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快速發展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治理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要“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當前,緊扣《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簡稱《總體方案》)要求,成都正抓緊推動《智慧蓉城運行管理平臺建設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落實,助力建成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
發展客觀要求
當前,成都市常住人口2119.2 萬,依靠傳統的人海戰術和一般技術手段,根本看不清楚、管不過來、處理不了,必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創新,才能有效破解城市病,及時應對各種治理難題和突發事件,不斷提升城市的精細化治理水平。
明晰任務使命
《總體方案》要求,成都要著力健全現代治理體系、增強公園城市治理效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結合。要適應數字技術融入社會運行新趨勢,建設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構筑智慧化治理新圖景。
“6+8+N”建設
緊扣《總體方案》要求,《實施方案》把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作為當前智慧蓉城建設的牛鼻子工程,以建設城市運行管理的應用中樞、指揮平臺和賦能載體為重點,加快構建一網統管工作的“四梁八柱”,明確的工作任務可概括為“6+8+N”。
“6+8+N”建設
一網統管,是順應“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要求而進行的創新探索。
其核心是構建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制度機制,推動數據聯通、服務聯接、治理聯動,實現統籌安排、分而治之;其目標是“管”,重點是協同聯動,手段是“統”。通過“統”,推動實現城市運行從九龍治水向整體智治轉變,避免多“管”齊下、重復亂“管”。
建設6 類共享性基礎平臺和支撐體系。
主要包括智慧蓉城運行管理平臺、城市運行數字體征體系、市域物聯感知體系、數據資源體系、“城市一張圖”、標準規范體系等。其中,智慧蓉城運行管理平臺按照“三級平臺、五級應用”架構進行設計,圍繞“高效處置一件事”,推動建立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指揮調度和協同聯動機制,形成“感知發現、決策指揮、反應處置、終端反饋”工作閉環,增強城市有機生命體的“執行力”。
通過建設城市運行數字體征體系、市域物聯感知體系、數據資源體系、“城市一張圖”等共性平臺以及算力算法、融合服務、標準規范等支撐體系,著力提升城市數據大腦的支撐能級,增強城市有機生命體的“思考”能力。
打造8 大重點領域智慧應用場景。
主要包括智慧大運、疫情防控、交通管理、應急管理、智慧公安、生態環保、水務管理、智慧社區8 大領域。
拓展深化N 個智慧應用場景。
包括智慧法院、文化旅游、消費、養老、教育、體育、民宗、農業農村、充電樁、城市建設和管理、企業訴求感知、市民訴求感知等。
下一步重點
按照《總體方案》要求,以實施“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為重點,圍繞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建設,把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堅持全周期管理理念,探索創新、先行示范,著力健全現代治理體系、增強公園城市治理效能,為打造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示范區提供智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