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華
摘? ? 要:蔬菜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食用的食物之一。有許多蔬菜中所蘊含的各種營養元素是保證人類身體健康,滿足日常營養需求的重要物質。現階段,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的推廣逐漸豐富了蔬菜品種,解決了季節等因素對蔬菜種植的限制問題,但是設施大棚蔬菜種植仍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基于此,文章針對提高設施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這一課題進行分析與研究,提出了相應的實踐策略,供參考。
關鍵詞:設施大棚;蔬菜栽培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有效措施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4-0085-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26? ? ? ?文獻標志碼:B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同時我國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農業不斷轉變發展方式、豐富農產品的種類、提高農產品的質量,以此推動綠色生態農業的不斷發展,從而實現經濟、社會效益最大化。要想進一步推動大棚蔬菜栽培產業發展,就要重視栽培技術,以實現大棚蔬菜栽培業的可持續發展。
1 設施大棚蔬菜的主要栽培技術
1.1 種植時間
大棚蔬菜在種植過程中,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季節對種植蔬菜的影響。確定合理的種植時間,選擇科學有效的種植方式,種植有較高收益的反季節蔬菜,是設施大棚蔬菜種植的關鍵內容。
1.2 抗病品種
選擇種植蔬菜的成活率是影響蔬菜種植產量的重要因素,在種植蔬菜時要對蔬菜的品種進行升級,盡量選用產量高、抗病效果好的蔬菜品種。農民在選擇蔬菜品種時,盡量多次挑選優質的蔬菜種子,以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現階段主要種植西紅柿、黃瓜等,這些品種的蔬菜產量經過選種工作提高了15%。
1.3 配方施肥
在大棚蔬菜的種植過程中,肥料是不可或缺的物質,施肥方式與配方都影響著蔬菜的產量與質量。因此在施肥過程中,農民要對土地和蔬菜需要的肥料進行合理安排,選擇效果最好的施肥配方。現階段大棚蔬菜栽培主要使用的肥料有三元復合肥、磷酸二銨等,對于不同種類的蔬菜,所需肥料不同[1]。
1.4 選擇大棚類型
大棚蔬菜栽培主要是通過搭建大棚,調節棚內氣候,從而為蔬菜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因此在栽培蔬菜之前,要根據蔬菜的種類與生長特性,選擇合適的大棚膜,充分考慮不同棚膜的作用,為蔬菜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增加蔬菜產量,改善蔬菜品質。
現階段,我國主要使用的大棚膜材料主要有聚氯乙烯、聚乙烯、EVA膜等,根據不同膜的功能可以進一步將其分為長壽無滴膜、半滴膜、消霧膜等[2]。種植人員要根據大棚內種植的蔬菜選擇不同的大棚膜,例如在大棚內種植西紅柿時,主要選擇EVA膜或聚乙烯膜,這兩種大棚膜能有效吸收陽光,從而滿足西紅柿生長對溫度的要求。而在種植黃瓜時可以選擇聚氯乙烯膜,使用這種大棚膜可以栽培出色澤鮮艷,品質優良的黃瓜。
1.5 嫁接技術
隨著農業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蔬菜嫁接技術已經在種植過程中得到了廣泛使用。通過蔬菜嫁接可以有效提高蔬菜產量,并且成本較低、操作簡單、成活率高。通過蔬菜嫁接技術可以有效減少蔬菜出現的一系列疾病。
目前,西紅柿、黃瓜、辣椒等常見蔬菜的嫁接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主要推行的嫁接方法有插接法、劈接法等。例如,在對嫁接黃瓜的過程中,主要使用的嫁接植物為黑籽南瓜或白籽南瓜,黃瓜嫁接后出現枯萎病的概率明顯降低,同時黃瓜的根系有效提高了抗寒抗旱的能力。此外,辣椒、茄子等蔬菜通過嫁接技術,也可以有效改善枯萎、黃萎等現象。
1.6 起壟栽培技術
起壟栽培技術主要是運用土地的高度差影響土地的受光面積,從而提高土地溫度,滿足蔬菜對光照和溫度的需求。大棚栽培在種植反季節蔬菜時一般都會采用這種方法。同時,運用起壟栽培技術也更有利于對田地的灌溉和日常的維護,從而為蔬菜的種植提供良好的環境,提高蔬菜的品質和產量。
1.7 全地膜覆蓋
全地膜覆蓋的方法在現階段得到了廣泛運用,可以有效控制大棚中的濕度,避免濕度過高影響植物生長,濕度適中有利于降低植物根部腐爛的概率。同時,全地膜覆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高地表溫度,從而使蔬菜的著色效果更好。
1.8 兩膜加一苫
許多氣候條件比較惡劣的地區會采用兩膜加一苫的方法改善大棚環境,增加蔬菜產量。兩膜加一苫主要是在大棚膜外部再加上一層草簾,一層浮薄膜。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抵御深冬季節低溫以及雨雪天氣,可以提高大棚內溫度1~2 ℃[3]。現階段,這種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智能溫室大棚、光伏溫室大棚等都廣泛采用了這種方式,從而推動該技術不斷實現現代化發展。
1.9 修復板結土壤
