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霞
【摘要】目的 分析對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實施心臟康復護理對患者心理狀態與并發癥的影響。方法 從本院診治的老年性心衰及AMI患者中選擇94例,通過抽簽的方法分為兩個小組各47例,基礎組予以常規護理,康復組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同時予以心臟康復護理,分析二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并發癥情況。結果 護理前,二組心理狀態(SDS、SAS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后二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護理前有明顯改善,且康復組改善程度更顯著(p<0.05)。康復組并發癥的發生率與基礎組相比明顯更低(p<0.05)。結論 對老年性心衰及AMI患者予以心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疏導患者不良心理,減輕其焦慮、抑郁程度,并減少并發癥,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復,可推廣。
【關鍵詞】老年性心衰;心臟康復護理;心肌梗死
引言:
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老年人身體健康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老年性心衰、AMI均是常見的心血管病,易發于老年群體,針對此類疾病,除了依靠專業的治療外,護理也至關重要,是改善預后效果的關鍵。為促進老年性心衰及AMI患者心臟功能更好、更快的恢復,本文分析了心臟康復護理的應用及效果,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基本資料
所選對象均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診治的老年性心衰及AMI患者,共94例,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且愿意參與,配合度良好,排除對研究中所用藥物過敏、肝腎功能異常、精神類疾病、中途退出研究等因素。用抽簽法分組,每組均47例,基礎組中男22例,女25例,年齡59~83例,平均(67.26±5.39)歲,老年性心衰患者27例,AMI患者20例;康復組中男23例,女24例,年齡60~82例,平均(67.41±5.27)歲,老年性心衰患者26例,AMI患者21例。對比二組基本資料,差異性不明顯(p>0.05),符合分組要求。
1.2方法
結合患者具體病情實施針對行治療,比如使用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治療老年性心衰患者,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AMI患者等。治療期間,基礎組開展常規護理,主要是叮囑注意事項、監測體征、處理異常情況、病房環境管理等。康復組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同時予以心臟康復護理,① 第1~3d:這段時間患者需臥床休息,行動受限,護士要幫助患者完成更衣、洗臉、刷牙等基本生活需求,并指導患者飲食方面以流質、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主。同時,要監測患者體征,及時發現異常并處理;按摩患者身體,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避免壓瘡。另外,要關注患者心理狀態,了解其是否存在焦慮、抑郁等情緒,通過協同家屬關心、播放音樂、與其聊天等方式改善患者心理。為增加后期服務中患者對護士的依從性,這一時期還要開展健康教育,包括發病原因、治療方案、護理要點等等,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增強其依從性。②第4~5 天:每日指導患者進行四肢活動2次,每次30min;每天協同患者活動上半身3次,比如保持坐位洗臉、進食、運動等,每次10min。③第6~7天:這一階段患者主要進行自由坐起練習以及坐位進行飲食、大便等,每日練習2次坐椅子,每次10min。同時,關注患者心理,在患者煩悶的時候予以鼓勵、安慰,提升患者信心。④第8~10天:協同患者每天在床邊練習走動2次,每次10~15min;適當播放電視劇或者喜劇電影等,讓患者放松身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康復運動的技巧及注意事項、危險因素、如何預防復發等內容,增強患者自護能力。⑤第11~12天:協同患者每日進行步行練習2次,每次20min,促進其肢體功能恢復;告知患者如何避免跌倒等意外情況的發生以及出現意外后如何處理;叮囑患者遵醫囑用藥。⑥第13天~出院:觀察患者病情,結合其康復情況調整康復運動的時間、運動量及方式等。住院前,加強患者飲食、用藥、運動等指導,讓患者掌握自我監護的方法。⑦并發癥預防:讓患者充分休息、適當鍛煉、多食水果及蔬菜、禁酒及濃茶等,以預防心律失常。要求患者戒煙酒、飲食要清淡、規律成活、安全運動、加強心率監護,如有異常立即就醫,以預防心絞痛。讓患者取平臥位,予以高流量吸氧支持,監測患者血壓,以預防急性心衰。
1.3觀察指標
心理狀態:用SDS評分及SAS評分標準評價焦慮、抑郁程度,評分越高程度越嚴重。并發癥:主要包括心律失常、急性心衰以及心絞痛等。
1.4統計分析
審核數據,確定無誤,用SPSS20.0統計,評分的表示用(`x±s),檢驗用t,率的表示用(%),檢驗用x2,差異明顯用p<0.05判斷。
2、結果
2.1心理狀態:護理前二組差異較小(p>0.05),護理后兩組SDS、SAS評分優于護理前,康復組優于基礎組(p<0.05)。見表1。
2.2并發癥:康復組發生率:4.26%(2/47),基礎組:19.15%(9/47),4,26%明顯低于19.15%(p<0.05)。見表2。
3、討論
對于老年性心衰及AMI患者,需要在治療的同時予以科學的護理以促進心功能改善,常規護理是基礎性的內容,缺乏康復方面的干預。心臟康復護理是以康復運動為核心,融入飲食指導、心理護理、并發癥預防等護理內容,以增強患者體質,減輕不良心理對心臟功能的影響,同時通過康復運動來緩解心肌缺血,增強心臟供血、供氧,通過并發癥的預防來有效減少并發癥。
綜上所述,心臟康復護理有利于老年性心衰及AMI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及并發癥的預防,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鐘欣怡.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臟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J]. 健康忠告, 2020(8):1.
[2] 趙雨. 分析心臟康復護理對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復情況影響[J]. 健康必讀 2021年14期, 150,158頁,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