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雙減政策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政策要求首先是為提高教育質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次是雙減政策的實施,能夠有效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此政策背景下但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而且對教師的課堂把控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但是學生相對來說自由安排的實踐就更多了。通過這項政策的實踐,我就我所任教的兩個班級來談些看法。通過這么幾個學期的教育與學習,我發現了一些現象和情況。在我不斷的學習和改變中,這些現狀并沒有多大的變化。讓我們來小結一下。
一、基礎不過關
英語學習中的基礎是單詞拼讀和拼寫。初一的預備篇教字母時,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給學生講解字母的發音并且抽查學生逐個朗讀。按理說,學生應該掌握的很好的,可是到初二第一單元抽查學生再讀時令我傻眼了。絕大部分的學生讀不出來。因此,我又復習了一遍。看見了音標的情況,我又再次給學生講解了音節的劃分,同時舉例說明。還讓學生就地取材,利用課本上的新單詞進行音節劃分訓練。我認為學生應該理解并會運用了,但結果是學生根本就不會用。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改變學生的這種現狀呢?我還在探索中。通過第一單元的單詞學習,我發現學生只是機械的重復,根本沒有開動自己的腦筋。他們純粹是應付了事。針對這種情況,我也是束手無策,但是還是利用教單詞的時間不斷重復和鞏固,希望學生可以在我的重復下多少能記住些。由于每學期的學習任務較重,時間較短,學生不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等原因,大部分的學生堆積的難點越來越多,造成學生基礎不過關。不過,也有一部分學生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差距,開始主動向我尋求幫助。我利用這些機會在班上不斷鼓勵學生要主動積極的學習,但收效甚微。
二、學習目標不明確
從上課的情況來看,學生只是一味的寫筆記,每當要抽問時就沒有人吭聲,更別說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了。課后詢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目標時,他們都不知道。既沒有期中和期末的長遠目標又沒有每一周每節課的具體目標。這可能是我造成的,因為測驗后我只點評錯題,沒有幫助學生分析他們錯在哪里,沒有給他們制定相應的中短期目標。還因為我對他們要求不夠高,不夠嚴格。他們都是渾渾噩噩的上課,下課,放學,回家。檢測后從不為下一次制定目標。大部分學生不知道為什么學習,為誰學習。
三、知識點落實不夠
英語學習的每一單元我們都羅列出了重點單詞,重點短語,重點句子。這就要求學生要背記。單詞我要求學生在學完一個單元的單詞和筆記之后才聽寫,聽寫之后,要求學生自己改錯并抄寫五英一漢。由于時間問題,我要求科代表檢查。可能是懲罰的力度不夠,班上有幾乎三分之一的學生沒有改錯和抄寫。對于每單元的知識清單,我利用中午或者早自習的時間讓學生背記并默寫。同時還利用上課的時間抽查。抽查的結果很不理想,要求學生課后自己背記,由于沒有監督機制和懲罰制度,學生根本不花時間落實不懂的知識點。雙減政策后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了,但是很多學生都喜歡打游戲,家長的監督又不給力,學生就放飛自我了,那還記得要復習鞏固自己不懂的知識點。甚至有部分學生連作業還沒有安排時間做呢。
四、作業質量差
學生的練習冊和時代英語上的作業完成的情況相當糟糕。我任教的兩個班上的學生只有接近十個是完全獨立完成的作業,剩下的學生要么照抄同學的,要么回家用收機上的軟件搜答案。評講作業時,抽查學生解釋解題依據或找關鍵詞,幾乎都是啞口無言的站著。不會的知識點從不翻書或筆記本查找。學生的目的不是掌握知識點,而是應付老師的檢查。點評之后的作業,有四分之一的學生不會訂正答案,檢查和懲罰也不管用。學生懶得很。除此之外,學生的書寫相當的差,部分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在不斷的督促和強調下只寫幾個筆畫在空格處占位置。點評作業時,他們根本不知道講到哪里了,我更是無語了。
以上是部分現狀,不足之處,懇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