目前,許多大棚在栽培蔬菜的過程中都出現了土壤板結的現象,導致土壤營養流失,無法為蔬菜作物提供營養,蔬菜出現一系列的病癥。土壤板結現象出現主要是受到了風雨環境的影響。例如,當某一段時間降水量較強時就會導致土壤的結構被破壞,當雨期結束,土壤變干后,表層的有機質缺失,出現硬結現象,使得土壤無法種植作物。
蔬菜的生長對土壤環境的要求很高,土壤的營養含量、透氣性等都影響蔬菜的質量和產量。例如,種植黃瓜的土壤含氧量必須高于10%,如果土壤含氧量過低,會導致土壤內形成許多有害物質,從而影響黃瓜根部。因此,要不斷推動土壤板結修復技術的進步,通過合理耕地、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等不同方法,避免土壤出現板結現象。
1.10 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對于種植大棚蔬菜來說,病蟲害影響蔬菜的品質與產量。因此,不斷提高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是提高大棚蔬菜培植效果的重要舉措。大棚蔬菜栽培在發展過程中發現了許多病蟲害,例如黃瓜病蟲害有27種,辣椒病蟲害有43種,豆類、瓜果類也都存在著許多病蟲害。因此,通過采取科學的方法,有效解決病蟲害問題,在推動大棚蔬菜種植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 設施大棚蔬菜種植栽培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消費者對蔬菜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大棚蔬菜種植已經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應用。大棚蔬菜栽培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天氣對蔬菜種植的限制,在各個季節都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豐富、新鮮的蔬菜。但是隨著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大棚栽培蔬菜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國大棚蔬菜栽培技術仍然不完善。因此,要想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優良、數量充足的蔬菜,就要正視問題并主動解決。
2.1 連作問題嚴重,栽培技術水平不足
首先,我國種植蔬菜的主體為農民,農民選擇大棚蔬菜種植的方法是為了提高蔬菜的產量,提升經濟收益,所以在一定范圍的土地中時常種植同一種農作物。由于農民自身的觀念落后,并沒有及時意識到長期種植一種作物會產生連作現象,導致土壤營養物質含量下降,結構被破壞,病蟲害增多[4]。
其次,我國許多農民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仍采取較為傳統的種植技術,由于栽培水平較低,導致其即使采用大棚蔬菜栽培的技術,也無法真正發揮其作用,在控制大棚內的溫度與光照等因素時,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蔬菜的產量與質量大大下降。
2.2 不合理施用化肥
使用化肥是解決蟲害、提高產量的重要方式。因此,為了提高蔬菜的產量,許多農民都會大量施肥,導致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和化學成分遠遠超過了農作物的需求和土壤化學成分的安全指數。土壤中大量的化學物質不僅沒有發揮促進產量的作用,反而危害了農作物的健康,對土壤的結構也造成了巨大破壞,大大影響了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
2.3 大棚溫度控制不足
使用大棚種植蔬菜主要是通過人為改變棚內溫度、濕度等因素,為農作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但是如果沒有發揮好大棚的作用不僅會導致棚內溫度過高,還可能導致棚內出現低溫現象。許多種植大棚作物的農民本身并沒有掌握太高的種植技術,因此在控制大棚內的溫度時可能會由于溫度控制效果差,而影響蔬菜的品質和產量。
2.4 農藥施用不科學
除了不合理使用化肥之外,還存在著不合理使用農藥的情況。濫用農藥會對農作物帶來極大的危害,大量使用農藥不僅破壞土壤、污染環境,還會使其殘留在農作物上,人們采摘農作物前很難將農藥完全消除,從而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2.5 管理水平不足
使用大棚進行蔬菜的栽培不僅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先進的種植經驗,還要有完善的管理方式。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沒有接受過農業知識的培訓,導致其在使用大棚種植蔬菜的過程中并沒有對大棚進行較為全面的管理,在種植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作為主要種植主體的農民無法解決,從而影響到蔬菜質量。
3 解決對策
大棚蔬菜產業隨著市場需求不斷發展,但是在栽培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改進大棚蔬菜的種植技術,解決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提高蔬菜的產量和質量,提高蔬菜種植所獲取的利益,是現階段需要不斷解決的問題。因此,文章根據上述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解決建議。
3.1 輪作種植,換土消毒
首先,要不斷改進種植方式和種植技術。在種植蔬菜時要盡量避免出現連作種植的情況,使用輪作的種植方法,要充分了解不同蔬菜種植對土壤的影響,從而選擇具有互補性的蔬菜進行種植。
