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惠琳
(四川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成都 610207)
網紅即“網絡紅人”,“是指那些在現實社會或者網絡中,由于某些行為、某個事件被廣大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1]網紅并非是近兩年才形成的新現象,按照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迭代及不同時期的表達與展現方式,網紅經歷了文字時代、圖文時代、寬頻時代三個演變歷程[2],具有較長的發展歷程。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縱深發展,人人都能接觸多元眾生的網絡文化,人人都能從普通人“華麗轉身”為網紅。網紅現象也從社會的邊緣逐漸步入大眾視野,尤其是在青少年群體中,網紅文化越來越呈現出“宰制性文化”傾向[3],對青年大學生的道德價值觀、就業價值觀、審美價值觀、消費價值觀產生了較大影響。由于大學生在其年齡、生活經歷上的特殊性,其價值觀更加具有可塑性,對其價值觀的教育引導顯得尤為重要。高校作為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主陣地,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運用正能量網紅的榜樣作用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目前,國內外學者關于網紅的概念及網紅現象發展脈絡的研究成果豐富,但是學界卻較少針對網紅現象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引導對策進行深入研究,且大多相關研究都是基于理論分析、實證性研究不足。解決新時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問題任重而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探索新途徑與新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從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價值觀影響調查出發,探索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價值觀的雙重影響現狀,對網紅現象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提出對策,具有較強的適用性。
為有效調查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現狀,使論文更加科學化,特制作《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調查問卷》,共計發放832份問卷,回收問卷832份,回收率為100%。經過篩選,其中2份為無效問卷,有效問卷830份,有效回收率為99.8%。
大學生對網紅的關注度較高,關注渠道多樣,對網紅認知不一但又具有共性。一方面,根據大學生對網紅的關注程度來看。根據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大學生都關注過網紅,僅有10.12%的大學生表示自己完全不關注網紅。雖然有這么多的大學生都關注網紅,但是在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并未沉迷于網紅現象中,69.64%的大學生每天關注網紅的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此外,根據調查,大學生關注網紅的渠道多樣,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是通過抖音、小紅書等短視頻APP關注網紅,其次是微博、知乎等平臺。另一方面,根據大學生對網紅的認知情況來看。當被問及“您認為什么樣的人可以成為網紅時?”有的大學生認為有才藝的人才能成為網紅,有的大學生認為顏值高、為人正直、粉絲多的人可以成為網紅,有的大學生認為低俗惡搞的人也可以成為網紅。雖然對于什么樣的人能成為網紅這一問題,大學生各有說辭,意見不一,但總的來看,大部分的大學生還是比較贊同有才藝、顏值高、為人正直、粉絲多的人能成為網紅。
網紅現象對大學生道德價值觀產生影響,且對不同性別的大學生的影響程度不同。根據調查,男大學生和女大學生對于網紅群體素質高低的看法不一。利用卡方檢驗去研究性別與“認為網紅群體素質很高”之間的差異關系,從中可以看出,性別與“認為網紅群體素質很高”存在顯著的差異關系(p<0.05),男生選擇不同意的比例為44.44%,明顯高于女生的選擇比例9.38%;女生選擇不一定的比例占84.38%,明顯高于男生的選擇比例33.33%,可見男大學生與女大學生對網紅素質看法不一(見表1)。男大學生和女大學生對網紅群體素質的不同看法,影響著他們的道德價值觀受到網紅現象的影響程度。據調查,雖然部分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思想狀況不會受到網紅現象的影響,但是仍然有高至41.34%的女大學生不確定自己的思想狀況是否會受到網紅現象的影響,并且還有11.09%的女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思想會受到網紅現象的影響,相對女生這一狀況而言,男生明顯要堅定一些。根據調查可以發現,有52.89%的男大學生表示自己的思想狀況不會受到網紅現象的影響,31.74%的男大學生表示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受到影響(見表2)。因此,面對不同網紅現象,要根據男大學生與女大學生的不同心理選擇對應的引導措施。
