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秋月
(陽江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廣東陽江 529599)
剛分娩的新生兒體重范圍在1 000~1 499 g即為極低出生體重兒,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存活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因此類患兒自身發育不良,使得其易出現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進而導致其需長時間進行機械通氣等以維持呼吸。目前如何降低極低出生體重兒的BPD的發生率仍是國內外新生兒救治領域的熱門研究內容[1]。臨床上對于此類患兒常通過采用布地奈德,利用其抗炎作用來達到改善患兒臨床癥狀的效果,但對于早產兒而言,僅使用布地奈德時因其不易到達肺泡內,進而使得其臨床的效果不夠顯著。而肺表面活性物質具有改善機體肺泡表面張力的作用,其聯合布地奈德氣管內滴注,可能對于機體的肺泡有效吸收布地奈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進而使得藥物的抗炎效果得以充分的發揮[2]。布地奈德屬于一種具有較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激素,能夠增強平滑肌細胞、溶酶體膜和內皮細胞的穩定性,減少患兒體內抗體的合成,減少過敏活性介質的釋放和降低活性,適用于BPD。故本研究旨在探討對于BPD的極低出生體重兒采取布地奈德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陽江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的BDP極低出生體重兒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患兒中男性11例,女性9例;胎齡28~34周,平均胎齡(30.21±1.46)周;出生體質量1~2 kg,平均體質量(1.15±0.11)kg;阿普加評分[3]:1 min評分6~9分、平均1min評分(7.42±0.36)分,5 min評分8~10分、平均5min評分(8.72±0.25)分;使用激素情況:產前用激素14例,未用激素6例;分娩方式:剖宮產15例,順產5例。觀察組患兒中男性12例,女性8例;胎齡28~35周,平均胎齡(29.76±1.49)周;出生體質量1~2 kg,平均體質量(1.17±0.16)kg;阿普加評分:1 min評分6~9分、平均1 min評分(7.41±0.33)分,5 min評分8~10分、平均5min評分(8.81±0.21)分;使用激素情況:產前用激素15例,未用激素5例;分娩方式:剖宮產16例,順產4例。患兒父母或監護人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陽江市婦幼保健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已經準許了此項研究的實施。診斷標準:參考《實用新生兒學》[4]中極低出生體重兒相關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極低出生體重兒相關診斷標準(出生體重1000~1499g);②在陽江市婦幼保健院經醫學影像學檢查肺部結果發現有顆粒狀陰影者。排除標準:①孕期有宮內感染者;②有肺部畸形、膈疝等基礎疾病者;③合并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者;④陷入昏迷或嚴重意識障礙者等。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入院后一經確診均盡快給予常規的藥物及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兒肺表面活性物質(Chiesi Farmaceutici S.p.A,國藥準字HJ20181201,規格:0.12 g/支)、布地奈德(AstraZeneca PtyLtd,國藥準字H20140474,規格:0.5 mg∶2 mL)聯合進行治療,用藥劑量為:于患兒出生后6 h內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質約100~200 mg/kg,布地奈德滴入約0.23 mg/kg。所有患兒均取仰臥位,藥物溫度控制在37 ℃左右,藥物混勻后給藥,滴注過程中仍正常給予通氣。對照組患兒僅給予單一布地奈德進行治療,給藥方式同觀察組。兩組患兒均觀察至出院。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后對兩組患兒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參照《實用新生兒學》[4]中療效評估方式進行評價并比較。無效:患兒臨床呼吸困難等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胸片陰影未見減少甚至增多;有效:患兒臨床呼吸困難等癥狀有所改善,胸片陰影有所減少;顯效:患兒臨床呼吸困難等癥狀明顯改善,臨床血氣等指標恢復正常,胸片陰影消失紋理清晰。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治療前后對兩組患兒呼吸能力恢復時間進行對比分析:于治療后對兩組患兒的臨床呼吸能力恢復時間進行評價并比較。具體包括:呼吸頻率恢復時間(呼吸機或心電監護儀監測)、機械通氣時間、用氧時間(包括有創機械通氣和鼻導管吸氧時間)。③治療前后對兩組患兒血氣分析和氧合指數進行對比分析:于治療前后對兩組患兒的酸堿度(pH值)、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合指數(OI)進行評價并比較。指標檢測采用血氣分析儀(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PT1000)。④治療前后對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包括兩組治療期間的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衰竭、肺出血、敗血癥、壞死性結腸炎、其他(凝血功能障礙、高膽紅素血癥、顱內出血或感染等),并計算各項發生率。并發癥總發生率為各項并發癥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例(%)]為計數資料表示方法,行χ2檢驗或校正χ2檢驗;()為計量資料表示方法,行t檢驗。使用統計學軟件計算的數據結果P<0.05,即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85.00%)相比于對照組(55.00%)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兒呼吸能力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呼吸頻率恢復時間、機械通氣時間、用氧時間在治療后相比于對照組均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呼吸能力恢復時間比較(h, )

