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嘉懿
蹲明星直播蹲到假貨
售賣化妝品的主播們,通常會提前預告直播開始的時間和貨品優惠力度,不少消費者不惜熬夜“蹲一波”,在直播間里買“全網最低價”。
消費者之所以選擇明星、網紅等名人直播間,正是看中了優惠的價格和名人的優良口碑,認為他們不敢公然在自己的直播間賣假貨。
然而,搜索社交媒體平臺,會發現不少用戶曬出在直播間買到假化妝品的經歷,其中不乏一些明星、網紅主播的直播間產品。
從消費者普遍反映來看,直播間買到的假貨多為進口大牌化妝品。這類化妝品由于不同地區不同版本、免稅店與專柜有價格差等原因,客觀上容易被“冒牌貨”仿制,很多消費者懷疑買到假貨,也難以拿出確實證據去維權。
另一方面,由于明星、網紅的直播間粉絲眾多,如果消費者對產品提出質疑,往往不需要主播自己開口,評論區的粉絲就能將這些不同的聲音淹沒。所以,在明星、網紅的直播間買到問題產品,維權的難度反而更大。
但售賣假貨、真假摻賣等小伎倆,不僅會影響主播的聲譽,甚至可能涉及違法犯罪。
對于假冒偽劣產品打擊,我國有較完善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已有詳細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執法機關對于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從不心慈手軟。
虛假宣傳,罰!
除了假冒偽劣化妝品,直播間里常見的問題就是虛假宣傳。甚至有一些主播的浮夸虛假宣傳,讓人啼笑皆非。某網紅曾在直播間宣稱:自己帶貨的化妝品成分獲得了“諾貝爾化妝學獎”。雷語一出,瞬間被網友嘲諷上社交媒體熱搜。雖然該網紅后來道歉暗示自己是口誤,但網友并不買賬,稱其蒙混過關。
不過,更多的虛假宣傳,往往令消費者防不勝防。由于化妝品見效慢、原料專業性強等原因,直播帶貨中的虛假宣傳更不易察覺。
近日,上海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巡查發現,某電商公司主播根據話術模板在推廣銷售某品牌防護乳時宣稱“這是一款隔離、防曬、粉底三效合一的防護乳”,并稱該款防護乳“屬于物理防曬產品”等。經查,該款產品為普通化妝品,不具有防曬功效,容易誤導消費者以為該產品為具有防曬功能的特殊化妝品。
該主播在直播間推廣的產品為普通化妝品,卻突出宣傳其不存在的防曬功效,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徐匯區市場監管局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罰款人民幣35萬元。
類似“假防曬乳”的案例在直播帶貨中屢見不鮮。消費者在直播間購買的化妝品,有的有明顯的“缺斤短兩”,有的購買的進口大牌護膚品無中文標簽、無發票等。執法部門對于此類虛假宣傳始終保持嚴厲打擊態勢。
這些曝光、處罰,給行業敲了一記警鐘。品牌方需謹慎選擇主播帶貨,主播也要謹慎篩選產品。愛惜羽毛,對行業、主播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