根據調查,網紅現象對大學生的就業價值觀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網紅高收入、一夜成名、草根網紅成功逆襲這些現象,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就業價值觀。首先,針對部分網紅高收入這一現象,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持就業平等觀,他們比較認同網紅也是一份職業,這是他們應得的收入,不過有19.64%的大學生認為這是一種不公平的現象,因為網紅掙錢輕松,他們本不該獲得這么高的收入。此外,還有24.46%的大學生對此情況表示無所謂。其次,針對部分網紅一夜成名的現象,44.22%的大學生并不看好,并且他們認為這是社會浮躁心理的一種表現,另有32.77%的大學生認為網紅一夜成名是一個正常現象,因為這也是人們創新就業方式從而實現成功的重要途徑之一,不過面對這一現象,仍然有23.01%的大學生表示無感。再次,針對部分草根網紅逆襲這一現象,雖然有48.32%的大學生表示自己的就業價值觀不會因此受到影響,但是仍然有36.51%的大學生不確定當自己面對這一現象時是否還會堅定自己的價值觀,并且有15.18%的大學生明確表示自己的就業價值觀受到了草根網紅逆襲現象的影響。

表1 性別與“認為網紅素質很高”的交叉圖

表2 性別與“道德價值觀受到網紅現象的影響程度”的交叉圖
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審美價值觀的影響表現在不同方面。網紅外在形象對大學生的審美觀念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對于網紅整容現象大學生也持有不同觀點。一方面,對于“網紅臉”現象,36.63%的大學生認為他們沒有保持個人特色,26.51的大學生認為“網紅臉”是大眾審美的一種流行趨勢,還有36.87%的大學生對此毫無感覺。再者,當被問及“您認為網紅外在形象對您的審美觀念產生了較大影響?”時,約有15.42%的大學生表示網紅外在形象對自己的審美觀念產生了很大影響,33.25%的大學生表示自己不確定是否受到影響,只有17.23%的大學生表示自己完全不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面對現在日益流行的網紅整容現象,11.93%的大學生對此表示贊同,他們認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整容很正常;不過大部分大學生都持中立態度,他們認為適當整容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有24.58%的大學生反對網紅整容,他們認為網紅整容形成“網紅臉”導致過于千篇一律,以至喪失了自己的個人特色。
當前存在很多消費主義網紅,他們一般以引導消費為主要目的,往往通過親身試用以增強商品吸引力。大學生在面對消費型網紅時,會不自覺受到其影響,難以抵抗誘惑,從而增加購物次數,購買網紅推銷的相關產品。據調查,約有14.1%的大學生表示自己經常會購買網紅推薦的商品。此外,約有18.43%的大學生在關注網紅現象后購物次數增加,32.89%的大學生表示不確定自己的購物次數是否增加。由此可見,消費主義網紅盛行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產生了一定影響。另一方面,當大學生被問及是否認為一些網紅為出名而淪為商業利益的代言人時,高達47.35%的大學生表示贊同這一觀點,他們認為一些網紅的初心已經發生改變,甚至部分網紅已經徹底淪為了商業利益的代言人,根據調查情況,僅有8.07%的大學生完全不認同這一觀點。由此可見,雖然大學生能夠明確意識到消費型網紅背后所代表的商業利益,但是他們在關注網紅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其消費行為。
網紅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產物,“表面上反映的是時代潮流和網絡時尚,但滿足的則是青年人對所含其中的個性、自由,甚至叛逆等價值的偏好,也因此網紅與其他網絡文化一起,越來越發揮著影響青年價值觀的作用。”[4]正能量網紅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在大學生群體中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善美價值觀、就業平等觀與創新就業觀。但是,網紅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其帶來的負面能量也日益顯現,對大學生的知識信仰、審美觀念、消費觀念造成惡劣影響。
