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背后是無數航天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堅守。這其中,不乏巾幗女性的身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以下簡稱:二十五所)交會對接微波雷達項目主任設計師賀中琴,就是航天事業中的一名巾幗女將。從2002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算起,她與航天結緣近20年。20年里,她傾心鉆研一件事,那就是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的自主研發。作為研制團隊的第一名女設計師,賀中琴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工程三期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研制優秀個人”、北京海淀區“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歡笑背后的艱辛記憶
賀中琴的相冊中,保存著一張中國航天首次交會對接任務成功后現場慶祝的照片。照片中的她,和團隊隊員高舉握緊的手開懷大笑,洋溢著喜悅和幸福。回憶起微波雷達研制之初的日子,賀中琴百感交集。那是與時間賽跑、與困難相伴、與難題作戰的艱苦歲月,也是突破自我、收獲成果、見證成長的人生歷程。
2007年,北航畢業后的她考上了航天科工二院的研究生。此時,二十五所微波雷達項目剛啟動不久,她的導師孫武正是項目的總負責人。剛滿24歲的賀中琴加入研制團隊,一頭扎進了產品研發工作中。
作為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當時的中國面臨技術封鎖,項目團隊也是一窮二白。入所報到第一天,孫武就對賀中琴說,“咱們人手不夠,所以每個人都要獨當一面,你是女孩也不要嬌氣。”很快,賀中琴就被“委以重任”,獨立承擔微波雷達抗多徑攻關工作,在北京六環外的暗室里一做試驗就是半年。暗室試驗的環境比較特殊,為了隔絕外界干擾鋪滿了吸波材料,由于吸波材料里填充了碳粉,賀中琴和同事們每天都像下礦井挖了煤一樣,整個人黑乎乎的。“記得有一次,所里領導來暗室慰問我們,看到我們一撥人黑壓壓地站在那里。所長突然大聲問‘小賀呢,小賀怎么沒來?其實我就站在里面,但臉、手、頭發,都黑乎乎一片,完全認不出模樣。”賀中琴笑著說,這件事后來也常常被大家當笑話講。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時37分,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成功,上演了一幕完美的“太空之吻”。二十五所微波雷達項目團隊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頒獎禮。
軍功章有你的一半
因為在承擔保駕神舟飛船對接任務的同時,還在同步進行另一項重要的工作——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的研制。已成長為骨干的賀中琴作為主任設計師,承擔了更重要的職責。
為了實現精準交會對接,測角精度尤為關鍵。賀中琴和研制團隊在電腦屏幕前通宵達旦地編碼仿真,在粉塵飛揚的暗室里精益求精地反復驗證,“白天緊張備戰試驗,晚上加班處理數據”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就是靠著這股拼勁和韌勁兒,通過創新采用的誤差補償算法,經反復試驗驗證,最終成功解決這個難題。
賀中琴女兒剛滿一歲的那段日子,微波雷達產品研制面臨重要節點。看著后續排得滿滿當當的30天,賀中琴分身乏術,只能忍痛給女兒斷奶。
2020年12月6日凌晨5點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成功實現交會對接,順利完成月壤樣品轉移。執行此次任務的3天前,4歲多的女兒問賀中琴:“媽媽,周六我要跳‘小手拍拍舞你能陪我去嗎?”賀中琴抱著女兒說:“媽媽這次工作很重要,不能請假,你周六自己去贏一個小蓋章,媽媽去贏一個軍功章,好不好?”嫦娥五號交會對接任務圓滿成功后,望著女兒純真的笑臉和充滿疑惑的眼神,賀中琴笑著說:“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摘自《企業文明》2022年第3期 金文莉/文)E1E90740-0DC0-4343-A25B-1540B459E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