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彩彬,許晶冰,敖菊梅,陳 洋
(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重慶渝北 401121)
鉛是蓄積性毒物,痕量水平的鉛就可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鉛主要對人體的造血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等造成慢性損害,表現為貧血、神經衰弱、神經炎等癥狀,如頭痛、頭暈、乏力、面色蒼白、食欲不振、煩躁、失眠、口有金屬味、腹痛、腹瀉或便秘等,嚴重者可出現鉛中毒腦病。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將鉛列為可能的人類致癌物,鉛可通過各種途徑侵入土壤、植物、空氣及動物體內,進而污染人們的食品,并沿食物鏈進入人體,且在人體內無法通過代謝排出。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對各類食品中鉛的最高限量均作有要求。因此需要對食品中的鉛進行檢測,以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鉛的測定》中規定,鉛的測定方法有以下4 種: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二硫腙比色法。前處理方法主要有濕法消解、微波消解、壓力罐消解。微波消解和壓力罐消解存在消解時間長(微波消解+趕酸需2.5 h 左右、壓力罐消解+趕酸需5~6 h)、消解管清洗麻煩以及清洗過程中可能帶入污染,同時清洗過程還會消耗大量硝酸,微波消解儀成本也較高等問題。標準方法中的濕法消解需加入10 mL 硝酸,0.5 mL 高氯酸,觀察消化液的顏色,根據顏色深淺判斷是否需要繼續補加硝酸,整個過程耗酸量較大,時間較長(約4 h),并且高氯酸在加熱以及與有機物接觸時有發生爆炸的危險。這3 種前處理方法耗用時間較長,過程比較繁瑣,且有一定的危險性,均不利于大批量樣品的快速測定。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種安全快速的消解白酒中鉛的前處理方法,以提高白酒中鉛的檢測效率。
酒樣:市售某品牌白酒樣品。
試劑:硝酸(優級純,川東化工);鉛標準溶液(1000 μg/mL,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實驗用水(經MILLI_Q 凈化系統制備的去離子水);白酒質控(貨號:QC-DL-708,含量:2.110(2.003~2.216)mg/L,廠家: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測試評價中心)。
儀器設備:原子吸收連續光譜儀(AAS ContrAA 800D),德國耶拿;精密天平(XPE205DR),METLER-TOLEDO 公司(瑞士);全自動石墨消解儀(DEENAII),THOMASCAIN;MILLI_Q 純水制備儀;涂層石墨管(407-A81.011),德國耶拿。
1.2.1 試劑配制
1%硝酸試劑:精密量取硝酸10 mL,用超純水定容至1000 mL。
標準溶液配制:將鉛標準溶液用1%硝酸逐級稀釋至25 ng/mL,再由儀器上機自動稀釋,得鉛標準系列濃度為0 ng/mL、5 ng/mL、10 ng/mL、15 ng/mL、20 ng/mL、25 ng/mL。
1.2.2 樣品前處理
準確稱取0.5 g(精確至0.0001 g)白酒樣品于50 mL 塑料離心管中,設置全自動石墨消解儀溫度為120 ℃,待溫度達到后,將離心管放入,蒸發至近干,取出,冷卻后用1 %硝酸定容至10 mL,混勻備用。同時做試劑空白。
1.2.3 儀器分析條件
波長283.3 nm,進樣量20 μL,石墨爐升溫程序見表1。

表1 石墨爐升溫程序表
微波消解和壓力罐消解消解時間長,耗酸量大、同時白酒中乙醇含量較高,直接微波消解或壓力罐消解可能會因反應劇烈而爆罐造成消解失敗。按照國家標準方法中的濕法消解,需加入10 mL 硝酸,0.5 mL 高氯酸,然后視消解情況決定是否補加硝酸,整個過程耗酸量較大,處理時間較長。白酒中主要含乙醇等易揮發性有機物,直接稱取0.5 g樣品于50 mL 離心管中,在120 ℃下將白酒蒸發至近干,即可去除白酒中的乙醇,待冷卻后,用1%硝酸定容至10 mL,混勻備用。整個前處理過程大約耗時30 min,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減少了硝酸及高氯酸的使用量,節約了實驗成本;同時也減少了使用大量硝酸及高氯酸帶來的潛在危險。
原子吸收峰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而石墨爐升溫程序直接影響著原子吸收峰形。理想的峰形應呈正態分布,在原子化后0.5~1.5 s 后出現,上升沿陡直,下降能迅速回到基線,原子吸收基線與背景吸收基線基本重合。經多次測試,表1 升溫條件下,原子吸收峰形較好,如圖1所示。

圖1 鉛原子吸收峰形圖
以鉛的上機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如圖2 所示。得到鉛的線性回歸方程y=0.0028958+0.0033763x,相關系數R為0.9996。由圖2 可知,鉛標準系列溶液在5~25 ng/mL 的質量濃度范圍內,濃度(X)與吸光度(Y)之間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圖2 鉛標準曲線圖
在樣品中添加鉛元素,添加水平為0.040 mg/kg、0.120 mg/kg、0.240 mg/kg;每個添加水平做6 個平行,經過1.2.2 節過程處理后上機測定;同時準確移取1.1 節中白酒質控3 份,每份體積為0.55 mL(約0.5 g),前處理過程同1.2.2 節。因白酒質控含量(2.003~2.216 mg/L)超過了線性范圍,為避免因所測濃度超過線性范圍造成結果不準確,最終確定白酒質控定容體積為25 mL,同時上機自動稀釋4 倍進行測定。平均加標回收率及變異系數結果見表2,白酒質控測定結果見表3。由表2、表3 可知,樣品的平均加標回收率在90.0%~94.2%,相對標準偏差<6%,回收率及精密度均滿足GB/T 27404—2008《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食品理化檢測》的技術要求,白酒質控測定結果均在規定范圍內,表明該方法的準確度及精密度均能滿足分析要求。

表2 平均加標回收率及變異系數結果表(mg/kg)

表3 白酒質控結果表
GB/T 5009.1—2003《食品衛生檢驗方法理化部分總則》中規定,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檢出限公式為L=k×S/b,其中S 為連續測定20 次試劑空白的標準偏差;b 為測定方法的靈敏度(即標準曲線的斜率);k 為根據一定置信水平確定的系數,取值為3。連續測定20 次試劑空白,求出其標準偏差,代入公式得到方法檢出限為0.015 mg/kg。以10 倍標準偏差除以標準曲線斜率作為方法定量限,得到方法定量限為0.035 mg/kg。方法檢出限及定量限均低于國家標準方法,表明該方法能夠滿足定量分析要求。
采用上述建立的方法對50 批市售白酒樣品進行測定,其回收率、精密度及白酒質控結果均在標準規定范圍內,其中10 批次檢出,5 批次在定量限以上。同時采用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鉛的測定》中的第一法——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進行測定,兩種方法測定結果一致。表明該方法可以應用于實際白酒樣品中鉛的測定。
本研究建立了一種快速測定白酒中鉛的檢測方法,該方法簡便快捷,且方法的線性范圍、檢出限及定量限、回收率和精密度均能滿足定量分析要求,利用該方法進行實際樣品分析,結果準確可靠,該方法可以用于白酒中鉛的快速、準確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