1.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正能量網紅現象在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根大學生心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網紅現象中所蘊含的正能量內容能夠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一些網紅通過在網絡平臺敘述身邊的正能量故事,將生活中的溫馨瞬間傳遞給受眾,使受眾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受到核心價值觀的渲染,厚植愛國情懷、增強理想信念。例如,藏族小伙丁真在意外走紅之后,他并沒有立馬選擇出道,而是選擇了留守家鄉,為家鄉的發展做貢獻,他的情懷溫暖著大家的心,網友也紛紛為之點贊。軍事網紅“局座召忠”在網絡平臺上科普軍事知識,號召大家理性愛國,大學生在其中收獲軍事知識的同時日益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另一方面,網紅現象拓寬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載體。當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仍然偏重于對相關理論與知識的灌輸,缺乏生動的表達方式,網絡空間中存在很多積極向上的網紅群體,相對于明星而言,他們更接地氣,能夠通過生活中的小事吸引網友,他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通過幽默風趣的圖文、短視頻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容,不僅增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創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方式。
2.引導大學生弘揚真善美價值觀。首先,正能量網紅現象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激勵大學生鼓起勇氣,主動為正能量發聲,積極弘揚真善美價值觀。生活中不乏正能量網紅,他們通過語言文字、圖片、短視頻等方式把身邊的暖心事件傳播到網絡平臺,影響受眾的思想觀念。例如,網紅在直播平臺講述為救學生而義無反顧的最美教師張麗莉的“大愛”情懷,在講述的過程中不僅完美地詮釋了高尚的師德,也不知不覺地激發了大學生對老師的敬畏之情、感激之情,并進一步堅定了大學生弘揚真善美價值觀的信念。定海正能量網紅徐永華面臨困難戶種的黃金瓜滯銷問題,他發布“獻愛心,一起購買香甜脆的登步黃金瓜”為主題的微博,號召網友積極購買,傳遞愛心,在這一過程中也潛移默化地引導大學生主動踐行真善美,發揚正能量。其次,正能量網紅所傳播的真善美現象往往能夠激起大學生群體的共同反響,激勵大學生互相鼓氣,放棄裝傻與沉默,主動為正能量發聲。“群體對個人的這種道德凈化作用,一定不是一種永恒的常規,然而它卻是一種經常可以看到的常態”[5],網紅現象在大學生群體中流行之前,產生的影響往往是單一的,但當正能量網紅所宣揚的真善美現象融入大學生的群體中時,則會對群體的行為產生巨大影響,從而引導大學生積極弘揚真善美價值觀。
3.形成就業平等觀與創新就業觀。網紅的興起給大學生上了一堂就業課,無論是否有高貴的社會地位,都能通過奮斗與創新實現人生價值。一方面,網紅的出現正是就業平等觀的完美呈現,“與傳統的具有高度專業性、排他性、選拔性等具有較為嚴格的特性的娛樂行業相比較,網紅現象的出現無疑是一場大眾的狂歡”[6],不管是農民、工人、學生、娛樂明星、作家、官員、企業家都可以成為網紅。另一方面,網紅現象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創新就業觀,細心觀察便可發現,當前十分流行的網紅現象往往有一定吸引眼球的創新之處。例如,超級網紅李子柒以其拍攝古風古景、傳統美食而走紅,她創新視頻內容與呈現方式,“從一開始便選擇了‘平民路線’,構建了屬于自己的‘鄉村美學世界’”[7]。她以春夏秋冬四季為線索,在視頻中完美地展現了中國傳統的鄉村生活,獲得大眾喜愛。當前,大學生就業方向多樣,這些網紅的奮斗精神與創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與就業選擇,激勵著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勇于創新、敢于奮斗。
1.低俗化網紅淡化知識信仰。“從價值觀傳播視角看,知識不僅具有中立的科學屬性,還帶有文化偏好和價值屬性”[8],一些網紅為博得受眾眼球不斷追求標新立異,甚至肆意踐踏傳統道德、越過法律底線,在網絡空間傳播低質化、庸俗化內容,給大學生造成一種沒有知識與能力,憑借調侃、戲謔也能實現人生價值的假象。例如,一些網紅在網絡空間宣揚知識無用論,聲稱憑借低俗惡搞也能收獲粉絲、賺取流量從而實現人生價值與目標,逐漸影響大學生的知識信仰。我們深知網紅的成功是勤奮的果實與實力的展示,“網紅文化也理應成為先進文化的代言者,但是當前網紅文化明顯呈現為傳統文化的缺位先進文化的隱位以及庸俗文化的越位。”[9]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養成的重要時期,其知識信仰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響而發生改變。面對一些低俗化網紅在公眾平臺傳播的庸俗、恐怖、淫穢色情等不良內容,大學生難免會受其誘導,在長期關注中逐漸影響自身文化偏好,使原本的知識體系與文化觀念發生變化,日益淡化知識信仰。
