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軍
摘? ? 要:祁連圓柏作為祁連山地區陽坡、半陽坡典型的森林群落建群種,是祁連山地區水源涵養林的重要樹種,也是當地造林的首選先鋒樹種。祁連圓柏在涵養水源、水土保持以及生物群落多樣性保護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祁連圓柏造林過程中常常受到一些病蟲害的侵擾,尤其是祁連圓柏大痣小蜂作為祁連圓柏果實害蟲,對其種仁為害性較大,幼蟲進入祁連圓柏球果中蛀食胚乳,同時伴隨球果不斷生長發育,進而導致成熟后的果實有果無仁,產量和質量明顯下降,降低祁連圓柏的發芽率,阻礙育苗造林工作順利實施。因此,如何有效防治祁連圓柏大痣小蜂便成為當前工作重點。
關鍵詞:圓柏大痣小蜂;發生;防治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4-0097-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63.7? ? ? ?文獻標志碼:B
圓柏大痣小蜂是一種十分典型的寡食性與植食性害蟲,為膜翅目、細腰亞目、小蜂總科、長尾小蜂科、大痣小蜂屬[1],主要在祁連圓柏中寄生,同時在細枝圓柏、塔枝圓柏、大果圓柏以及方枝圓柏果實中寄生,對其種子造成為害。大痣小蜂在我國的甘肅省和青海省均有分布,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共有67種昆蟲會對祁連圓柏造成為害,在苗圃地以及林地中主要取食祁連圓柏幼苗根、莖、葉的害蟲包括42種,對樹干木質部造成為害的昆蟲包括3種,為害祁連圓柏枝、干韌皮部的害蟲有5種,并有16種害蟲為害祁連圓柏的葉片,但這些害蟲均沒有造成非常嚴重的為害。圓柏大痣小蜂直接取食祁連圓柏球果,從而破壞祁連圓柏種子,使其失去發芽能力,嚴重影響到祁連圓柏育苗造林工作順利開展,成為阻礙祁連圓柏育苗的重要影響因素。為此,如何有效防治祁連圓柏大痣小蜂受到了林業工作者的廣泛關注。通過觀察分析祁連圓柏大痣小蜂、生活史及其為害特征,對祁連圓柏大痣小蜂習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對于監測和防治祁連山圓柏大痣小蜂有重要的參考作用[2]。
祁連山地區主要的優勢樹種為祁連圓柏和青海云杉。祁連圓柏(Sabinaprzewalskii Kom)主要在祁連山,分布在海拔高度為2 800~3 400 m的陽坡與半陽坡以及陰坡區域上,不僅耐寒、耐旱,而且耐貧瘠,是當地非常重要的水源涵養林樹種,在控制和減少陽坡水土流失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3]。但是祁連圓柏大痣小蜂頻繁發生,對祁連圓柏果實造成較大的侵害,使種子無法正常發芽生長,導致樹木生長不良,使得當地祁連圓柏育苗造林工作受到嚴重的影響。為此,必須要對祁連圓柏大痣小蜂展開詳細的調查和分析,充分了解祁連圓柏大痣小蜂生長特性,并采取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地控制和減少祁連山圓柏大痣小蜂對祁連圓柏的為害,保證祁連圓柏種子發芽率與成苗率,為順利開展祁連圓柏育苗造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增加祁連圓柏產苗率及更新能力,最大程度地發揮祁連圓柏的生態功能,確保祁連山地區生態安全,推動林區生態建設持續穩步發展。
1 生活史
祁連圓柏大痣小蜂每年發生一代。除了祁連圓柏大痣小蜂成蟲之外,很多蟲態都潛藏于祁連圓柏球果中生長發育。
1.1 成蟲
