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龍
摘 要:社團活動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學校有效組織開展社團活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還能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張揚個性的平臺。所以教師應積極探索小學生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形式,從而通過社團活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本文主要結合實踐教學,在深入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小學生社團活動的實際情況,就如何有效組織小學生社團活動的具體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相關的教育工作者進行借鑒或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社團活動;組織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3-018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3.063
學生社團是指由學校牽頭或者指導,學生在自愿選擇的基礎上形成的帶有一定群眾性的藝術、文化、體育或者學術團體。相對于教學活動而言,學生社團活動往往跨年級、不分學科。社團活動構建的基礎是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是在保證學生正常學習、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開展的各項活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社團活動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它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適應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是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推手,社團活動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活躍校園文化氛圍具有積極作用。近年來,學生社團活動逐漸由大學擴展到中小學,在小學中開展社團活動得到越來越多學校的重視。目前,雖然各小學紛紛掀起了開展社團活動的熱潮,但小學社團活動由于受到各種教學條件的制約,有許多社團課程設置并不科學,沒有充分結合校情、學情,缺乏實用性,對學生發展無益;有些社團設施簡陋,不能滿足學生需要;有些社團人員太多,輔導教師無法有效指導學生;有些社團缺乏吸引力,學生興趣不濃,社團活動低效運行。總之,在這種環境下進行社團活動不僅浪費師生的精力,而且違背了創建社團的初衷,難以真正發揮社團活動促進學生成長的作用。
一、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需要專業技能過硬的教師擔任輔導員
小學階段的學生組織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相對欠缺,因此為了保證學生社團活動能夠有效開展,學校在建設學生社團的過程中需要發揮教師的引領和輔導作用。從新時期開展小學教育的要求來看,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教師的指導在社團活動中必不可少。在學生進行社團活動時,教師能夠給學生提供專業化的指導,針對學生存在的困惑及時答疑解惑;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管理社團,使社團活動規范、高效推進。
為此,在小學階段開展學生社團活動需要學校安排相關教師擔任指導。但是從具體落實情況來看,因為教學工作的壓力較大,一些教師參與學生社團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非專業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社團活動時缺乏針對性或者流于形式,這不僅難以達到社團活動的預期效果,也會影響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積極性。對此學校需要充分重視學生的社團工作,并且結合社團特點選擇相關專業技術過硬的教師參與其中,如乒乓球社和籃球社這樣的體育社團,可以安排體育教師參與輔導;而朗讀社團和演講社團則要選派優秀的語文教師參與其中;動漫社團需要信息技術教師和美術教師全面輔導。這樣才能把教師自身的優勢和社團活動的需求緊密結合,促進學生社團活動有序、高效開展。同時,學校也要完善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對在崗教師進行社團管理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個人水平和能力,為順利開展社團活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需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
