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怡麗
從在三尺講臺講授黨史黨建專題課到在聚光燈下進行情景式家風宣講……“全國三八紅旗手”,石嘴山市委黨校馬列與黨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吳惠珍的授課與宣講,總能贏得或學員或聽眾最專注的眼神、最熱烈的掌聲。
全國優秀社科專家、全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聘教授、全區優秀黨史宣講家、石嘴山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石嘴山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首批特聘專家、石嘴山市婦聯兼職副主席、全國婦聯十二屆執委,身兼數職、名譽諸多的吳惠珍在黨的理論教育道路上走過了35年的春秋。在這條路上,她不斷學習著、前行著,執著而堅定。
1986年7月,吳惠珍從寧夏大學歷史系畢業,分配至石嘴山市委黨校馬列教研室從事教學工作。

從進入石嘴山市委黨校的第一天起,吳惠珍便深知,在這里工作,不僅僅是謀得一份職業,更是接受了一項特殊使命、承擔著一份重大責任。
作為老師,吳惠珍的“主攻方向”是黨的建設和黨史的教學與宣傳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性教育占到了教學內容的75%,她的工作量比過去增加了許多。
身上的擔子重了,責任也就更大了。她明白“教育別人必須首先武裝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準備。授課之余,她鉆在教研室、“泡”在圖書館,翻書籍、查資料、做筆記……業余生活也簡單得只剩學習、學習,再學習。她要比學員學得再深一點、再多一點、再好一點,“只有不斷充實知識儲備,學員們才能真正有所收獲。”吳惠珍說,黨課理論性強,相對比較枯燥,為了不把課講“死”,就需要用大量的史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來支撐,學員才能聽進去、聽下去。信息時代,黨課的內容和授課方式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擴容增量,作為老師,要練就“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獲得、處理、消化信息,把它們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教學內容,讓理論的“生命之樹”長青。一篇講稿、一份課件,一堂課、一次專題宣講,在吳惠珍這里始終是“動態”的,是時時更新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5年,在石嘴山市委組織部指導下,吳惠珍成立了全區黨校系統首個工作室——吳惠珍學科帶頭人工作室。與此同時,石嘴山市婦聯正在挖掘各行業優秀婦女人才兼職婦聯工作,吳惠珍進入了他們的視野,她先后被選為市婦聯執委和兼職副主席。為更好地發揮吳惠珍執委作用,市婦聯通過“婦校合作”的方式,和市委黨校共同創建了“吳惠珍家風建設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后,吳惠珍帶領團隊積極參加“黨的聲音進萬家”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他們以《我愛我家》為題,按照傳統“套路”給某社區黨員群眾講了一堂課,結果反響平平。這讓吳惠珍有些懊喪。此時該社區居民譚淑章家庭榮獲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吳惠珍一下有了靈感:何不以譚淑章為典型,進行一場情景式家風宣講?
吳惠珍帶領團隊成員多次走訪譚淑章,深入了解她的家庭,挖掘她的感人故事。經過不斷修改講稿、排練磨合,半年之后,《超越血緣的親情》訪談式情景教學宣講“出爐”。這場情景式黨課開講后,好評如潮,很多人為譚淑章的感人故事落淚,這讓吳惠珍團隊信心倍增。
吳惠珍坦言,在開展情景式教學的過程中,一度有過想要放棄的念頭。萬事開頭難。每一個項目的初期,講稿的形成最磨練人的耐性,除了要進行大量的素材收集和整理,她和團隊成員們要一遍遍地分析討論,頭腦風暴后,再一遍遍地修改,才能最終形成滿意的講稿。婦聯為她們請來了寧夏歌舞團的專家做表演指導,看完專業表演后,吳惠珍和團隊又有點泄氣了,“自己的表演真的是太差了,怎么能上臺演出呢?”,當時的自治區婦聯一位副主席為她們打氣,“告訴我們一定不要和專業的演員去比,在臺上還依然是老師,把走訪后的真情實感向大家展示出來就可以了。”吃了定心丸,吳惠珍帶領團隊心無旁騖地繼續走下去。
一炮打響后,“吳惠珍家風建設工作室”又相繼開發了《德法同行傳承好家風》《傳承優良家風 建設和美家庭》《革命前輩好家風》等家風建設系列課程,把“高大上”的理論知識通過有血有肉的真情故事傳遞出去,也真正起到了教育作用。
在這個過程中,吳惠珍收獲了很多難忘的瞬間:一位曾經遠赴多地聽過很多宣講的干部在看了她的課程后感動得落淚;很多學員在聽完宣講后主動急切地與她交流感受……這些點滴讓吳惠珍和團隊成員更有了干勁兒,“課程創新這條路算是走對了!”

除了情景式宣講,“吳惠珍家風建設工作室”還進行了“護航春蕾”宣講。針對貧困農村初中女生,通過心理疏導、現身說法、典型案例、談心得體會、現場互動等形式引導激勵農村初中女生成長成才。“兼職婦聯副主席、執委身份成為我參與、從事婦女工作的名片,拓展了我的工作視野,讓我和基層廣大婦女群眾有了密切的聯系。婦聯多次組織婦女專場宣講,讓我們把黨的聲音傳播到黨校所覆蓋不到的群體,這也是我在婦聯工作的價值所在。”吳惠珍說道。
吳惠珍和團隊成員們通過這份婦聯“兼職”工作,從外行逐漸變成內行,成為推動婦聯工作發展的“好幫手”,同時也輻射帶動了一批優秀人才關注并參與其間,增強了基層婦聯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吳惠珍先后被自治區婦聯評為“自治區三八紅旗手”,被石嘴山市評為“石嘴山建市60年先進個人”,“吳惠珍家風建設工作室”被自治區婦聯評為“自治區家庭工作先進集體”,“吳惠珍學科帶頭人工作室”被石嘴山市委宣傳部和市文聯評為“石嘴山市文藝名家”。2022年,吳惠珍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宣講近300場次,直接受眾萬余人次……數字單調卻體現著吳惠珍和團隊的社會價值。回首走過的職業生涯,吳惠珍感慨萬千,從一個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到今天的“全國三八紅旗手”,黨的宣傳教育事業已經融入她的生命和血液中。
即將退休的吳惠珍表示,無論是黨校工作還是婦聯工作,她都會站好最后一班崗,發揮自己的余熱,也希望工作室的創新精神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