成蟲羽化時間為7月,成蟲適宜在晴朗無風、光照條件良好、溫度較高的環境中生長,其主要在枝頭、樹間活動,如遇大風或者降水天氣時,會在樹枝以及種子部位停附[4]。成蟲飛行能力較差,飛行距離在5 m內,羽化后常在所分布的樹上活動,所以這種害蟲蔓延擴散相對較弱。成年雄蟲長為3~4 mm,壽命5~7 d;成年雌蟲長為3~3.5 mm,壽命6~8 d,雌雄比為1∶1。
1.2 交尾產卵
成蟲羽化后,生理性能全面發育成熟,不必再補充營養,當日就能進行交尾并產卵,在產卵過程中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選擇理想的產卵部位,會移動至祁連圓柏新生幼果,雌性成蟲完成交尾產卵時,會尋找當年生的青種,在青種上通過產卵鞘刺入表皮內,在幼果中進行產卵。
1.3 卵
每顆種子中只產卵1粒,每只雌蟲能產卵16~18粒,孵化時間為7月,15 d孵化出幼蟲。
1.4 幼蟲
1齡幼蟲,會對祁連圓柏幼果造成為害,并會遷移至球果內部,進而取食果實種仁,幼蟲蟲體相對較小,而且進食量有限,一般不會嚴重影響果仁健康生長,通過兩次蛻皮后,3齡幼蟲會在9月下旬進入越冬期,很少一部分1~2齡幼蟲也會進入越冬期。第二年5月下旬,隨著溫度不斷上升,幼蟲便不再越冬,逐步開始活動,進食量大幅增加,并進行兩次蛻皮,將祁連圓柏果實種仁全部取食殆盡。5齡幼蟲步入化蛹期,害蟲在果實中生活時間可達10個月以上,不再轉移為害祁連圓柏。
1.5 化蛹
老熟幼蟲在6月左右進行化蛹,化蛹高發階段為6月下旬,彎曲形狀的裸蛹如同橘瓣狀,一般長為2~5 mm,生長周期為20 d左右,身體顏色會變化,從乳白色轉變為暗黑色,身體各部位器官逐步發育成熟。
1.6 羽化
羽化時間在7月份,高峰時段在7月下旬,成蟲羽化后會將種皮咬破,并留有羽化孔,呈圓形,種子中留下碎屑。成蟲從種子中爬出,不久便能飛行,上午時段為羽化高峰期,夜間不進行羽化。完成交尾后,向新生幼果移動并產卵。
2 為害特點
祁連圓柏遭受大痣小蜂為害后,樹脂頂部結實顏色有輕微變化,其他外部癥狀不明顯。7—9月,害蟲在青種種實內產卵,雌性成蟲每次能生產1粒卵,并在7月孵化,9月后進入越冬期。祁連圓柏種實遭受為害后,其種實表面會有一些蟲孔,導致果實有果無仁,重量較輕,失去發芽作用,不僅不利于開展育苗工作,還會嚴重阻礙祁連圓柏生長發育。受溫度以及海拔等方面的影響,成蟲羽化后沒有較強的飛行能力,一般在植株以及相鄰植株上的球果產卵。若傳播距離相對較遠,由于風媒因素導致成蟲遷移,其自身沒有較強的擴散能力。不同時期的幼蟲主要取食幼果種仁。祁連圓柏大痣小蜂對散生木、河渠、林緣部位的林木為害相對較重,在樹木的中間部位呈現較大蟲口密度,其為害程度相對較輕,不同植株遭受為害程度不同,樹木東側蟲口密度相對較大,其為害程度十分嚴重;西面的為害程度最輕;北面蟲口密度小,其為害程度較輕;南面相較于西面蟲口密度相對較大。祁連圓柏大痣小蜂為植食性以及寡食性昆蟲,幼蟲通常取食祁連圓柏種子,尤其對種子胚乳造成的為害較為嚴重,導致種子變空,無發芽能力,為害率最高能夠達到79%以上。另外,該害蟲不會對其他樹種造成為害。
3 發生規律
3.1 與溫度、濕度、降水量的關系
祁連圓柏大痣小蜂在羽化過程中與溫度呈正相關,與濕度呈負相關。林區中溫度不斷提升羽化數量也會明顯增多,如遇大風、降水天氣,林區濕度較大,氣溫明顯下降,羽化數量明顯減少和后延。
3.2 與海拔高度的關系
伴隨林區海拔高度不斷升高,光、熱、水條件發生改變,害蟲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羽化特點。祁連山地區海拔高度為3 000 m的林區適宜祁連圓柏大痣小蜂羽化,祁連圓柏大痣小蜂生活在海拔高度為3 200 m的林區羽化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延后,通常延后4 d左右。海拔高度較高、林區氣溫不高,會抑制害蟲的生長發育,海拔越高羽化越慢;而海拔較低的林區不僅羽化時間相對較早,同時呈現集中羽化的特點。