我國的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階段是學生興趣萌芽的重要階段,學生社團課程的開展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重視學生的自主選擇,讓學生發自內心的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社團課程。如此學生在自己喜愛的社團里才會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從而興趣愛好得到了培養,個人能力獲得了提升。如果學校在組建學生社團活動時違背學生的個人意愿,強迫學生學習或接受自己內心排斥、厭惡的事物,學生勢必會消極對待自己不喜歡的社團活動,甚至想方設法地逃避社團活動。如此一來,社團活動不但達不到培養學生個人能力的目的,而且會讓學生對學習喪失信心。筆者是一名棋藝社團的輔導教師,有一次在組織學生開展棋藝活動時發現社團七分之一左右的學生狀態不佳、參與不積極——好幾個學生聚集在一起嘻嘻哈哈、高聲喧嘩,嚴重影響周邊學生開展活動,還有些學生偷偷躲在一旁看課外書。詢問了原因之后,筆者得知他們根本不喜歡棋藝活動,對棋藝不感興趣,是教師“強行”讓他們參加棋藝社團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參加的社團活動不感興趣,就失去了參與社團活動的價值與意義。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會影響其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影響社團活動的組織,也決定了社團活動的質量。組織社團活動要杜絕“一刀切”的現象,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愛好,如此社團活動的質量才會大大提升,從而真正發揮社團活動育人的功能。
三、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需要學校提供優質資源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團活動要想高效開展和運行,學校就應該提供優質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即專用的場地或者活動室。由于固定的場所或活動室配有社團活動所需的各種物品和設施,這些設施和物品能給學生提供極大的便利,方便學生開展活動時可以隨時使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些設施確保了學生社團活動的高效運行與順利開展。近年來,筆者通過走訪和實際調查發現配有專用活動室和場地的社團開展課程的效果要比沒有專用活動室和場地的社團好得多。究其緣由,就是因為專用活動室和場地給學生帶來了方便,給學生施展興趣或者才藝提供了便利的空間條件。比如,筆者學校的棋藝社團、舞蹈社團、繪畫社團、手工社團、電子琴社團都有專門的活動室,活動室內都配有相對比較完備的設施,所以在這些社團開展活動時學生始終都能處在一種輕松愉悅的狀態下積極參與,其主動參與的內驅力容易被激發出來,社團活動的成效較為明顯。而沒有專用活動室和場地的社團會給學生一種不規范、不正式的感覺,因此學生的興趣不算濃厚,活動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秩序混亂的問題,活動效果不盡如人意,遠遠不如有專用活動室和場地的社團。因此,在開展學生社團活動時學校需要提供一定的物質資源。
四、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需要大力開展相關活動
學校在開展社團活動時要樹立“以活動提升質量,以活動促質量”的思想,應定期開展各社團成果展示活動,讓各社團積極展示自己近期的活動成果。開展社團成果展示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平臺,進而激發學生完成更多、更好的作品。社團成果展示活動對每個社團輔導教師來說也是一次學習和自我剖析的機會,有利于社團輔導教師及時發現優秀社團的亮點和自己社團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各社團之間相互學習、借鑒、取長補短。
學校還應積極舉辦以“關于社團活動有效組織”為主題的各種教研活動,以教研促質量,以教研提升社團輔導教師的個人素質。鼓勵同一社團活動或者不同社團活動輔導員教師之間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可以邀請優秀社團課程輔導員教師組織開展經驗交流分享講座,對薄弱社團課程的輔導員教師提供培訓與方法指導,幫助薄弱社團的輔導員教師盡快成長;可以讓薄弱社團活動輔導教師參與其他優秀社團輔導員教師的課堂進行跟崗學習,體驗和深切感受優秀社團輔導員教師的課堂;可以選派相關社團輔導員教師赴外校參觀學習,學取經驗;也可以向成功開展社團活動的學校暫借教師資源,以此充實本校社團輔導員教師,豐富和壯大本校教師隊伍,從而促進學校社團活動邁上一個新臺階。
五、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需要與學校課程建設相結合
學校是一個大家庭,學生數量眾多并且性格各異、愛好不同。所以,學校在設置社團課程時要充分顧慮到不同學生的感受,極大可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自己喜歡的社團里茁壯成長,這也是創辦社團的主要目標。為此,學校要豐富社團課程內容,要科學規劃社團課程,力求做到全面。社團活動的課程設置要盡量涉及美術、音樂、文學、體育等各個方面,以此確保大多數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社團。社團體系越完善,學生便會有越多選擇,即便是大的專業范疇也可以進一步細化,但是要在學校具備相應條件的前提下進行細化。例如從體育的方向思考,首先可以將體育方向的社團劃分為球類、田徑、武術三個部分,在學校具備專業條件的前提下可以繼續進行細分:球類社團可以根據類型分為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幾個分支,籃球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分為高年級籃球、中高年級籃球、低年級籃球等社團。這樣的細分不但能體現針對性,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加明確自身的喜好與發展方向。豐富多樣的社團活動既能滿足不同學生的愛好和需求,又能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感受快樂并從中受益。