表2 兩組患兒呼吸能力恢復時間比較(h, )
組別 例數 呼吸頻率恢復時間 機械通氣時間 用氧時間觀察組 20 6.17±1.39 32.51±3.52 18.79±2.34對照組 20 8.35±1.21 43.34±3.16 25.34±3.16 t值 -5.290 -10.239 -7.450 P值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兒血氣分析和氧合指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血氣分析和氧合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動脈血pH值、PaO2、OI值在治療后,相比于治療前均呈現升高的趨勢,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患兒PaCO2水平相比于治療前均呈現降低的趨勢,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血氣分析和氧合指數比較( )

表3 兩組患兒血氣分析和氧合指數比較( )
注:與治療前比,*P<0.05。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O2:動脈血氧分壓;OI:氧合指數。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pH值 PaCO2(mmHg) PaO2(mmHg) OI(mmH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0 7.19±0.067.40±0.04*56.51±5.52 40.28±0.96*46.12±3.35 73.99±3.61*114.88±10.29 289.29±20.54*對照組 20 7.20±0.057.35±0.02*56.34±5.16 48.27±0.24*46.28±2.59 63.96±3.37*114.81±10.37 215.02±20.44*t值 -0.573 5.000 0.101 -36.110 -0.169 9.083 0.021 11.46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BDP屬于一種多發生于早產兒且胎齡越小則越嚴重的新生兒支氣管疾病,臨床上若不及時給予治療,易導致患兒出現呼吸窘迫等。此外,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使得能夠救治成活的極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也越來越多,導致BDP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5]。這使得臨床上對于BDP的預防變得尤為重要。
由肺泡Ⅱ型上皮細胞產生的肺表面活性物質對于機體的肺部自主呼吸功能有較大的影響,其主要機制在于肺表面活性物質由脂質及少部分的蛋白質等構成,可以影響新生兒肺表面梯度張力的維持和變化[6]。二棕櫚酰卵磷脂屬于肺表面活性物質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可通過作用于機體的肺部,使得肺泡的張力及回縮力達到正常水平,進而使得肺泡可以有效進行充氣,進而改善肺部的通氣狀況,調節通氣血流比例;此外,其在肝臟等組織中可以被迅速代謝,進而減少藥物對于機體組織的損傷[7]。本項研究結果證實,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比對照組更高,治療期間的部分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呼吸頻率恢復時間、機械通氣時間、用氧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上述結果可表明布地奈德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可以促進BDP極低出生體重兒的肺的發育,改善呼吸功能,減少并發癥。肺表面活性物質與肺泡Ⅱ型細胞受體特異性結合后在有降低肺泡液層表面張力的同時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或釋放,進而對肺部微血管的通透性進行抑制,從而對肺水腫的發生進行抑制,最終對機體的血氣指標起到改善的作用[8]。早產兒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可以直接引發肺泡及小氣道的持續性萎陷,進而對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形成產生抑制的作用,使得患兒出現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9]。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新生兒肺泡及支氣管組織處于高度應激狀態,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布地奈德能輔助增強人溶酶體膜的穩定性,并能夠一定程度上抑制免疫反應和抗體的合成,可以減輕機體局部平滑肌的收縮反應,抑制支氣管收縮物質的合成或釋放,進而緩解BDP極低出生體重兒的臨床癥狀[10]。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給藥后,藥物可均勻地滲透至氣管和肺泡內,提升人體β2受體的耐受能力。患兒通過提高對自身β2受體的敏感程度,使呼吸高反應得到抑制,通氣量與吸氧量增加,從而改善肺部功能,保障呼吸流速,提升肺活量,減輕炎癥因子對呼吸道黏膜的浸潤。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兒動脈血pH值、PaO2、OI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BDP極低出生體重兒應用布地奈德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可提高機體動脈氧含量,改善血氣狀態。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研究納入樣本量較少,缺乏對本研究所用方法的遠期療效的觀察,值得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可以促進BDP極低出生體重兒呼吸功能的恢復,提高動脈氧含量,促進支氣管肺發育,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