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沖沖 郭太瑋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 揚州 225127)
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呼吁學生重視體育鍛煉,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程度明顯提升。不屬于體育性質的高校一般都會開設體育課,或者發展體育方面的隊伍,比如羽毛球、籃球、乒乓球、足球,每年都會舉辦校園運動會,逐漸在校園向大學生普及體育鍛煉運動項目,為大學生制造更多體育鍛煉的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國大學生接觸到體育鍛煉的機會越來越多,對體育鍛煉的了解越來越深入,而養成鍛煉習慣的大學生也不斷增多。可以說,過去只有專業的體育運動員才注重鍛煉,或者少數一部分體育鍛煉愛好者熱衷鍛煉。但在全民運動的理念不斷普及的情況下,體育鍛煉逐漸向大學生擴散,其中體育鍛煉的大學生呈現上升趨勢,近年來國內舉辦關于大學生的體育運動賽事也逐漸增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對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程度展開調查研究,目的是了解大學生對體育鍛煉有哪些認識,了解體育鍛煉的益處,以及通過體育鍛煉之后自身獲得的改善,以便進一步促進大學生群體提升對體育鍛煉的認識。
在素質教育推行發展的過程中,大學生擁有著穩固的知識基礎,最新的理念以及第一手的資源,不可避免地成為體育鍛煉人群的主體部分。他們是中國新一代即將踏入社會奮斗的人才的中堅力量,所以他們的健康以及對體育鍛煉的理念以及態度是非常具有指向性和參考性的。
本文調研對象為在揚州大學隨機選取的100名學生,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其對體育鍛煉的理念、態度以及自身實際鍛煉情況,進而進行分析研究,旨在探究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程度以及在實踐層面上的效果。
在過程中探究體育鍛煉對人們身體以及心理方面的作用,以及對結果進行分析。通過研究分析為現階段我國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提供參考,有效幫助大學生提高體育鍛煉對身體及心理方面的認識程度。
研究對象為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知,以揚州大學100名學生為調研對象。
(1)文獻資料法。
查閱近年來關于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相關調查報告、文獻資料,通過學者的調查了解我國大學生的體育鍛煉的現狀、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程度,并從中總結出可用于借鑒的觀點,以便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可參考。
主要觀點有:①常生,陳及治發于《體育科學》中的“中國大學生在閑暇之余體育鍛煉行為的階段性特征研究”中指出:大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具有階段性的特征,參加鍛煉后的心理感受以及程度與鍛煉階段存在相關,每周平均的閑暇空余時間與參加體育鍛煉的階段不存在相關之處。
②趙一平、馬力發表于《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的“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調查和分析”指出:有90%以上的學生參與了課外的體育鍛煉,但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家庭條件的學生在課外體育鍛煉的參與率、周參加次數、每周鍛煉時間上存在差異性,鍛煉時間和方法主要是跟隨自己的喜好,大學生體育鍛煉受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影響。
(2)訪問法。
采用訪問法,對走訪對象是在揚州大學隨機遇見的100名大學生,通過訪問直接獲取更詳細的資料。
(3)調查問卷法。
在走訪的過程中,對走訪對象發放調查問卷,并將收回來的調查問卷進行分析總結,采取常規的數據統計法。
①調查問卷的設計
設計主要通過網上問卷的形式,設計問題囊括了調查所需的各種數據,包括周鍛煉次數、平均每次鍛煉時間、鍛煉前后的感受以及對體育鍛煉的態度,喜好以及認識程度等等。
②調查問卷的結構
周鍛煉次數、平均每次鍛煉時間、鍛煉前后的心理感受,身體感受、對體育鍛煉所持有的態度以及個人喜好程度。
③調查問卷的回收
主要通過手機問卷小程序進行填寫完畢后的收集。
④調查問卷的統計
對各部分進行分類,統計數據。
隨著人民保健、養生意識的不斷提高,體育鍛煉在大學生群體中受到了重視。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程度提升,接受調查的100位大學生都認為體育鍛煉是提升體質健康的重要途徑,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尤其是在疫情爆發之后,大學生更認識了通過體育鍛煉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性。有的學生還認識到體育鍛煉可以增加心臟功能,提高肺活量,增強肌肉力量,加強肌肉彈性,提高身體柔韌性。