3.3 與樹木部位、方向的關系
樹木不同的方向和部位接受光熱條件具有很大差異,結果量也有著較大不同,受害種實有較大差別。通過調查了解分布于樹木上下兩部的球果蟲口密度較小,為害程度較輕,分布于樹木中部的球果蟲口密度較大,為害程度較為嚴重,在東南方向上的球果相較于西北方向為害程度較為嚴重。
3.4 與林分以及坡位的關系
蟲口密度與林分以及坡位密切相關,在相同的山坡林分中坡位較低的地方土層肥沃、水量充足、樹木長勢較好、結果量多,因此這些林分表現為群體為害的特點,為害果實更為嚴重,而散生木、林緣部位為害程度相對較輕。
4 發生原因分析
4.1 不合理的林分結構,豐富的蟲源
祁連山地區分布著大面積的森林資源,尤其是青海云杉以及祁連圓柏純林面積較大,山楊、樺樹分布較少,從而導致林區樹種過于單一,植物多樣性相對不良,寄主植物為各種病蟲害侵襲創造了有利條件,致使病蟲害發生概率不斷上升。特別是祁連圓柏純林面積較大,蟲害有著十分豐富的食物來源,導致蟲害為害程度較為嚴重,導致蔓延擴散,加重受害面積。在祁連圓柏純林中,植物生長環境脆弱,無法形成良好的生物群落,打破了自然生態平衡,當有病蟲害發生時,常常會快速蔓延擴散,為害程度較大,阻礙林業生產持續穩步發展。另外,由于林區中超過2/3的林業用地為成熟林與過熟林,中幼齡林只占1/3左右,而且之前由于過量采伐,產生了很多采伐遺留物,導致林區衛生條件不良。另外,由于過度放牧導致林分中植被分布較少,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其樹木不能健康生長。工作人員只重視造林,不重視管理,并且在病蟲害檢疫、防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足,為病蟲害發生蔓延創造了有利條件,導致病蟲害發生不斷加重。祁連圓柏主要分布在林區中的半陽坡以及陽坡地帶,果實中的胚乳相對較大,并且芳香,氣味濃烈,祁連圓柏大痣小蜂愿意取食,進而為害程度不斷加重。
4.2 林區內氣候反常
近年來,伴隨全球氣候不斷增高,祁連山地區林區溫度較高、干旱、降水量不足,林木生長相對較弱,樹木抵抗病蟲害能力較差,病蟲害繁殖率較高。另外,受不良氣候造成的影響,祁連圓柏出現生理性干旱,葉片生長不良變黃、枯萎、整體長勢不佳,增加了害蟲侵襲的概率。祁連圓柏生長在較大坡度的林區地帶光照強度較大、交通不便,不及時防治蟲害,導致為害程度不斷加重。
4.3 森林病蟲害管理方式粗放
在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中,沒有充分重視到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開展營造林工作不重視應用預防病蟲害措施,導致森林林木生長不良,林分結構不合理,森林生態系統較為脆弱,增加了害蟲侵襲的概率。
5 防治技術
5.1 提高檢測預報水平,嚴格檢疫
為了控制與減少大痣小蜂對祁連圓柏的為害,應將檢測預報工作充分落到實處,帶蟲種子嚴禁吊運,發現種子帶蟲,及時深埋或銷毀,控制害蟲數量。認真加強監測預報,針對林區實際認真監測,了解與掌握柏大痣小蜂生長習性,并針對害蟲為害情況及時準確地發布預警信息,直到工作人員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展開預防與防治工作,避免大痣小蜂對祁連圓柏造成更大的為害,將其為害程度控制在最低水平。
5.2 提高林分管理水平,及時清除蟲源