2.網紅表面現象歪曲審美觀念。一方面,“網紅臉”過于千篇一律影響大學生對于美的認識。隨著越來越多的網紅加入整容大軍,網紅的外在形象逐漸趨于一致,喪失個人特質,沒有任何的識別度。面對此現象,盡管大學生不贊同網紅整容而導致個人特質的缺失,但也表示理解網紅的愛美之心。雖然大部分大學生都能夠辯證地看待“網紅臉”,“可是‘網紅臉’在本質上又是符合大眾審美趣味的,所以盡管人們在文化上拒絕‘網紅臉’對于身體的物化,卻又從本能上趨近它。”[10]大學生在關注網紅現象時,往往會把關注點聚焦于網紅的光鮮亮麗而忽視網紅成功背后的艱辛與不易,在頻繁關注具有高顏值的網紅后,更加堅定對于“網紅臉”的認同,容易形成對于人的外在美的固化思維,逐漸影響其對于“美”的認識。另方面,畸形的網紅現象影響大學生的審美態度。“在網紅經濟的刺激下,媒體平臺上出現了許多不加選擇甚至畸形、變態的審美表現,這種少數行為被放大,影響人們的判斷。”[11]大學生長期處在學校這一象牙塔的保護之下,其辨別能力弱、自制力低,極易在無聊、失落、失意、憤怒時為追求情感宣泄而沉淪于負能量網紅低俗欲望的表達當中,甚至以審丑為娛樂消遣、釋放情感的主要場所,逐漸在其中形成畸形的審美態度而不自知。
3.消費主義網紅引發非理性消費觀。手機應用中令人心動的網紅廣告,網紅直播間中發放的折扣券以及網紅對于某一產品的強烈推薦都在一步步地激發大學生的消費欲望,使大學生在無意之間產生消費意愿,引發非理性消費觀。當前,“網紅帶貨”宣傳模式已經成為商家促進消費的新手段,商家關注到網紅在宣傳產品中的巨大經濟價值,將“網紅帶貨”納入營銷策略當中,通過網紅所擁有的巨大煽動力和網紅的粉絲群體,“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被虛榮、攀比心理激發,受眾主體性也在一次又一次‘種草’‘點贊’‘收藏’‘下單’中被媒介、資本異化”[12]。例如,網紅通過在直播間中試用產品,描述產品細節,間接向大學生群體傳遞商品的高檔性與實用性,通過“網紅效應”引起大學生的模仿與攀比心理,激發大學生的購買欲望。通過在網絡直播中發放大量的消費券和折扣券以打造一種“買到就是賺到”的假象,使大學生在不經意間引發非理性消費觀。通過在淘寶、京東、微博、小紅書、知乎、抖音等平臺植入精美修飾的的廣告圖片或是短視頻,當大學生在平臺查找產品或是搜索相關“大咖”對于該產品的評價從而決定是否購買時,往往經受不住網紅廣告帶來的巨大誘惑性,從而激發購買欲望,一時沖動產生非理性消費。
面對負能量網紅現象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傳播與流行,高校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用網絡熱點輿情開展大學生價值觀專題教育;將正能量網紅現象融入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凈化校園網絡環境,打造校園網紅文化,消解網紅現象對大學生價值觀的負面影響。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網上正面宣傳,旗幟鮮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3]由于大學生缺乏較強的辨別能力和判斷能力,其價值觀極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尤其是以網紅現象為表象滲透出來的非主流價值觀念,憑借其通俗易懂和大眾化的特征更能融入大學生群體,給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帶來巨大挑戰。為此,高校要堅持辦學導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1.要堅持因勢利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良莠不齊的網紅當中,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須堅守主流價值觀,合理利用網絡媒介與網紅熱點,揚長避短,為我所用。”[14]發揮正能量網紅在促進大學生養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善美價值觀、就業平等觀與創新就業觀在大學生價值觀培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2.在利用正能量網紅現象形塑大學生價值觀的同時,也要注意防范網紅庸俗價值觀對大學生的不利影響。網絡平臺要注意警惕不良網紅,一旦發現網紅發布相關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時便要及時予以提示,必要時對不良賬號和用戶采取封禁措施。當然,在相關網絡平臺對不良網紅予以懲治的同時,作為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重要主體之一的高校思政工作者也要及時引導大學生辨別思想信息,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二)用網絡熱點輿情開展大學生價值觀專題教育
隨著大學生對網紅的關注度日益升高,高校在運用網紅現象開展網絡熱點輿情工作也越發迫切。
1.高校要充分發揮網紅正能量,及時掌握網絡熱點輿情趨勢,以當前流行的網紅熱點問題為切入點,選擇相關網紅榜樣并充分挖掘其精神特質,運用榜樣的示范引領功能對大學生進行正面的宣傳和引導。例如,最近在網絡上火爆起來的“刮膩子女孩”,通過創作《童話竹寶》壁畫,刻畫綿竹人民在經歷“5·12”地震后重建家園的場景,也對此表達了自己崇高的敬意。正在法國讀研究生的彭靜旋出于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在法國街道穿著華服彈古箏長達一年。她們多才多藝,充滿正能量,以網紅的身份自覺擔負起了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和義務,逐漸在大學生群體中紅火起來,成為大學生茶余飯后閑談的主要話題。基于此,高校要充分把握網絡熱點輿情的發展方向,挖掘此類網紅在傳承傳統文化中實現個人目標的遠大理想以及勤奮刻苦、堅持不懈的吃苦耐勞精神,并以多種形式對此思想和行為進行宣傳,順勢而為對大學生開展價值觀教育。