六、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需要充分挖掘社會資源
小學學校開展學生的社團活動需要在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之外額外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甚至是財力。這對于有些學校來說,可能會出現師資力量薄弱、人員不充足、活動設施不夠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制約社團活動的深入開展,阻礙社團建設,最終影響社團活動的效果。為此,學校可以打破以往學生只能接受校內教師輔導和校內活動空間的限制,打破閉門造車的思想觀念,學校可以主動出擊,積極探索有效開展學生社團活動的形式和方法,充分挖掘社會資源,以彌補學校自身的短板,促進社團活動有效、有序開展。
對于因師資力量薄弱、人員數量不足而導致社團活動低效開展的問題,學校可以結合社團實際,根據學校自身的需要聘請在社團活動方面有經驗的校外專家、名師或者有此特長的家長擔任社團指導教師,定期到校輔導,從而提高社團活動輔導的實效。如書法社團可以聘請當地書法領域知名度高的書法家指導活動;足球社團可以聘請校外足球培訓機構的教練進校擔任社團輔導員,指導學生社團活動,同時也可以給教師傳授組織活動的技巧;還可以讓學校部分社團走出去與當地社會團體和相關協會開展各種聯誼活動,通過活動提升教師和學生的專業水平。
對于因學校設施不足而導致社團活動低效開展的問題,學校領導應積極協調社會資源,尋求社會資源的幫助和支持,讓社會資源為學校開展社團活動發揮作用。
七、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需要建立完善的考評和獎勵機制
一方面,學校可以成立考評小組,考評小組可以由教師、學生、家長三方組成。考評小組定期對學校各社團活動的內容、形式等進行考核,以此改進社團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考評小組在考核評價時不能按照統一標準要求所有社團,而是要結合具體的社團活動進行評價。同時,評價也不能單純注重結果,還要考慮學生在參與社團活動過程中的成長和體驗,考慮社團活動的開展過程是否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考評小組在組織參觀和考核的過程中,對于活動開展不力的社團要及時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指導其及時整改和改進;對于活動開展成效較好的社團,一定要積極肯定和表揚,還要大力獎勵在社團活動開展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學生和教師,號召其他社團師生向他們學習。獎勵可以分為學校獎勵和社團獎勵兩種:學校獎勵主要授予進步最大的社團、健康發展的社團以及相關社團的輔導教師等。對于在社團活動過程中組織有序、指導有方的教師可以授予“優秀輔導教師標兵”的稱號,對進步明顯的社團授予“優秀進步社團”的稱號。社團獎勵則是各個社團自己實行的獎勵。例如,“足球社團”可以設置“影子殺手”“頭球俠”“最佳后衛”等各類獎項,對社團中的小運動員進行褒獎的同時不斷激勵社團成員積極奮進、努力成長。這樣,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師生會積極投入社團活動中,有助于推動社團活動高效開展。
另一方面,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定期開展問卷與調查工作,學校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定期搜集家長對學生社團活動的評價,也要鼓勵學生和家長對社團活動及時反饋一些好的建議或者提出意見。在此基礎上學校再對學生社團工作的開展針對性地進行考評,從而提升社團活動的質量。
綜上所述,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需要由專業技能過硬的教師擔任輔導員,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需要充足、優質的資源提供保障,需要豐富的教研活動,需要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需要挖掘社會資源,需要開設豐富多樣的課程做支持。只有如此,社團活動才會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快樂成長,才會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才會結出甜蜜的果實。
參考文獻:
[1] 曹怡.小學生社團課的學習情況的調查研究[J].中華少年,2019(25).
[2] 陳秋余.淺析小學社團活動開展的必要性[J].中國高新區,2018(8).
[3] 邵玲云.小學社團活動開展的有效性研究[J].教書育人,2017(22).
[4] 葉國慶.小學生社團活動規范管理與實施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2).
[5] 王秀芳.中學生社團活動對校園文化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05.
[6] 張一朦.中學社團活動中的青少年積極發展[D].東北師范大學,2012.
[責任編輯 呂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