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有一種神奇的海洋動物,隨著年齡的成長,它們的體色逐漸變化;它們有個可愛、靈動的身軀,有張迷人的笑臉;中國東南沿海的靠近近岸河口的淺水水域是它們大多數成員的主場,但它們卻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人類不希望這種可愛的小生靈從地球上消失,于是開啟了保護它們的新紀元,它們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
逆著陽光,水波粼粼,它們是海天之中的一抹白。它們尖尖的喙挑破水面,窺視著奇異的蒼穹,翻滾靈動而華美的身姿。它們是有“水上大熊貓”美稱的中華白海豚,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改變自己的膚色:剛出生時是深灰色的,隨著逐漸長大,體色越來越淺,等到成年之后就變成通體的粉紅色。早在唐朝的時候,中國就發現了白海豚,到了清朝初期,有漁民認為看見白海豚就很可能遇到暴風雨,是不祥的信號,因此叫它們白忌;還有人認為它們通體粉色跟豬是親戚,因此叫它們海豬。雖然白海豚與豬沒有關系,但它們卻有著像小白豬一樣的可愛臉龐,圓圓的小眼睛很有神氣,還有一張會微笑的尖尖嘴。雖然這些海豚看上去都長得差不多,其實它們都有各自的可愛之處:有的長著萌萌的小兜齒;有的皮膚上散布著小斑點;有的眼睛大,有的眼睛小;有的臉比較圓,有的則有點兒長……
中華白海豚靈動、活潑,再加上做人的顏值和粉嫩的膚色,可以說是可愛的代名詞。但如此讓人喜愛的它們卻面臨著生存的危機,它們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在海洋開發力度不斷加大的同時逐步縮小,種群的數量也在減少。據推測,中國作為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種群數量為2000~3000頭。因此,我國將它們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希望能夠讓人們重視起來,保護它們,恢復它們的種群數量。中華白海豚喜歡在亞熱帶海區,成淡水交匯的河口水域生活,對水質、水溫及食物品種多樣等有比較高的要求,而且它們最喜歡5~25米的水深環境,但這個區域卻與人類活動高度重合。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填海圍墾、港口航道、海底隧道爆破等涉海工程的開發,各種噪音、污染讓中華白海豚們變成“敏感群體”,航運增加,各類船舶的頻繁活動也擠占了它們的生存空間,這些都是導致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減少的原因。因此,保護這些可愛小生靈的棲息地也變得非常重要,有數百年歷史、臨海而居的三娘灣漁村就成了保護中華白海豚行列中的典范。
地處廣西南部欽州市的三娘灣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于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海洋資源豐富,非常適合中華白海豚生存。有研究表明,三娘灣的白海豚們可能是自第四紀末次冰期結束后來到這里的“拓荒者”,因此三娘灣也被稱為中華白海豚的故鄉。但曾經,這里的人們保護意識也很淡漠,他們認為白海豚會與漁民搶奪魚類資源,因此對白海豚并不友好,打魚時見到它們,還會投擲石塊。但現在,三娘灣的漁民都非常喜愛這些可愛的海洋生物。故事要從18年前講起,2004年1月,為了發展生態旅游項目,三娘灣請來了北京大學的潘文石教授研究小組協助尋找這種神秘可愛的海獸,沒想到考察小組第一次出海就發現了一只遍體鱗傷卻堅強捕食的白海豚,這只白海豚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一研究團隊也被這只白海豚頑強的精神感動,決定留下來拯救它們。這只受傷的白海豚還得到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欽欽”(三娘灣屬廣西欽州市),整體生態系統得到了改善,而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旅游業也使傳統漁村的經濟發展得更好。除了打魚之外,不少人也轉向了其他行當,比如成為導游、民宿老板,還有漁民自發加入科研團隊工作,一起為保護中華白海豚而努力著。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三娘灣的中華白海豚從2004年的98只,增加到今天的300余只,成為一個年輕、健康、有希望的種群。如今的三娘灣風景秀麗,自然環境健康、向好,同年也是人們對三娘灣中華白海豚種群正式進行保護的元年。
研究團隊初到三娘灣時,經費非常稀缺,他們只能在給游客做講解員、隨漁民打魚的間隙觀察海豚,并進行研究。在最初不熟悉三娘灣海豚分布的時候,有時在海上漂浮數小時也不會有收獲。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中,研究團隊對三娘灣周邊的海域做出科學預判,并向欽州市政府對工業規劃和保護策略進行合理化建議,同時,也積極向村民普及保護知識。人們逐漸意識到,白海豚可以與當地人和諧共存,研究團隊還組建了保護隊伍加大保護力度。2009年,研究團隊深入研究后決定,三墩海上公路建成,為海上工業區及中華白海豚的自然保護區劃分了界限,那里也成了一條有溫度的美麗公路。
如今,保護意識遍及全村,村民一旦看到受傷的或是被漁網纏繞的白海豚,都會第一時間報告研究團隊,尋求救助。白海豚是三娘灣的旗艦物種,對白海豚的保護使得漁村的海洋物產豐富,魚、蝦種類繁多、肥美,是白海豚們的完美生活社區、吃住行一應俱全。三娘灣的人們也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可以說中華白海豚保護與漁村發展形成了一種雙贏的局面。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夠看到,我們的海灣越來越干凈,海灣里能夠時不時躍起很多可愛的粉紅色身影,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也會越來越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