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爽 朱思宇 程思琪 陳國慶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活休閑的需求不斷提高,旅游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而農村旅游業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發展。因此,本文從鄉村振興的背景出發,研究農村智慧旅游發展面臨的困境,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更好的促進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智慧旅游的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旅游;智慧旅游
鄉村振興戰略對于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更好的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等都有著重要意義。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點。隨后的《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等一系列的政策方針都體現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也體現著國家對于鄉村振興高度重視。由此可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鄉村經濟離不開鄉村旅游,鄉村振興的背景也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反向促進作用。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為更好的發展鄉村旅游,突破鄉村旅游發展瓶頸,需要結合云計算、物聯網等實現向智慧旅游的轉變。亦知現階段已有不少有關智慧旅游的研究,葉沖(2021)提出要通過構建智慧旅游服務、智慧管理系統等提升大數據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水平;賀劍武(2021)則論述了智慧旅游對于鄉村資源開發利用的賦能作用,從基礎設施建設等分析了鄉村智慧旅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關突破性解決措施;廖麗華(2021)在物聯網、云計算發展的基礎上,以衡陽鄉村智慧旅游為例,分析了衡陽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并提出了有關建議。
綜上,鄉村振興背景為農村智慧旅游帶來了較大的機遇,同時對于農村地區而言也是較大的挑戰,對于農村智慧旅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立足于鄉村振興背景,進一步的分析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智慧旅游的發展困境,并提出有關發展建議,希望能夠更好的助力于農村智慧旅游的發展,助力農村經濟的發展。
2.1 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
對于旅游業而言,要想實現較好的發展都離不開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只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方能更好的滿足游客對于食、住、行、游、娛、購等多方面的需求。而現在大部分的農村旅游基地的基礎設施都相對落后,配套不健全,停車難、吃飯難、住宿難等系列問題的存在使得游客對于旅游的基本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在此情況下,智慧旅游也難以結合線下進行活動開展,導致游客的流失,農村地區也失去了發展智慧旅游的動力。
2.2 人員結構不平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地區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高素質人才更愿意留在大城市尋求發展機會,留在農村的大多為學歷較低,又不愿外出務工的人員,同時有較大部分為婦女、老人、兒童。這樣的人員構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助力于智慧旅游的發展,但是缺乏青壯年為智慧旅游背后的勞力活動及當地實體旅游作基礎,缺乏高素質人才特別是有智慧旅游發展經驗的人才提供理論性的指導及技術支持,同時還有當地大量的老人、兒童需要進行考慮、照顧以及分區安置。
2.3 缺乏創新與發展意識
農村旅游的發展對于鄉村經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過去幾年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持農村旅游以及農村經濟都得到了了較大程度的發展。但是也正因過去農村旅游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系列發展,使部分農村地區不愿改變發展現狀,遵循傳統發展模式,不愿接受新的農村智慧旅游發展模式。同時由于發展意識薄弱,以及地區的相對偏遠,使得部分農村發展規劃者以及有關投資者并未意識到向智慧旅游轉變對于農村旅游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3.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農村智慧旅游,首先需要解決基礎設施的問題,完善地區配套設施建設。因此,政府需要加大資金投入,積極的加強對適合發展農村旅游,尤其是有意轉型于農村智慧旅游發展的地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也不能忘記暫未發展旅游經濟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從多角度提升當地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使人們充分感受到發展農村智慧旅游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性,同時也通過此提高游客的參與感、滿足感,避免因停車難、吃飯難、住宿難等造成智慧旅游經濟的體驗感降低。
3.2 加強地區人員結構優化,提高當地人員素養
優化地區人員結構需要當地積極的出臺系列地方性政策,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流,參與到鄉村智慧旅游發展之中;同時通過有關政策性補貼引入高素質、高技術人才,借助高素質人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技術支持、管理支持。提高當地人員素養首先需要加強智慧旅游的宣傳,使當地人員充分認識到智慧旅游的重要性并積極的投入到鄉村智慧旅游的建設發展之中,轉變傳統的發展意識;其次需要通過一系列的線上及線下培訓,提高當地人員的專業文化素養以及服務理念,在有剪紙、油紙傘、刺繡等傳統手工藝的地區,可通過有關傳承培訓課的開展,提高當地居民手工藝水平,借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文化素養,同時借此延長當地產業鏈,實現智慧旅游經濟下的產業聯動發展。
3.3 加強區域合作,促進協同發展
農村旅游經濟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區域性,相對而言是一種閉環發展的狀態,未能有效的實現區域間的有效聯動聯動。因此通過加強縣域、省域間的溝通與交流,形成區域間的信息聯動,共享信息,共同發展,使管理部門以及游客都能夠更好的了解實時信息,進而更好的進行計劃與安排。同時通過區域聯動,形成宣傳合力,一是可以加強宣傳的覆蓋范圍提高宣傳影響力,擴大對應農村旅游點的被了解度,二是通過合作宣傳,可以更好的利用宣傳資源,宣傳成本。有效的合作勝過無效的競爭,因此,也可通過區域間的溝通、交流,互相學習智慧旅游建設與發展模式,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更大程度上提高鄉村智慧旅游的發展效果。
3.4 優化智慧服務系統,提升游客體驗感
首先從實地旅游而言,可以通過大數據等安排合理的游玩時間、游玩路線,使游客能夠更好的實現區域間旅游安排的合理性,有效的規避堵車、繞路等風險,降低時間及資金成本,同時提高體驗感;通過食、住、行、游、娛、購的信息整合,使游客在進行出行計劃時就可通過平臺提前訂餐、選住宿,減少旅行的不確定性,有效的規避風險;通過語音導航、電子導游等,更加細致的為游客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使游客能夠進行更加深入的進行游覽了解。其次從線上而言,可通過平臺銷售當地的特色農產品、特色手工產品等,使游客能夠實現足不出戶購買所需產品,實現基于旅游的產業鏈的延長;還可以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通過VR等實現云游,使游客充分實現居家旅游,減少出行麻煩,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要。
基金項目: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項目,項目編號:LY21-30。
*通訊作者:陳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