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張女士自2歲起,就被父母送到了姑姑家居住,后來因為經濟條件不好,父母就一直沒有將張女士接回家。因為從小在姑姑家長大,所以張女士一直對父母有著一種陌生感,她很少聯系父母,而父母也很少聯系她。
本以為雙方會一直維持這種狀態,但多年后,張女士事業有成,于是出錢給姑姑家的表弟買了房,她與親生父母之間也隨即發生了矛盾和糾紛。
張女士的父母認為,張女士出錢給表弟買了房子,那么她也應該給自己親弟弟買一套房子。張女士也明確表態,自己不會出錢給弟弟買房。
至此之后,張女士與其父母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嚴重,直到父母將她告上法庭,索要50萬元贍養費。
法院認為,由于原告年歲較大,被告作為其子女,的確有贍養父母終老的義務。但弟弟作為成年人,原告不應將買房壓力冠以撫養、贍養之名附加給被告。考慮到原告的退休金足以安享晚年,而被告從小由姑姑收養,原告未盡到父母撫養的義務,被告所需要給付的贍養費應根據被告的實際情況和原告酌情商定。
(據微信公眾號“廣州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