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城東鎮西場幼兒園 王海霞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論提出:“我們要鼓勵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需求開展實踐、探索、創新活動。”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來獲取經驗;通過圖像思維的方式來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再引導幼兒通過表情、動作、對話、道具等創造性地呈現豐富多樣的作品。
孩子們在幼兒園的菜園子里播種了各種各樣的蔬菜,有豌豆、蠶豆、青菜、菠菜、大蒜等,而蔬菜也在孩子們的精心照料下長勢喜人,每一天的變化都讓他們為之驚喜。“老師,你看豌豆長出來了。”“老師,你看這棵小菜苗像竹蜻蜓。”“我覺得它像海鷗。”“我認為有點像蝴蝶的翅膀。”當孩子們看到自己親手種下的種子長成了小菜苗時,興奮的情緒溢于言表。
孩子們對菜園子里各種蔬菜的名稱以及生長變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時,言言突然問:“老師,它們長大了會成精嗎?”他告訴小伙伴們《一園青菜成了精》的繪本故事特別有趣。言言的極力推薦讓孩子們都很想看這本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的繪本故事。繪本《一園青菜成了精》用擬人的手法寫出的各種蔬菜之間的爭斗更是引起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早期閱讀可以使孩子們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和熏陶,讓他們的童年生活充滿樂趣和魅力。而兒童戲劇是兒童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鼓勵幼兒閱讀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從其感興趣的繪本故事開始。“我最喜歡吃菠菜。”“哪個蔬菜的武功更強?”“它有蓋世武功嗎?”“誰的官兒更大?”“令牌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因為故事內容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因此引發了他們的共鳴和思考。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運用戲劇的形式來幫助孩子們理解故事內容,同時加入中國戲劇的元素,使故事所表達的主題更為直觀和立體。


教師通過帶領孩子們共同閱讀繪本故事,使他們對故事情節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再欣賞繪本圖畫,找出故事中的角色、情節和關鍵詞句,為戲劇創作做好鋪墊。通過繪本閱讀,孩子們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將畫面所展示的內容呈現出來,讓本來靜止的畫面變得生動起來,這樣孩子們更容易記住作品,也更加喜歡閱讀。
如欣賞完畫面“綠頭蘿卜稱大王”后,歡歡說:“我是綠蘿卜大王,你們都要聽我的。”歡歡扮演的綠蘿卜不僅會說話,而且動作和語氣中透露出幾分王者的威嚴。
如欣賞完畫面“隔壁蓮藕急了眼,一封戰書打進園”后,小言說:“我是蓮藕,我要挑戰你們。”說完便走起了正步,表情和動作也讓人感覺氣勢洶洶、來者不善。
面對不同的畫面、角色和內容,我們鼓勵孩子們發揮想象、大膽表達,把畫面內容轉換成可以對話的文字、表情和動作——繪本在孩子們的改編中已經成了初具雛形的劇本了。
孩子們通過繪畫內容自主分成了兩隊:一隊是綠蘿卜隊,畫的是紅蘿卜、豆芽、小蔥、韭菜、土豆、歪嘴葫蘆等;另一隊是蓮藕隊,畫的是茄子、黃瓜、大蒜、豆腐、花生、辣椒等。
孩子們都知道故事中的令牌是用來讓紅蘿卜調動大軍的,其實令牌在不同地方的也會有不同的作用。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搜索了古代各種令牌的圖片,了解到不同令牌的不同作用——進入皇宮要有令牌,行軍打仗要有令牌,不同身份有不同等級的令牌等等。
為了讓戲劇更具真實感,增強舞臺表現力,孩子們決定自己設計令牌,并通過投票的方式決定用誰的令牌作為戲劇表演的道具。
我們班表演區有各種各樣的服飾道具,根據劇情需要,角色扮演者可以自主選擇需要的服飾,并結合日常表演的經驗與同伴商量或自行裝扮。
中國武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結合對京劇略有了解的經驗,孩子們進行戲劇表演時在表演打斗的過程中加上了小鑼、木魚等具有中國戲劇元素的樂器,以活躍氣氛,使整個戲劇表演錦上添花。



教室里,孩子們用自己畫的各種各樣的蔬菜裝飾班級環境,并用彩帶布置了舞臺,一切準備就緒,繪本可以搬上舞臺了。一個小小的劇場在教室里誕生了,孩子們的表演精彩絕倫,一個個玩得特別開心。創作舞臺劇并非要讓孩子們成為專業的小演員,而是要通過表演活動讓幼兒在玩中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蘊含的寓意,同時也是一次深入的情感交流。孩子們閱讀繪本故事時,能很好地理解故事角色的情緒情感和故事所蘊含的深層含義,而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其教育教學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陶行知先生曾說:“活的書只能活用,新時代的學生是用活的書去生產、去實踐、去創造。”本次活動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接著觀察植物的生長,進而引出與蔬菜相關的繪本故事。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繪本的擬人手法、詼諧的語言以及色彩鮮艷的畫面激發了孩子們進一步探究學習的興趣,并通過各種游戲活動逐步延伸到其他活動領域。
繪本中豐富的畫面給孩子們裝上了想象的翅膀,挖掘了他們的內在潛力——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了,肢體動作和表情也豐富了,還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增強了自信心。另外,孩子們還將美術元素融入游戲活動之中,了解了令牌的相關知識后自主設計令牌,并在武打場面中加入了木魚和鑼等樂器,增添了舞臺的表演效果。

孩子們在理解故事角色和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把繪本故事搬上舞臺,在生動有趣的表演活動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鍛煉了肢體協調性,豐富了舞臺表演的知識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