在采集祁連圓柏樹木果實的過程中,應把樹木上的球果全部采集干凈,這樣可以控制和減少越冬蟲源,使害蟲失去寄主,控制第二年害蟲蟲源數量。如果林地蟲害為害嚴重,應把球果采凈,合理保留一些球果當作誘餌,選擇適當時機摘除球果集中深埋或者焚燒處理,將蟲源全部殺死。秋季后還應對林地土壤展開深翻處理,把掉落在地上遭受害蟲為害的種子深埋于地下,并殺死害蟲。另外,工作人員還應充分重視祁連圓柏撫育管理,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撫育管理整體水平,如加強土壤管理、科學合理施肥、增加水分等,保證祁連圓柏樹木在生長過程中的各種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使樹木健康生長,提高樹木抵抗蟲害的能力,生產出更多高質量的優質種實。清除林區中遭受蟲害為害以及瀕死樹木,控制與減少蟲源數量,這對防治祁連圓柏大痣小蜂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5.3 做好種子處理
當采收成熟種子后,用60 ℃熱水浸泡種子15 min,通過處理種子能夠有效殺死越冬的祁連圓柏大痣小蜂幼蟲,提高種子發芽率。在具體應用過程中,科學把控水溫以及時間,避免對種子造成損傷,阻礙其發芽率。
5.4 主要防治方法
成蟲在7月羽化,所以必須充分抓好這一時期進行防治,在成蟲揚飛期,成蟲喜歡在針葉、嫩枝、嫩果和樹干10 m以下的韌皮部產卵,這時可采用信息素誘殺,誘捕器可設在林緣,每30~50 m2設置1處,2 d檢查1次。可用燈光誘捕雌雄成蟲,降低害蟲繁殖率。可用20%速滅殺丁乳油、80%敵敵畏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50%馬拉硫磷乳油、25%殺蟲雙水劑3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50%甲胺磷乳油1 000倍液進行超低容量噴霧,重復2~3次,殺蟲率在80%以上。在樹頂部噴灑綠色威雷25倍液、20%滅掃利乳油4 000~5 0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1 000倍液等噴灑果穗,防治揚飛期成蟲效果較好。對坡度大、交通不便的地帶,在成蟲羽化期可利用敵馬煙劑、50%馬拉硫鱗、阿維煙劑、益力Ⅱ號500 g/667 m2,每隔5~7 d熏蒸1次,使用3~4次。郁閉度大于0.8以上的林分進行森林撫育,降低祁連圓柏大痣小蜂為害程度,促進森林生長發育,誘導形成復層群落結構,增強森林生態防護功能,產出優質圓柏種實,加大圓柏種苗培育力度和擴大更新造林面積,提高祁連圓柏林分質量。
6 結束語
在祁連圓柏生長過程中,時常遭受大痣小蜂帶來的為害,而且這種害蟲主要為害祁連圓柏種實,導致其無法正常發芽,不僅不利于祁連圓柏育苗工作順利實施,而且對其自然更新能力也造成巨大影響。這種害蟲的發生常常與很多因素緊密相關。因此,為了有效提高防治成效,工作人員在具體防治過程中應充分了解和掌握害蟲的生活史及其發生規律,抓住有利時機進行防治,并且科學用藥,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防治成效,使害蟲為害程度控制在最低水平。另外,還應重視祁連圓柏撫育管理工作,控制蟲源基數,加強整體防治,這樣才能避免祁連圓柏遭受大痣小蜂為害,推動林區建設事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全生.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2]李秉新,呂東,張宏斌,等.祁連圓柏林圓柏大痣小蜂幼蟲空間分布格局[J].環境昆蟲學報,2014,36(2):276-282.
[3]張榮波,張鑫,石艷霞.森林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J].防護林科技,2016(2):117-118.
[4]李長宇,陵軍成.祁連圓柏大痣小蜂防治技術研究[J].林業科技通訊,2018(1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