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岳
各地對營商環境優化都很重視,紛紛成立了營商環境優化辦公室、營商環境評價辦公室、營商環境管理辦公室或者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營商辦多則四五十人,少則四五人,有的是事業單位編制,有的是一定級別的政府二級部門,還有的是相關處室加掛的牌子。但是并非所有營商辦都是管事的,因為營商辦所屬的部門有自己的傳統管理范圍和部門界限,往往營商辦也可能被限定了活動邊界;有的營商辦有了編制,想進來的人一堆,領導也打了不少招呼,導致招的人不少,懂行的沒幾個;關鍵的是,營商環境優化是一個需要有產業創新、招商引資、政策水平、研究能力、部門協調、資源整合、創新意識、社會格局的前沿工作領域,很多負責營商辦和進入營商辦的人員并沒這樣的意識和能力。
一個管用的營商辦不需要那么多人,地級市不超過十人、區縣級不超過六人就足夠了,當然還要把營商辦聯系的各部門對口人員看成自己的工作性人力資源。通常營商辦需要了解四個方面的事情:一是具備一定研究能力和梳理總結能力的人,負責摸清底數、研究同級別單位的外部標桿、弄清上級部門評價方法和指標、對接外部專家與第三方資源開展研究評價工作、組建管理本地與外部專家組成的咨詢委員會、編制定期情況監測和問題分析簡報;二是負責對接上級部門測評組織工作、數據提供和銜接工作、本地監測機制建設管理協調工作、考評成果轉化為優化計劃和督促機制的設計工作;三是各相關部門的指標動態掌握、優化監測、改進督導、對口人員銜接和落實、跨部門協調機制的運作;四是對接本地領導和條線部門領導,匯報工作、提供資料、基于創新考慮的建議提報與工作協調、組織領導參與的專題學習活動、專項督辦工作。
營商辦的工作人員要求有沖勁,有進取心,有建功立業的心志,不適合渾渾噩噩者和例行公事者;年輕好學,有研究分析能力,有比同齡人更強的創新意識和不怕折騰的精氣神最佳,不能用純資歷和安排的方式用人;協調事情要較真,百折不撓“臉皮厚”,不能事事都要領導安排協調;有較強的口頭溝通、集體動員和書面梳理能力;注意從產業部門、招商部門甚至企業界招引人才,才能使營商環境工作更加貼近真實的企業需求。
營商辦要關注工作范圍和職權范圍,但是也要高度重視自己的能力建設,并有所規劃。營商辦要成為勝任基層營商環境優化研究、組織、協調和推進的專業職能單位,就需要對提升自己的研究、規劃、設計、協調、落實、督導、評價的能力有系統的學習安排、標桿考察、創新任務設計和自我進步評估,還要認真做好外部咨詢委員會、部門協調機制,這既是好的工作促進資源,也是學習能力與方式。營商辦需要協調的各個部門相關業務的優化工作,首先需要專門的時間掌握了解這些業務知識的關鍵點,并保持對這方面業務動態的溝通機制。營商辦要千方百計從內外部獲得能力,然后賦能轉化給本地區的相關部門、園區管理者、產業單位和招商引資單位。營商辦隊伍戰斗力強,成為培養和產生具備對于營商環境要素敏感、對于產業發展與招商能力有感、對于培育社會專業服務能力和市場化生態服務能力好感的優秀干部的樞紐,這才是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