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虹,黎 明,陳 鑫,李 艷
(上高縣人民醫(yī)院中醫(yī)康復科,江西 宜春 336400)
頸椎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以中老年人群為主,發(fā)病率為10%~20%。近年來,頸椎病發(fā)病呈年輕化趨勢,青少年患者逐年增多[1]。目前,臨床上尚無治愈頸椎病的方法,患者經住院治療病情緩解后需通過居家功能鍛煉以緩解臨床癥狀和預防復發(fā)。健康教育是提高頸椎病患者居家功能鍛煉依從性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常規(guī)出院后健康宣教手段對患者缺乏有效的提醒和督促,導致患者依從性差、鍛煉效果不盡如人意[2]。微信是通過網絡快速發(fā)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聊天軟件[3]。因此,本研究探討基于微信平臺的視頻化健康教育對頸椎病患者居家功能鍛煉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上高縣人民醫(yī)院中醫(yī)康復科收治的76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8例。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中醫(yī)病癥診療標準》中頸椎病的診斷標準[4];(2)均接受保守治療者;(3)具有智能手機及微信賬號者;(4)臨床資料完整者;(5)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伴精神疾病者;(2)伴認知障礙者;(3)無法配合功能鍛煉者;(4)中途退出本研究者。研究組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26~65歲,平均(52.57±3.42)歲;病程0.5~6年,平均(3.69±1.04)年。對照組中男19例,女19例;年齡25~64歲,平均(53.11±3.77)歲;病程0.5~7年,平均(3.75±1.24)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后批準,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
1.2.1.1對照組 患者出院后接受常規(guī)居家功能鍛煉指導,出院時由主管護士健康宣教,示教功能鍛煉方法,發(fā)放出院指導宣傳手冊。
1.2.1.2研究組 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基于微信平臺的視頻化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1)構建團隊。成立微信宣教小組,由中醫(yī)康復科的護士長擔任組長,由科室副主任醫(yī)師擔任副組長,選擇2名主管護師、4名骨干護士作為組員,所有組員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且臨床工作5年及以上,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及熟練的操作技能,在開展研究前由組長組織所有組員進行專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頸椎病康復鍛煉內容、微信視頻制作、健康宣教內容等,在培訓結束后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2)微信視頻制作。由組長領導組員通過文獻回顧、組內討論及患者調查確定微信視頻內容,包括頸椎病誘因、認識頸椎病癥狀、呼吸及正確咳嗽方式、關節(jié)活動訓練、肌力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等,每個視頻時長在5 min左右,在視頻中除了展示訓練動作外,還需配備患者能夠理解的文字解說。(3)微信視頻健康教育。指導每例患者出院時加入中醫(yī)康復科建立的頸椎病微信病友群,安排2名骨干護士負責微信推送,每周推送2次,由另外2名骨干護士監(jiān)督患者觀看視頻,并及時調查患者對視頻的接受及理解程度,若患者存在問題或疑惑,需及時收集并反饋給組長。(4)微信回授宣教。指導患者在出院后學會康復鍛煉方法時,每周拍攝自己的鍛煉視頻并發(fā)送到微信群中,由2名主管護師負責觀看并找出患者居家功能鍛煉中存在的問題及薄弱環(huán)節(jié),并通過微信私聊予以有針對性的糾正。
1.2.2觀察指標
1.2.2.1依從行為 參照相關文獻[5]自行設計“依從行為調查問卷”,用于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時的居家功能鍛煉依從行為,該問卷的重測可信系數為0.914,共有關節(jié)活動訓練、肌力訓練、深呼吸及咳嗽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5項,各項有10個問題,答對計1分,答錯計0分,各項評分0~10分,分值越高則提示患者的居家功能鍛煉依從行為越佳。
1.2.2.2頸椎功能 采用頸椎病臨床評價量表(CASCS)評估2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時的頸椎功能,CASCS量表是評估頸椎病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功能狀態(tài)的一種可行、簡易方法,其效度及信度較高,信度系數Cronbach′α為0.841,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及同質性,CASCS量表共有主觀癥狀(18分)、臨床體征(73分)、適應能力(9分)3個維度,總分100分,分值越高則提示患者的頸椎功能越高[6]。
1.2.2.3生活質量 采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時的生活質量,SF-36問卷由STEWARTSE等于1988年編制,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共有8個維度、36個條目,各維度總分100分,分值越高則提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7]。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居家功能鍛煉依從行為比較 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居家功能鍛煉依從行為各項得分均較干預前明顯提高,研究組患者的提高幅度明顯較對照組更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居家功能鍛煉依從行為比較分)
2.2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頸椎功能比較 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CASCS量表各項得分及總分均較干預前明顯提高,研究組患者的提高幅度明顯較對照組更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頸椎功能比較分)
2.3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SF-36問卷各項得分均較干預前明顯提高,研究組患者的提高幅度明顯較對照組更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分)
頸椎病是頸椎椎間盤組織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fā)病理改變累及其周圍組織結構,如神經根、脊髓、椎動脈等,表現(xiàn)出一系列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受年齡不斷增長及各種客觀誘發(fā)因素的影響,雖然頸椎病患者經住院治療后病情緩解,但出院后仍需要進行長期的功能鍛煉,以防止病情反復發(fā)作,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8]。為了滿足頸椎病患者出院后的實際功能鍛煉指導需求,需對患者實施院外健康教育,從而為患者專業(yè)、系統(tǒng)、不間斷的信息支持,有效的院外健康教育能夠提高頸椎病患者的居家功能鍛煉依從性,減輕臨床癥狀,顯著改善患者頸椎功能,預防病情復發(fā)。
視頻化健康宣教是一種高效的宣教方法,相較于常規(guī)健康宣教的機械、無個性化而言,視頻能夠通過聲音、影像、色彩等獨特方式向患者傳播居家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及方法,為患者提供專業(yè)信息支持,有利于刺激患者的感官,加深患者的理解及記憶,也增加了患者居家功能鍛煉的趣味性[9]。隨著智能手機及微信的普及,借助微信能夠傳輸聲音、視頻且簡單普遍會用的功能,本科在微信平臺的基礎上實施視頻化健康教育,充分發(fā)揮微信軟件及視頻宣教的優(yōu)點[10]。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3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的居家功能鍛煉依從行為各項得分、CASCS量表各項得分及總分、SF-36問卷各項得分均較干預前明顯提高,研究組患者的提高幅度明顯較對照組更大;與韓玉琴等[11]研究結果相似。提示基于微信平臺的視頻化健康教育是患者出院后仍然可收到功能鍛煉宣教知識的方法,也是一種良好的網絡溝通方式,視頻宣教更利于患者理解并掌握功能鍛煉知識,提高患者的鍛煉依從性,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頸椎功能及生活質量。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在于將微信與視頻宣教結合應用于頸椎病患者的居家功能鍛煉中,相對于其他學者采取的微信延續(xù)護理等方式而言,這種健康教育模式具有直觀、及時、鍛煉指導準確等優(yōu)點,取得的健康教育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基于微信平臺的視頻化健康教育可改善頸椎病患者的居家功能鍛煉依從行為,有利于促進患者的頸椎功能恢復,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