在本次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僅僅是停留在對身體方面帶來的改善提升,還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其他方面有促進作用,比如調節心理、緩解壓力。大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在這個時期心理尚未成熟,看待事物難以透過現象看本質,特別是對自身情感缺乏控制力,在為人處世上帶有濃烈的感情色彩,特別感性化,不能深度考慮問題。加上這個年齡階段內心特別敏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和刺激,對產生的消極情緒不會及時遏制,會導致心理壓力大。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心理負擔大,從而極其容易產生孤獨、煩躁、壓抑、憂愁、苦悶的不良心理。當感覺心理狀況出現問題的時候,接受調查的100名大學生中,有52名表示選擇通過體育鍛煉的方式調節心理,有24名表示通過吃喝釋放壓力,有16名表示找家人、朋友傾述釋放壓力,還有8名表示通過打游戲、看電影來放松。
從這來看,體育鍛煉具備的心理調節功能逐漸被大學生認識。從下面的表1來看,經過體育鍛煉之后,大學生煩躁、壓抑、憂愁、焦慮、沖動的情緒得到有所緩解,被調查者在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習慣之前,經常或有時產生不良情緒的占比相對較高,而很少或者從無產生不良情緒的占比較少,這表明在進行體育鍛煉之前,大多數大學生比較情緒化,容易受到不良情緒的控制。在體育鍛煉之后,被調查者經常或有時產生不良情緒的占比明顯下降,而很少或者從無產生不良情緒的占比明顯增加,這表明被調查者體育鍛煉后不良情緒的產生有所緩解,在體育鍛煉后較少受到煩躁、壓抑、憂愁、焦慮、沖動等情緒的控制。

表1 體育鍛煉前后情緒變化情況
經過分析表1顯示的數據結果得出,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調節心理,釋放不良情緒,改善煩躁、沖動的不良情緒,還可以消除孤獨、壓抑、苦悶的不良心理,促進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經調查發現,堅持進行體育鍛煉的大學生情感控制力比不鍛煉的大學生更強,而且不易沖動,遇到問題能夠冷靜思考,并保持身心穩定,不會感性化,促進他們的心境回歸平靜,從而達到調節心理、保持心理健康的效果。
體育鍛煉能夠改善身體狀態、心理狀態,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讓他們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從而為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表2的數據來看,被調查者在進行體育鍛煉之前,精神集中力、學習態度、學習效率都不是很理想。在訪問過程中,大多數被調查者表示在進行體育鍛煉之前,精神集中力比較差,不管是上課還是平常做作業,都較難集中精力,精神比較分散,有時候覺得乏力或者困,而且對待學習的態度比較懶散,很少會積極對待學習。因為學習狀態不理想,學習效率也比較低。

表2 體育鍛煉前后學習情況
在本次調查中,有24名學生表示天天都會安排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的鍛煉時間,已經養成了鍛煉的習慣,他們認為體育鍛煉能夠讓他們更加自律,這種自律不僅表現在生活上,還表現在學習上。在進行體育鍛煉之后,生活和學習變得更加規律,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精神集中力得到了提升,上課較少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大多能夠聚精會神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學習態度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有的調查者還表示,在進行體育鍛煉之前對待學習不認真,缺乏學習動力,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在進行體育鍛煉之后變得自律起來,學習動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學習興趣也得到增強,學習興趣得到提高之后,學習壓力也明顯下降。
大學生有著強烈交往的需求,面對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往往他們都試著敞開心扉,渴望能夠擁有好的人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可是由于他們心理尚未成熟,在處理人際關系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心理障礙,通常表現為敏感、多疑多慮、有過重的防備心理、自我意識強烈、自卑等。這些心理跟他們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反差,嚴重阻礙他們與身邊的人正常交往,久而久之會形成孤僻自閉、獨來獨往或者只沉溺在只有幾個人形成的小圈子里。在本次調查中發現,有18名學生認為體育鍛煉可以變得更加自信,尤其是在人際交往這一塊,讓他們突破了社交焦慮。從這調查結果來看,現代大學生認識到了體育鍛煉對社交具有積極作用,進行體育鍛煉可以舒緩神經,促進精神上的壓力得到有效釋放,在身心健康的狀態下,人的精神也會比較愉悅,從而消除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敏感、多慮、過度防備的不良心理,讓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有效改善。
