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丹陽市云陽幼兒園 朱 麗
設計意圖:在科學區,我發現孩子們對于“抽桌布”游戲有著濃厚的興趣,于是我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節科學活動——桌布神秘力。幼兒先通過自主游戲探索抽桌布的技巧,然后通過實驗對比選出最適合的游戲道具,最后嘗試使用多個游戲道具玩魔術。整個活動過程對于幼兒的科學實驗、同伴合作、結果統計等能力均有著一定程度的提升。
活動目標:1.通過反復游戲,感知物體重量對于抽桌布游戲的影響。
2.通過實驗對空瓶、半瓶水、滿瓶水在抽桌布游戲中呈現的結果進行記錄,并對比三種實驗結果。
3.愿意動手操作、大膽嘗試,勇于接受挑戰。
活動準備:1.物質準備:裝有滿瓶水、半瓶水以及不裝水的礦泉水瓶,桌布。
2.經驗準備:幼兒之前有過游戲記錄、統計分析的經驗。

活動方案[活動時長]20~30分鐘[活動過程]一、視頻導入,引發討論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個游戲,你們看一看是什么呢?幼:哇!變魔術!師:這個魔術是怎么變的呢?幼兒自由討論、作答。小結:這個魔術就是在桌子上鋪上桌布,然后將任意物品放在桌布上,最后把桌布抽出來的時候要保證桌布上的東西不掉落在地上。二、自由嘗試,探索桌布神秘力1.嘗試用裝有半瓶水的礦泉水瓶進行游戲。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幼:想!師:那我們先從最簡單的環節開始,先用一個道具試一試,等會兒請你們兩個人一組去玩一玩,看看是否能成功,想一想怎樣抽更容易成功。2.結合游戲討論抽桌布的技巧。師:你成功了嗎?怎么抽的?誰來演示一下?請一名幼兒演示,教師和其他幼兒認真觀察。師: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抽的?怎樣抽更容易成功呢?幼:要用力抽出來。師:桌布往什么方向抽更容易成功呢?幼:向后抽。師:抽的速度要快,抽的時候要向后抽,并且將道具放在桌布的前面時更容易成功。三、感知比較三種瓶子(空瓶、半瓶、滿瓶)在游戲中的不同作用1.兩人合作、自主挑戰,記錄并對比實驗結果。師:下面老師要增加游戲難度了!師:我這里有三個瓶子,你們觀察一下它們一樣嗎?幼:不一樣。一個是空的,一個裝了半瓶水,一個裝滿了水。

師:那在我們的抽桌布游戲中,哪個瓶子最穩、更容易成功呢?師:請你和同伴一個一個地去做實驗吧!師:我這里有一張記錄表,豎排是我們做實驗的材料,有空瓶、半瓶水和滿瓶水。師:橫排是我們游戲的次數,每個瓶子試驗五次,如果成功抽出桌布就請你在相應的空格上做標記,最后統計一共成功了幾次。幼兒分組進行實驗。抽桌布實驗單次數對象 第1 次 第2 次 第3 次 第4 次 第5 次 第6 次2.分享每組實驗結果,尋找適合的游戲材料。師:完成游戲的小朋友可以拿著你的記錄表回到座位上和同伴說一說你的發現。師:誰來說一說哪個瓶子最適合用來變魔術呢?為什么?幼1:半瓶,因為它最不容易倒。幼2:抽桌布的時候半瓶最穩。師:原來裝了半瓶水的瓶子更穩一些。四、挑戰多個瓶子變魔術師:我們找到了適合的魔術道具,你們能像魔術師一樣用很多道具變魔術嗎?師:你最多能用幾個道具呢?師: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這么多道具,我們先從1個瓶子開始嘗試,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再增加1個、2個、3個、4個甚至更多。五、魔術展示師:小魔術師們,你們最多可以挑戰幾個瓶子?師:哪一組小朋友愿意來為大家表演一下呢?幼兒分組進行魔術表演。師:變魔術好玩嗎?一會兒結束后,我們再找一找還有什么材料可以變這個魔術。游戲難度升級,從一個魔術道具增加到多個魔術道具,幼兒結合自己的游戲情況自主選擇一定數量的瓶子完成挑戰。幼兒通過魔術表演體驗科學活動帶來的成功感。
反思:
在此次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興趣濃厚,而且游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很強,特別是最后的魔術表演讓他們異常興奮和自豪——這就是我設計這節科學活動的初衷: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進行科學探索,發展他們的科學思維。
活動中,幼兒不僅通過自主探索獲得了抽桌布的方式技巧,還與同伴進行合作、輪流實驗,自主記錄實驗結果,整理概括探究成果,最終體驗到了科學活動的樂趣,獲得了滿滿的自我成就感,我想這也本次科學活動的寶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