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柴胡的生物學特點,從高產栽培技術入手,分析了選地整地、選種播種以及柴胡田間管理和病蟲防害特點,希望能夠為提升柴胡產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旱地;柴胡;高產;栽培
柴胡是一種傘形科植物,其藥用價值高、品質好,具有極大的開發(fā)潛能和運用空間。相對野生柴胡種植,人工種植柴胡具有種子發(fā)芽時間長、出苗率低等問題,傳統(tǒng)的解決方法有加強雨季播種和育苗套種等,并通過一些處理方式提升了柴胡種植質量,本文針對柴胡生產的常見問題進行研究分析,探討了提升其產量和生長速度的措施建議。
柴胡是一種特殊的藥材,其種植萌發(fā)生命期短,喜水耐肥、喜濕耐旱。柴胡種子有后熟的特性,新種子倉儲5個月后其發(fā)芽率會增加5%,且柴胡種子萌發(fā)多在暗光環(huán)境,葉子見光后會停止生長。土壤的疏松程度也會影響其出苗效果,需要種植人員予以優(yōu)化。柴胡幼苗生長期喜濕熱、怕草荒,為了減少干旱的威脅,建議播種時候避開雜草,且在上秋季施肥深翻?25~30厘米。
針對柴胡的生長特點,建議種植人員做好選種、播種以及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2.1 選種
選種應因地制宜,選用當?shù)氐钠贩N為主,一般新的種子發(fā)芽率在40%以上,隔年的發(fā)芽率會降低到30%,建議選用生長態(tài)勢好、藥用品質好的柴胡種子。
2.2 播種
建議在春季播種,若冬季播種應將時間定在11月中下旬,并開溝20~25厘米,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早春播種的溫度較低,建議在春播后立即覆蓋遮陽網(wǎng),控制播種量在20~25公斤/公頃。
2.3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對柴胡種植有一定的影響,建議在春耕開始的時候,先整細土地,精耕細作,與此同時施加農家肥2000公斤,尿素10公斤,二銨20公斤,鉀肥15公斤。然后鋪設地膜、可以用點播器即時點播播種(種子和沙子比例1∶3)。
2.4 病蟲防治
等苗出土后,除草,噴灑殺蟲藥,主要是蚜蟲危害比較大。后期管理結合澆水、雨水,少施多次施氮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肥,主要用于壯根。
一般11月上旬可以采收柴胡,時間在播種后1~2年,選用機械或者人工開挖的方式采收,將其在田間晾曬2~3天,脫水,然后抖去泥土,去除莖葉,將其曬干,黃褐色的柴胡質量最佳。
綜上所述,柴胡的高產種植技術可推動其產量和生產效率,建議種植人員予以研究實踐,全面提升其產量。
作者簡介:馮新花(1988-),女,本科。研究方向:農業(yè)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