2.用網絡熱點輿情開展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要注意掌握大學生的不同心理特征。“高校網絡輿情既有其他網絡輿情所共有的迥異于傳統媒介輿情的全球性、開放性、去中心化、復雜性等多重特質,又因高校的特殊地位,而打上了特殊的‘高校烙印’。”[15]因此,高校在開展網絡輿情工作時,既要充分把握網絡輿情的共同特質,也要摸清大學生的思想狀態,針對大學生群體獨特的思想特征開展價值觀教育。
(三)將正能量網紅現象融入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對于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而言,正能量網紅現象無疑是一個契機。“時代需要正能量,越來越多的正能量網紅出現在網絡之中,并引起了廣大網民的關注”[16]青年大學生作為網民中的活躍群體,也是網紅粉絲群體的一員,通過正能量網紅現象對其開展價值觀教育,不僅能夠解除大學生對于思想理論教育的排斥性,而且也能增強教育的趣味性,提升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實效。
將正能量網紅現象融入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既要掌握“如何融入”的問題,也要掌握“融入哪里”的問題。首先,要選擇多樣化的融入方式。可以通過融入大學生思政課堂,“打造思政‘網紅’,搶占傳播高地,以故事觸動受眾,建構起思政育人新模式”[17];也可以通過在社團活動中融入優秀網紅事例,邀請一些網紅教師在直播平臺為大學生的價值困惑答疑等方式傳播主流價值觀;或是舉辦一些趣味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校園網絡文化節等活動傳播正能量網紅文化。此外,正能量網紅現象也是具有不同特征的多元現象,要注意區分不同網紅現象凸顯的不同功能和作用,把握其融入大學生價值觀的深度和廣度。例如,通過講述疫情期間主動承擔護送醫護人員重任的“最美快遞小哥”汪勇的感人事跡,激發大學生心懷家國、無私奉獻、逆行沖鋒的精神。
(四)凈化校園網絡環境,打造校園網紅文化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新時代錯綜復雜環境下的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充分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用的引領,落實落細,從小事抓起。”[18]引導大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一定不能忽視校園網絡環境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過凈化校園網絡環境為大學生打造一個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充滿正能量的校園網絡空間,鼓勵大學生在此空間積極開展自我教育。高校在以課堂方式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同時,通過給大學生營造一個優美向上的校園網絡環境,能夠充分發揮同輩群體的作用,使大學生在與同學、老師的交流互動中積極開展教育與自我教育。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過打造校園網紅文化,充分利用網紅文化的幽默風趣、通俗易懂等特征,宣傳正向價值觀。具體而言,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等方式,宣傳校園網絡法律知識,營造良好的校園網絡環境;可以創作高校網紅品牌,利用校園宣傳欄、校園設施設備等對其進行推廣宣傳,加大對校園網紅文化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校園網紅文化的導向功能。
網紅作為信息時代衍生的新產物,對我國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產生多元影響。正能量網紅在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道德觀念上能夠發揮一定作用。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在正能量網紅給大學生的價值觀帶來促進作用的同時,負能量網紅對大學生思想觀念產生了消極影響。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引導青年一代樹立遠大理想,不斷增強青年理論自覺與實踐自覺,強化青年責任擔當,使青年大學生成為一個能肩負起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重任的筑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