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一然 沈德周
摘要:澳洲堅果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營養價值,擁有非常良好的市場前景。本文在分析澳洲堅果價值的基礎上,詳細介紹其嫁接栽培技術,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澳洲堅果;豐產;嫁接
澳洲堅果又被稱為澳洲胡桃、夏威夷果,屬山龍眼科澳洲堅果屬的常綠喬木。原產地位于澳大利亞南緯25°~31°之間的亞熱帶雨林中,在新喀里多尼亞、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南非等也有集中分布。澳洲堅果有18個種,大多數種的果仁均可食用,但用于商業性生產的集中在光殼種和粗殼種以及兩種的雜交后代少數中。
澳洲堅果口感細膩、風味獨特,而且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營養價值、保健價值和藥用價值,被譽為“干果皇后”。澳洲堅果的產出還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價格也是居高不下,屬于堅果中的貴族。其果仁富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多達10種,澳洲堅果果仁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澳洲堅果中大部分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且含量高達70%,這些營養物質有改善血糖和胰島素的平衡作用。澳洲堅果中所含最高的營養物是油酸,有助于人體降低血脂,因此食用澳洲堅果果仁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澳洲堅果除了果仁可直接食用,還可作為制作各種甜點、冰淇淋等的原材料。壓榨堅果還能獲得堅果油,堅果油可以開發成化妝品、藥品、食用油等。同時,國外的研究表明,澳洲堅果不僅能美容養顏、防止肥胖、延緩衰老,還能夠有效促進血液微循環,刺激大腦細胞活動,增強記憶力和邏輯思考能力。澳洲堅果堅硬的外殼也有治療中毒的功效,壓碎的堅果殼粉末,可以治療一些化學藥劑中毒,且治療效果較顯著。通過將堅果殼磨成微粒子,可以得到一種新的活性炭溶液,能幫助吸附正在毒害身體的藥物分子,從而達到解毒的功效。
澳洲堅果的栽培歷史較短,澳洲堅果在商業生產種植主要采用實生育苗和嫁接育苗的方式,但澳洲堅果的種子需要經過一定的處理才能夠正常萌發,且實生繁殖后苗木往往發生分離,隨著時間的推移,容易造成品質的下降。所以目前澳洲堅果苗木培育主要以嫁接苗為主。應選擇主根系明顯且發達的品種作為砧木,以保證嫁接苗的抗逆性和成活率。
1.1 砧木培育
9~10月在澳洲堅果充分成熟時采收種子,將采收的澳洲堅果除去外果皮(綠皮)后,將種子置于0.3%的高錳酸鉀液浸泡催芽30分鐘,取出種子用清水沖洗后按4厘米×4厘米的種間距播種在墊5厘米厚的沙苗床上,用3厘米的細沙覆蓋,再覆蓋一層薄膜并壓實,保持苗床含水量在70%左右。播種10天后,挑選開裂和長出根的種子,移栽到營養袋。待芽苗長至高8~10厘米,直徑0.3厘米以上時,即可嫁接。
1.2 嫁接
采一年生,枝葉長勢良好、攜帶2~3個腋芽、無病害半木質化枝條作為穗條,長度按10~15厘米截取,隨采隨用。步驟為:(1)削接穗,選擇穗條上飽滿的腋芽,在芽下部兩側0.5處下刀,削成兩個斜面,斜面長1.5~2厘米,在芽上部1~1.5厘米處切斷。穗條上保留一片葉。(2)削砧,在砧木根上部3~4厘米處切斷,在切口處沿中軸縱切一刀,深度1.5~2厘米。(3)嵌芽,將削好的芽,嵌入砧木切口內,切口部位對接需緊密,不能有空隙。(4)綁扎,用1.0厘米×1.7厘米的保鮮膜環繞密封嫁接口,并扎緊。(5)試劑處理,嫁接好后,噴施0.03‰的赤霉素920溶液。最后為嫁接苗搭上遮陽網,待嫁接苗新稍長至20厘米以上即可解綁出圃,移植入穴。
種植澳洲堅果要選向陽時間長的山坡地、丘陵地帶,選擇酸性、性質疏松排水性佳的土壤。穴規格至少為70厘米×70厘米×70厘米,株行距至少為4米×5米,每公頃植30株左右,可混種2~3個可互相授粉的品種?;蕬杂袡C肥為主,盡量避開在高溫、干旱、多雨天氣進行栽種,移栽時要注意不要損害根系。種植后要澆足水。
定植后1~4年生幼樹,第一年在距離地面0.6~0.8米處定桿,選留3個側枝,側枝生長至40~50厘米時摘心;第二年用竹片將側枝固定,使其與主干形成45~50°夾角,第三年、第四年繼續用竹片固定二、三級側枝,使之形成穩定的樹冠骨架,并快速擴大樹冠,增加有效葉片表面積,為早產、豐產奠定樹形基礎。
每年在6~10月進行施肥,以氮肥為主,施肥3~4次,少量多次。每次施肥在樹冠滴水線處挖30厘米深施肥溝深施,盡可能將根系誘導向土壤深處生長。掛果后改用有機肥及N∶P∶K=10∶5∶20復合肥每年施肥2~3次,視葉片生長情況,適量補充鋅、硼等微量元素。適時除草,謹防除草劑傷害樹苗,保證樹冠周圍無雜草。每次新梢萌發和坐果后,進行蟲害防治。除了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外,還應保持園地通風、透光,及時清除有病害的果樹、枝條,院內每公頃可安置一臺黑光誘蟲燈誘殺害蟲。
作者簡介:羅一然(1991-),男,碩士,助教。主要從事林木遺傳育種方面的教學和研究。
*通訊作者:沈德周(1992-),男,碩士,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木遺傳改良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