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愛民路幼兒園 錢曉燕
設計意圖:大班幼兒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他們經常聚在一起比較鞋子大小、牛奶多少、彩泥輕重等。一天,萱萱和貝貝拿著不同形狀的彩紙,跑過來問我“誰的紙大”。我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將問題又拋給了他們。同時我將繪本《雙胞胎兄弟》的內容進行改編,并自制了面積測量紙,讓孩子們在拼一拼、量一量、數一數中學習測量、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初步感知面積的守恒。
活動目標:1.學習測量、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初步感知面積的守恒。
2.能參與討論、大膽嘗試,尋找問題答案。
3.體驗測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1.材料準備:PPT、自制面積測量紙、操作紙、操作盤、書頁式記錄單、記號筆、剪刀、實物投影儀、音樂。
2.經驗準備:有過拼七巧板的經驗。

活動方案[活動時長]20~30分鐘[活動過程]一、介紹“朋友”,激趣導入活動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出示PPT,展示雙胞胎兄弟。師:穿條紋T恤的是哥哥,穿紅色T恤的是弟弟。咦,他們怎么了?幼兒觀察兄弟倆的表情,猜測兩人為什么事情吵架(生氣)。教師講述故事開頭。二、測量“彩紙”,初步感知守恒出示PPT,展示兩張“彩紙”(一張長方形、一張正方形)。師:哥哥說“你的正方形紙比我大”,弟弟說“你的長方形紙比我大”。你們覺得呢?幼兒猜測。師:怎樣才能比較出兩張紙的大小呢?你們有什么辦法?幼兒思考辦法并進行介紹。師:你們的辦法真好!聽了你們的建議,雙胞胎兄弟也找來了一個神奇的測量工具。出示“自制面積測量紙”。師:它有什么特點呢?這些小方格都一樣大嗎?出示PPT,展示記錄單,幼兒觀察理解記錄單。幼兒操作,測量、比較彩紙的大小,并記錄。師:測量比較之后,你們有什么發現嗎?幼兒介紹操作結果。師:兄弟倆發現兩張紙都是占滿了四個小方格大,所以兩張紙一樣大。三、測量“餅干”,再次感知守恒師:兄弟倆開心地去吃餅干了,可是看到媽媽為他們準備的餅干,兄弟倆又不開心了。出示PPT,展示兩份“餅干”(一份四個三角形、一份兩個L形)。

師:哥哥說“我的四塊餅干加起來也沒有你兩塊餅干大”。你們覺得呢?幼兒猜測。師:你們的意見不統一。弟弟說“我們去量一量吧”,我們也去量一量。幼兒操作,測量、比較“餅干”大小,并記錄。師:測量比較之后,你們有什么發現嗎?幼兒介紹操作結果。師:兄弟倆的餅干都是占滿了6個小方格大,所以他們的餅干一樣大。四、測量“田地”,提升守恒經驗師:兄弟倆開心地吃著餅干。這時,媽媽說“我給你們每人一塊田地,等會兒幫媽媽去種瓜”。出示PPT,展示兩塊不規則“田地”。師:兄弟倆來到“田地”邊,都覺得兩塊“田地”不一樣大。怎么辦呢?幼兒想辦法。師:可以用剛才的工具測量嗎?幼兒操作,測量、比較“田地”大小,并記錄。教師現場拍攝幼兒剪、擺拼兩塊“田地”的照片各兩張。師:測量比較之后,你們有什么發現嗎?師:剛才老師拍攝了幾張小朋友的測量過程照片,我們來看一看。哥哥的地,他是怎么測量的?弟弟的地,他又是怎么測量的?師:兄弟倆的田地都是占滿了8個小方格大,所以他們的田地一樣大。五、情感教育,自然結束活動師:現在,雙胞胎兄弟終于明白了,媽媽給他們準備的東西都是一樣大的,給他們的愛也是一樣多的。[活動延伸]孩子們運用拼七巧板的經驗,嘗試將四個不同大小的三角形拼成長方形、將兩個L形拼成長方形,然后把多個面積測量紙覆蓋在上面,數數各用了幾塊測量紙,并記錄。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通過猜測、操作,再次感知了面積的守恒。創設情境:“雙胞胎兄弟”覺得兩塊“田地”不一樣大。這個環節是本節活動的難點。教師借助拍照投屏的功能,分享操作方法,讓能力弱的孩子學習技能、獲得發展。
反思:
本著“以情境為媒介、以操作為主線、以有趣為目標”的原則,我設計、組織了本節科學活動。
1.入情入境,自主參與
創設適宜的情境是活動有效開展的關鍵性手段。本節活動中,我創設了“雙胞胎兄弟”生氣了、“雙胞胎兄弟”覺得彩紙不一樣大、“雙胞胎兄弟”覺得“餅干”不一樣大、“雙胞胎兄弟”覺得“田地”不一樣大的問題情境。想一想、看一看、說一說、量一量,孩子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創設情境,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更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2.我行我知,親身實踐
第二個環節中,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方法,首次運用面積測量紙測量兩張不同形狀的彩紙,記錄結果,初步感知面積的守恒。第三個環節中,孩子們運用拼七巧板的經驗,嘗試將四個不同的三角形拼成長方形、將兩個L形拼成長方形。第四個環節,孩子們想辦法把不規則的“田地”變成規則的長方形,通過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提升了面積守恒經驗。孩子們在一次次實際操作中發現、學習、交流,獲得了數學經驗。
3.邊玩邊學,樂在其中
皮亞杰曾提出“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概念,我們要引導孩子將“玩”和“學”結合起來。本節活動中,我將游戲的方式貫穿始終,借助“雙胞胎兄弟”的角色,請孩子們當“裁判”。孩子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邊玩邊學,借助面積測量紙,嘗試操作。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只有關注孩子的興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游戲中快樂地獲得知識、習得經驗,才能真正地體現“玩中學,學中樂”,才能真正“教得輕松,學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