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理中

冬至那天,兒子放學了,低著頭像霜打似的。我問怎么回事,他詳細告訴我體育課上發生的一切。
班里進行600米跑比賽,雖然兒子取得第一名,但比第二名只快了一步。他是班里的體育委員兼班長,每次競賽都以絕對的優勢領先。這次相對“落后”了,覺得在老師和同學面前丟了面子,不免有了危機感。晚上,我決定和兒子談談心。
“兒子,你想過沒有,你比班上的第二名只有一步的優勢,離年級的第一名是否有更大的差距?你曾經說過要爭年級第一,現在想法變了嗎?”
“沒有變,我也在想怎么加強鍛煉的事。”
“冬天這么冷,鍛煉會很吃苦的,你若不怕,我有一個好主意,每天上學不騎自行車,也不讓爸爸開車送,跑步去上學行嗎?”
“跑步去上學,至少要1500多米,太遠了吧,我怕影響上課,再說我一個人跑步很無聊的。”
“放心,爸爸天天陪著你。”
“天天都陪,你能做到嗎?”兒子反將了我一軍,我們不約而同地伸出手,來了一個“拉鉤”約定。
第二天,兒子一早就醒了,窗外刮著四五級的風,天上還飄著雪花。我心想,這不僅是考驗小孩,也是在考驗大人呢。我把秋衣秋褲、校服和棉大衣、手套放在他枕頭邊,兒子一一穿好。我也一改平時的穿著,利利索索地出發了。
風刺骨的涼,我們緊一步慢一步地跑著,對路上發生的一切都置若罔聞。
跑了不到1000米,我們都累得氣喘吁吁,嘴里呼出一團團的白氣。兒子可憐巴巴地說:“爸爸,咱們休息一會兒吧!”其實我也累了,無意中也放慢了腳步。
“要不打輛車走吧!”我在試探他。兒子瞥了我一眼:“真的嗎?”我笑了笑:“逗你玩兒呢。”說完我拉著他的小手繼續向前。
我們一邊跑一邊聊起紅軍戰士穿越老山界的故事:蜿蜒崎嶇的瑤山山路上,“之”字形的火把點點閃爍,紅軍戰士勇往直前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這時,我喊了一聲:“加速,學校就在前方,落后的是小烏龜呀。”于是我倆展開了最后100米的沖刺。此時的兒子鉚足了勁向前沖,似乎成了紅軍小戰士。
學校到了,我們揮手告別。“爸爸,一路小心,再見。”兒子像小老虎似的跑進校門。望著他遠去的身影,我心想,一個8歲的孩子,天天這樣跑步上學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可再一想,堅強的意志品質、強健的身體、良好的生活自我管理能力,哪一樣能少了體育鍛煉?哪一樣不是靠摔打出來的?
為了激勵兒子跑步,我分別制定了10公里、50公里、100公里的獎勵目標。每天我記下跑步上學的里程,通過獎勵他喜愛的玩具、大餐、雙休日滑雪、觀看冬奧會比賽等形式,不斷激發他對體育的熱愛之情。
期末體育考核,兒子600米長跑和立定跳遠年級第一,跳繩班級第一,文化課的作業評比全是五個星。一個冬天,兒子身體素質提高了,我的體重也由原來的80公斤減到了75公斤。
跑步上學可能是許多家長想都不敢想的事兒,生怕孩子吃苦、受累、得病,甚至影響學習。事實上,跑步也是一種學習,不僅鍛煉了孩子的意志、強健了體魄,而且孩子對待困難的態度也會變得更加坦然、堅強、勇敢,這種收獲是任何課堂學習都無法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