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鵬峰 王艷芬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廣州市 510510
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于2019年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的目的是鼓勵學生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若干技能等級證書,最終為各產業發展提供和輸送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為響應國家1+X證書制度,我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群積極開展試點申報工作,成為汽車運用與維修、智能新能源汽車這兩個證書首批試點院校。但是,原有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技能證書考核評價并不適應,如何實現學歷證書“1”和技能證書“X”的有機融合,是擺在試點工作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校自1+X試點申報成功起,積極開展課證融通探索與實踐,并依托廣東省一流高校重點建設專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進行了系列改革與實踐,完成了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等一系列的教學改革。
專業群包含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三個專業,原有人才培養方案中每個專業規定考取一個職業資格證書,而每個專業面向的就業崗位有多個,職業資格證書是針對某一崗位,適用性有限。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2018年以前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學生必須考取汽車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2019年人才培養方案中改為低壓電工上崗證,一個專業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只有一種。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面向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售后企業、經營企業等,學生可以從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售后維修與保養、售后前臺接待、保險與理賠員、二手車評估等多個崗位,而目前要求學生考取的低壓電工上崗證只是針對新能源汽車售后維修與保養這個崗位。根據往年就業情況,學生畢業后從事這個崗位的比例不到30%,因此這個證書的適用性非常有限。
原有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沒有依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使得課程體系與1+X證書考核評價不適應。比如,1+X證書對應的課程群分散在幾個不同的學期上,往往學生學習后面的課程時就把前面學習的課程內容忘記了一大半,知識完整性差,在學完證書包含的所有課程后并不能夠直接參加考證。因此,我校首輪試考評時采用的是在考前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強化培訓的方式,雖然此次考評通過率比較高,但為了此次考試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隨著考證人數的增多和試點的X證書數量的增加,這種模式必然不能滿足要求。若能將1+X證書與課程進行融通,將考核項目融入到日常教學中,教學過程即為培訓過程,則不僅能節省人力物力,而且學生的學習更加有針對性,學習起來也將更加積極主動。
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有11個模塊證書,智能新能源汽車有5個模塊證書,內容涵蓋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汽車銷售、汽車保險、配件管理、車身維修等各個方面,對接汽車后市場各個崗位。若將所有模塊證書都導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對所有模塊開展課證融通和考核評價,不僅學校的實訓條件和師資配置滿足不了要求,而且相應的課程改革和培訓考核的工作量巨大、難以完成,因此需要針對性地選擇技能證書模塊進行課證融通。
以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指引,以“社會需求、企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為依據,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思想為指導,以課證融通為路徑,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專業群各專業根據核心就業崗位選取一個技能證書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重構課程體系?;?+X證書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群“1+3”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1+3”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由公共基礎課模塊+專業群基礎課模塊+專業群分方向能力課程模塊+拓展課程模塊構成。每個專業的專業群分方向能力課程模塊都對應一個技能證書,新能源專業對應新能源汽車動力驅動電機電池技術中級證書,汽電專業對應汽車電子電氣與空調舒適技術中級證書,汽服專業對應汽車營銷評估與金融保險服務技術中級證書。拓展課程模塊為專業群其他專業方向的技能證書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拓展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這種課程體系下,學生畢業時除了能獲得1張學歷證書外,最多可以取得3張技能證書,實現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融入到專業課程中,構建了“課程標準與技能證書職業標準對接、教學內容與技能證書考核內容對接、教學活動形式與考評形式對接”的“三對接”課證融通模式。
(1)修訂課程標準,實現課程標準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接
將技能證書要求的技能知識點融合到課程體系對應課程中,使得各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相吻合。如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電池技術包含汽車構造、電池及管理系統檢修、電機及控制系統檢修、新能源汽車維護與保養4門課程的學習內容。因此,對這4門課程課程標準進行修訂,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時分配、教學活動形式等方面進行。根據證書標準修訂相應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根據證書考核內容調整教學側重點,重新分配學時;按照考證要求調整課堂教學活動形式,使教學過程更加接近于考試過程,實現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課程標準的融通。
(2)學習任務對接工作任務,重構課程內容
將技能證書考核內容融入專業課程中,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是1+X落地實施的重要一環。汽車運用與維修和智能新能源兩個證書的標準中每個模塊都制定了詳細的工作任務,每個工作任務都給出了應具備的職業技能及其考核要求。根據證書標準中的職業技能要求構建學習內容,使學習任務對接工作任務。以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電池技術(中級)為例,工作任務四“電機系統檢測維修”對應課程“電機及控制系統檢修”,該工作任務中要求掌握的4項職業技能分別對應課程的四個學習項目,如圖2所示,再根據每項職業技能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去確定學習任務,重構教學內容。如第一項職業技能“驅動電機檢測維修”的考核要求有6點,根據這6點要求確定對應的教學內容為3個任務。
圖2 課程內容重構路徑圖
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作為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證書之一,對于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我校自試點實施以來,積極開展課證融通探索與研究,完成了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等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有效地提升了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也帶動了教師隊伍成長和專業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