其次,在種植過程中要合理翻土和換土,從而調節土壤中的營養物質。此外,在發現土壤存在劣化的情況或大棚蔬菜出現病蟲害時可以適當使用消毒劑防治病蟲害。在出現土壤板結時要及時修復,從而降低對蔬菜生長帶來的負面影響。
3.2 加強光照管理
大棚內的光照條件是影響蔬菜品質的重要因素。光線的強度和棚膜的透明度是影響大棚內光照程度的主要條件。因此,農戶要經常清理棚膜,保證其具有較高的透明度。如果棚膜上有過多的垃圾覆蓋或出現凝結水汽等,都會影響到光線強度[5]。在選擇棚膜的種類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光照因素,盡量選擇透光性較好的材料。此外,應不斷提高對大棚的管理水平,并根據蔬菜對光照的需求合理進行調節。
3.3 加強溫度管理
大棚蔬菜的產量和品質受到了棚內溫度的影響。因此,科學調節大棚內的溫度,可以有效提高蔬菜的質量。大棚內的溫度不可以過高也不可以過低,要根據蔬菜的需求進行具體調節。當溫度過高時可以通過換氣通風,降低室內的溫度或通過遮蓋棚膜,減少光線射入,降低溫度。當溫度過低時,一方面可以采用設施人為提高棚內溫度,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多層棚膜覆蓋提高室內的溫度,管理人員要加強對溫度的管理,才能提高蔬菜的品質。
3.4 合理施用農藥和化肥
在施用農藥和化肥時,都要限制施用量。農藥和化肥內都有很多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蔬菜的產量,優化蔬菜的品質。但是當農藥和化肥的施用量過大時,會導致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和土壤結構遭到破壞,蔬菜也會受到化學物質的危害。因此,必須將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限制在安全數值內,根據國家具體的標準施用農藥和化肥。
3.5 提高種植者的管理水平
提高大棚蔬菜栽培的管理水平,形成系統化的管理制度是改善蔬菜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農戶必須不斷接受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提高栽培工作的效率。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種植者種植能力的引導,組織專家為農民培訓,同時讓專家親自前往田地,了解農民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具體的問題,從而為農戶提供具體的幫助。
4 確保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必要措施
4.1 強化責任意識
增強對大棚蔬菜栽培管理的意識,要將每個工作環節的責任落實到實處。由于冬季環境比較惡劣,大棚蔬菜種植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因此,在這一段時間要加強對蔬菜栽培的管理,時刻監管栽培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將農場中的各個工作細分,保證每個種植人員都能發揮作用,同時也要不斷提高種植技術的質量。負責栽培技術的人員要加強每日的巡查工作,保證栽培技術的安全性,當發現大棚中具有安全隱患時要及時解決,降低風險出現的概率。此外,還要高度重視放置農藥、種子的庫房管理等工作。
4.2 落實綜合治理
首先,種植過程中的農藥和化肥使用量必須嚴格根據國家標準,不能過度使用農藥,不能將大量使用農藥的蔬菜在市場上售賣。種植人員要經常對蔬菜的農藥殘余量檢測,超過標準量的蔬菜要統一銷毀。
其次,要經常檢測大棚內土壤的質量,保證土質符合國家要求,減少對土壤的污染。此外,在生產和銷售的過程中都必須嚴格依據國家的標準,要積極引導消費者健康消費、合理消費、綠色消費,農戶也要不斷提高法律意識和綠色意識。
5 結束語
在我國,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改善,我國人民生活水平質量和對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人們對蔬菜品種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的推廣符合時代需求。現階段,我國的大棚蔬菜栽培技術仍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制約了大棚種植產業發展。要不斷提高大棚栽培技術,解決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才能進一步改善我國蔬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晨光.提高設施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J].栽培技術,2021,4(6):41-42.
[2]王曉歡.基于如何提高設施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性探究[J].農家科技,2020,16(5):89-90.
[3]段周.提高設施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19,9(3):32-33.
[4]徐云文.提高設施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J].農業與技術,2019,39(17):72-73.
[5]劉星美.提高設施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J].種植技術,2020,2(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