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我們為什么要學數學呢?我上四年級了,算賬的事兒早就難不住我了。平時,我重歡電腦游戲,以后想給電腦游戲和電影做動畫特效,不想當數學家。我還得繼續學數學嗎?
大咖答:電腦動畫是個很有前景的領域,你不妨繼續學習、體驗,沒準兒將來在這方面能夠取得成就。到那個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電腦動畫是離不開數學的。
咱們來舉個例子,現在你要做一個動畫特效,讓一顆水珠分裂成兩顆水珠。你該怎么做呢?首先,這里涉及一個幾何體的數學表達問題。在水珠問題中,我們要有個水平集函數,而函數,是我們進入中學才會碰到的數學知識。有了水平集的表達后,我們把水珠對應的水平集函數逐漸向下拉,展現的動畫形態就從一個連通的區域慢慢地斷裂,變成兩個區域,也就實現了一顆水珠分裂成兩顆水珠的動畫。
如果想生成更復雜的電腦特效,還得讓幾何體動起來。用數學方法,嚴格來講叫數值計算,不但能讓幾何體動起來,還能動得非常逼真。比如,電影《終結者》里面的機器人慢慢地被液化、電影《加勒比海盜》中世界盡頭的大漩渦,涉及的都是對液體的模擬,需要用剛才提到的水平集函數求解一個非常復雜的微分方程……
看出來了吧?電腦動畫是離不開數學的。其實,何止是電腦動畫,很多領域都與數學密不可分。比如,我們都在關注中國空間站上的航天員,你知道航天與數學的關系嗎?世界上任何一枚火箭的設計制造,都離不開一個數學公式——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而航天器何時發射也是用數學方法算出來的。正所謂,“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董彬(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長聘副教授)
我問:我挺喜歡貓的,一直想養一只。可總聽人說“貓是奸臣,狗是忠臣”“貓會背叛主人而狗不會”。這是真的嗎?
大咖答:首先要提一點,這些說法是比較片面的。事實上,世界各地都不乏貓咪與主人相親相愛,甚至救助主人的事例。不過,這些看法由來已久,其中由來或可深究。
貓、狗對人的忠誠度不同,可以從貓、狗的特性說起,即未被人類馴化以前,狗是極其明顯的群居性社會動物,而貓則是獨來獨往的動物。由于狗是群居動物,當它和你長期生活在一起,而你也善待它的時候,它會在心里默認你是同伴。對狗而言,同伴就是完全值得信賴、值得托付背后的。而在這一點上,貓要適應的過程就比較長。
此外,人類對貓和狗的馴化目的有所不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們。貓一開始被馴化是為了捉老鼠,人們對它的忠誠度并不是很在乎。甚至在老一輩的觀念中,貓只要把家里的老鼠吃了,那它肯定就已經吃飽了,連食物都不會太多供養,任由貓半散養地在家和野外來回流竄。這一過程使得貓對于人類的依賴大大降低,更不要提忠誠度了。
現代社會對貓的忠誠度要求日益提高,人們不再要求它捉老鼠,反而希望它進一步回饋人類對它的愛,像狗一樣討好或陪人類玩,很多人在馴養貓的時候也往往向這個方向靠近。而如果你養貓時足夠善待它,讓它在一個充滿愛心、安全的環境中長大,貓的性格也會表現出極大的依賴性和忠誠性。
一一扶酥(寵物護理專家 寵物心理學研究人員)
我問:科幻電影里總是出現能讓人穿越時空、瞬間移動的機器。科技發展那么快,這些機器什么時候能造出來呢?
大咖答:穿越時空的劇情往往出現在虛構的電影、電視劇中,但必須指出,沒有任何一部電影、電視劇對如何實現時空穿越給出科學的解釋,片中主人公實現穿越的方式也總是很簡單粗暴。
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靠譜的科學理論告訴我們能造出時空機器。所以,科學家們通常謹慎地認為這個東西永遠都造不出來。但造不出來也并不遺憾,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深刻地意識到生命只有一次,過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要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每個人。
再說瞬間移動。大家看《西游記》時,都很羨慕孫悟空本領強大,尤其是他可以瞬間移動,誰也捉不住他。但學習了科學知識,你就會知道,這些都是作者的幻想,我們生活的真實世界有它自己運行的規則。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我們認識到了大自然的這些規則,把它們總結出來,就形成了今天的物理學定律。
物體運動的速度不能超過光速,是人類發現的物理學定律中最奇特的一個。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讓人類認識到這樣的定律。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不理解它、不承認它,甚至試圖推翻它。但是,這個定律一直屹立不倒、堅不可摧。所以,在我們這個世界里,物體永遠不可能瞬間移動,即使是孫悟空也不行。
——吳寶俊(理論物理博士 科普作家)(選自《答案》)
我問:期末考試快到了,我老是擔心考試題目不會做,害怕成績下降……一想到這些,我就緊張,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該怎么擺脫這種狀態呢?
大咖答:你知道嗎?“緊張”并不是一件絕對的壞事。從心理學來看,心理緊張水平與活動效果的關系呈“倒u形曲線”。也就是說,考試緊張水平過低或過高,都不利于取得好成績。因此,我們不能對考試成績完全無所謂,也不應壓力過大、過于緊張。反過來,保持適當的緊張程度,對你的考試是有利的。想想看,你現在的緊張狀態大致在哪個區間?
此外,你不斷給自己施加“我不會”等自我否定的負面心理暗示,可能會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這是不好的。經常這樣想會加重考試焦慮,嚴重的情況下,身體會出現不舒服的狀態,比如頭疼、肚子痛等。
對于緊張焦慮的情緒,我們平時不妨用“放松訓練”來緩解。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調節自我呼吸、語言上的自我暗示等方法,使全身一步步放松——對自己說“頭部放松”“頸部放松”等,隨著全身肌肉的放松,慢慢平靜下來。這樣,我們就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水平,緩解過分緊張的情緒。
總之,你現在因考前壓力過大和負面的心理暗示而出現的緊張焦慮情緒,這是學生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只需善加調整,不必過于擔心。
——趙風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國際中華心理應用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