體育運動員身上具備的精神值得學習與弘揚,我國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體育運動員,他們都是經過辛苦磨練鍛造出來的,他們身上具備吃苦耐勞、不害怕困難和挑戰的精神,有著堅強的意志力。普通人經過長時間的體育鍛煉,也會獲得意志品質的提升,這方面也逐漸被大學生所認識。在本次調查中,有26名學生認為體育鍛煉能夠提升人的毅力、耐力,很多體育項目都需要毅力、耐力的支撐,經過一段時間鍛煉之后,自身的毅力和耐力也會得到提升。在過去,他們可能忍受不了拉伸肌肉帶來的疼痛,覺得體育鍛煉是一件特別辛苦的事情,但一旦邁出了那一步,堅持進行鍛煉,會覺得體育鍛煉會改善自身的意志力,能夠堅持鍛煉靠的也是毅力和耐力。
通過本次調查走訪發現,現代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正面認識得到提升,不僅是從思想意識層面認識到了體育鍛煉的好處,還拿出實際行動進行體育鍛煉,培養體育鍛煉的好習慣,但也有一小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存在錯誤的認識,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1)認為體育鍛煉是專業體育生的事情。
有些學生雖然知道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對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作用,但他們沒有拿出實際行動進行體育鍛煉。平時只有在體育課上才鍛煉,認為每天都進行體育鍛煉是專業體育生要做的事情,而他們今后不從事體育方面的工作,沒有必要堅持體育鍛煉。
(2)認為只有到健身房才能進行體育鍛煉。
近年來健身房越來越普及,健身房有專業的鍛煉器材,可以滿足基本的健身需求,社會上很多人會花錢到健身房去健身。在本次調查中發現,也有些大學生認為體育鍛煉只有到健身房鍛煉才有效果,一方面是覺得校園、社區的健身設備不足,另一方面是不好意思在校園進行戶外有氧運動,害怕遇到熟人,所以他們會花錢購買健身房的會員卡。對于還沒有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來說,花錢去健身房健身是對體育鍛煉的一種錯誤認識,只要鍛煉的方式是對的,在校園里也可以進行體育鍛煉,且獲得好的鍛煉效果。
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的重要途徑,大學生要獲得健康的體魄,提升自身的素質,要重視體育鍛煉。經過本次調查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已經認識到了體育鍛煉在提高身體素質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體育鍛煉對調節心理、緩解壓力、改善學習態度和提升社交能力方面的作用也逐漸被大學生認識。雖然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程度在提升,但拿出實際行動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還有待提升,有一部分學生會培養鍛煉的習慣,但也有一部分人雖然覺得體育鍛煉好處很多,但就是沒有邁出那一步,或者是沒有養成鍛煉的習慣。對于這種現象,高校應該加大力度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營造人人愛運動的校園氛圍。
綜上所述,本文經過對100名大學生進行走訪調查分析,得出這樣的結果: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程度在提高,不僅認識到了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還認識到體育鍛煉可以消除不良心理,穩定情緒,達到調節心理、緩解壓力的效果,同時還認識到體育鍛煉可以讓人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提高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態度,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情況也具有改善作用。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程度在提高。有一部分學生重視體育鍛煉,并養成了良好的鍛煉習慣;有一部分學生雖然認識到了體育鍛煉的好處,但卻沒有實際行動,日常較少進行體育鍛煉,或者認為體育鍛煉是專業體育生的事情;還有的認為去健身房才能進行有效的鍛煉。對于這些錯誤的認識,學校要積極普及體育鍛煉的知識,營造濃厚的運動氛圍,并不斷完善體育運動場所和設施,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促進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