大學生接受此首歌曲,也更能夠迎合當代大學生的審美需求,符合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
2.通過紅色歌曲情感激發大學生愛國熱情
高等院校聲樂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紅色經典歌曲的教學,能夠進一步豐富教學的形式,營造更加良好的聲樂教學氛圍,教師在引導大學生進行演唱和鑒賞的環節中,可以借助紅色歌曲當中所蘊含的革命價值觀念,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讓現代化時代背景下的青年一代成為有堅定理想信念和凝聚力的團體,所以高校聲樂教師在選擇紅色經典歌曲時應當選擇感情真摯以及價值理念突出的歌曲,重點在于歌頌先進人物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和偉大祖國的紅色歌曲,必須具有十分豐富的思想情感、能夠充分達到真情育人的教學目的、讓大學生能夠與歌曲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進一步增強課程思政教學的實際效果。例如節奏以及情感十分鮮明的《黃河大合唱》《松花江上》《團結就是力量》等,這些曲目都有著十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而教師在選取這類曲目進行教學時,也能夠在極大程度上促使大學生全面地了解紅色經典曲目的文化產生內涵和情感價值,進一步激發大學生不斷奮發向前,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二)加強紅色經典歌曲演唱部分的情感教學
高校聲樂教學的具體過程當中,演唱是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在對學生進行嗓音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紅色歌曲,傳達所蘊藏的實際情感。在歌唱基礎訓練的環節當中,聲樂教師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情感的體驗,讓學生能夠通過自我的情感感受歌曲當中蘊藏的價值觀念,與歌曲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在有效地建立起大學生的情感基礎之后,便可通過教學手段,對大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有效地調動大學生的積極自主性,幫助大學生構建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最大程度上促進“課程思政”理念的有效實施。
在紅色經典曲目教學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充分結合紅色影視作品展開教學,例如可通過紅色兒童電影《閃閃的紅星》進行紅色歌曲的教學,該部紅色電影的主題曲是《映山紅》,電影主要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一個八歲的孩子受到了共產黨和革命烈士們的教育,和土豪胡漢三斗智斗勇以及生死拼搏的過程,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映山紅》這一經典曲目響起之后,充分表現出了愛國主義情感,而其中的歌詞更是意味深長,另外再結合優美的旋律,該歌曲就像暖陽一般直接照射進了人們的內心深處,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充分表達出了革命英雄們的壯志豪情,在進行該歌曲的演唱時,通常會采取葫蘆絲伴奏,通過葫蘆絲特有的曲調,有效地表達出了主人公真摯的情感思想,從而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為大學生營造了一個身臨其境的環境,有效地激發了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建立具備導向性的演唱評價體系
對于高校的聲樂教學來說,評價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有效的評價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成果進行檢驗,具體來說就是對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檢驗和研究。[6]高校必須要構建具備導向性的演唱評價體系,結合教師以及學生兩方面的特征,有效地開展教學評價。針對教師的評價可以從多個方面以及多個環節入手,建立更多的評價維度,例如同行評價、自評和學生評價等多種方式,將各種評價方式進行有效的融合,構建三位一體化的綜合評價體系。而針對學生的評價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成效進行,實現有機整合性評價。高校聲樂教師也應當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效果和目標達成率進行適當的鼓勵和肯定,讓學生能夠建立起聲樂學習的自信心,而對于學習成效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當和學生一起查找問題所在,并引導學生進行糾正,從而使大學生能夠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
在課程思政理念的引導之下,高校聲樂教學過程當中,有效地引入紅色經典歌曲,能夠在實際的聲樂教學過程當中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使大學生能夠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評價體系的構建,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提升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及合理性,讓大學生能夠減輕心理負擔、建立自信心,更好地去詮釋和表達紅色經典曲目所具備的文化價值內涵和精神追求。
結 語
綜上所述,在課程思政的理念之下,高校聲樂教學課程中有效地應用紅色經典歌曲,對于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塑造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都有著重要的價值作用。高校聲樂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到,紅色歌曲對于貫徹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開展更加豐富多樣化的教學,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聲樂專業特征進行深度的融合,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注釋:
[1]歐家玉.在高校音樂課程中融合思政素質教育發展新型音樂教學模式[J].農家參謀,2020(16):179.
[2]姚亞明.紅色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究[J].好日子,2021(23):19.
[3]王慶梅.將“課程思政”融入到聲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戲劇之家,2020(26):80—81.
[4]王 蕾.“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創新路徑探索[J].大學:研究,2020(07):82—83.
[5]張 勇,唐忠義.紅色音樂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四川戲劇,2021(12):145—149.
[6]鄧 琦.課程思政理念下紅色基因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2(01):307—309.
(責任編輯:莊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