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站婷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JCJYC210403033)研究成果。
摘要:現代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要求人們不僅要“學會”更要“會學”。要想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自學能力對于人的未來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是各種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而閱讀是自學的主要形式,自學能力的核心是閱讀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社會的數學化”僅具語文閱讀能力的社會人已明顯地顯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們看不懂某些產品使用說明書看不懂股市走勢圖等等。數學閱讀能力是一種重要的數學能力它是數學思維的基礎和前提,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數學閱讀教學。
關鍵詞:數學閱讀公眾形象? 數學閱讀現狀? 數學閱讀教學
數學教科書信息豐富,密切聯系生活實際,適合兒童的胃口,非重注重讓學生填補教材中的留空,這也是加強學生數學閱讀研究的需要;兒童未來的發展包括在數學素養的發展中,需要他們自身通過數學書的閱讀包括電子網絡的閱讀來獨立鉆研和領會數學知識,獲得數學上的可持續發展。
一、數學閱讀的公眾形象
數學在大多數公眾的心目中是一堆數字和公式,抽象、深奧甚至神秘,對數學的應用價值也不甚了了。數學的這種公眾形象從發展現代教育科學的角度看是堪憂的。隨著現代科技日益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社會越來越數學化,數學作為科學的語言已成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語言,尤其是由于現代數學的發展,數學語言成為越來越多研究領域的一種通用語言。因此,僅具備語文閱讀能力是不夠的。現代社會要求人們具有的閱讀能力,是一種以語文閱讀能力為基礎,包括外語閱讀能力、數學閱讀能力等在內的綜合閱讀能力。
二、數學閱讀教學的現狀
數學閱讀包含語言符號(文字、數學符號、術語、公式、圖表等)的感知和認讀、新概念的同化和順應、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等各種心理活動因素。閱讀是對文本的加工和理解過程,小學數學中不僅有數字運算,還有空間關系和邏輯思維的問題。而閱讀理解能力常常是解決數學問題,特別是數學文本問題的必要前提。如生活數學、列式計算、圖表題等,這些數學文本由數字、抽象符號以及語言詞匯等構成。數學閱讀不是機械地認知數學語言,按照數學教育心理學的說法,數學中的閱讀是指選擇那些對于產生有效的猜測或指向問題解決來說是最必要、而且是最少的、最有效的線索的技能,只有這樣的閱讀才是有效的。數學課堂上的閱讀一般分為4個課型:概念課、公式定理課、解題練習課、復習課。針對不同課型,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用于對定理、性質、法則的理解記憶時的精讀,很多有經驗的數學老師會帶領學生閱讀學生自己的數學書目錄、作業本、試卷和報紙雜志等。其實解決數學問題時也需要閱讀。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數學地閱讀,首先數學閱讀不必大聲朗讀,講究讀給自己聽,只要自己能夠聽到就行,大聲讀大都是讀給別人聽,只有讀給自己聽才能保證有所思考,雖然大聲朗讀能夠加深印象,有利于記憶,卻不能有效地進行思維活動。其次閱讀時要注意文字中有用的數學信息,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去發現和分析問題。經常進行數學方面的閱讀訓練,一定能提高理性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數學閱讀教學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讓學生進行數學閱讀,不是放手讓學生自己隨意讀,教師要深刻鉆研教材,要根據教材內容,確定哪些內容需要讀,在什么時間讀,讀什么,怎樣讀才能使學生愛讀、會讀、讀出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2)教材中概念、定理、性質、公式的閱讀一直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及難點,這些內容語言精煉、準確、抽象,學生很難理解,教學中通過哪些策略讓學生能深入理解內容。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所看到的內容的理解,可以要求默讀或出聲朗讀,把自認為關鍵的詞、句子用筆勾畫出來,重點理解。然后讓學生講解這些關鍵字、詞、句子的含義,并進行強化訓練。例如,教學“分數”這個概念時,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讀,找出自認為關鍵的字或詞,并試著把所讀懂的意思講出來,重點講解“什么是單‘1’?”“怎么分?”“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意義。
(3)計算題的閱讀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難點之一,在計算過程中教師們感到最頭疼的是學生正確率低,速度慢。找其原因,學生對題不熟悉,沒有具體弄清運算順序,沒有認真運用計算法則,更重要的是沒有去閱讀中間過程,特別是多步的混合運算。反過來列式計算學生也就搞不懂先算什么,該不該添括號。恰當的閱讀計算過程,對于理解記憶,鞏固已學知識也很必要。
(4))圖形題閱讀,看圖題在小學各冊教材中占有不小的比重,對于課本上情境性插圖、實物圖、示意圖、表格圖、線段圖等,有一部分學生看不懂圖或說不清圖意。這部分內容教師如何組織學生看圖,如何理解圖中一些關系,如何讓學生用數學語言完整的進行表述,才能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并學會從多角度、用不同的敘述表達圖意。
(5)生活數學教學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最頭疼的是做生活數學,考試時不少學生生活數學失分最多,許多學生不會讀題,看不懂題,理不清題中的數量關系,因此,應重視生活數學的閱讀方法指導,使學生掌握閱讀生活數學的技巧,培養學生嚴密、有序的思維。我們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地讀,用閱讀來挖取他們所看到的全部內容的意義內核,訓練學生在思考中讀,在讀中思考,做到以讀促思、以讀促說、以讀促學。采用課堂、課外相結合的途徑,而主要以課堂為實驗的主陣地開展實驗。依照“數學閱讀教學操作”的方法為指導,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實驗。讓數學閱讀成為課堂上一縷陽光。
總之數學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應當是一種意識一種旨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自學能力和習慣的意識而不是一種形式它應當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數學閱讀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深度增加學習興趣又可以使學生在陌生領域施展才華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社會、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得到充分地發揮。重視數學閱讀培養閱讀能力還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全面的發展以真正達到“教學生學會學習”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年版
[2]王海燕.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J],2015(07).
[3]陳金義.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一些探索[J].學周刊,2014(22).
[4]周冬琴.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J].教書育人,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