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摘要:新媒體時代,對于體育賽事報道來說,人們可以第一時間獲悉結果,還能夠實現自主選擇,挑選自己感興趣的體育賽事,滿足自己的愛好和需求。本文以網絡體育賽事報道作為研究對象,并結合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網絡新聞報道實例,探討互聯網時代的賽事報道全新方式,希望能為相關領域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時代 體育賽事 報道方式
體育競技比賽深受社會大眾所喜愛,體育賽事也是地區間、國家間的一種交流方式,觀眾們觀看體育賽事不僅能夠學習運動員們拼搏進取的精神,還能增強集體凝聚力和榮譽感,因此各類媒體爭相報道各類體育賽事。
一、網絡體育賽事報道的策略
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向廣大受眾開展體育賽事報道需要提高深度、拓寬廣度。
(一)速度為先 及時快捷
時效性是體育賽事關注者最為關心的一點,通過網絡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滿足這一點。網絡新聞在報道體育賽事的時候,要緊跟實時賽況,做追蹤報道,配合文字、圖片、視頻等,使廣大網絡用戶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比賽信息,充分借助網絡傳播迅捷的技術優勢[1]。比如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中國短道速滑混合接力項目于2月4日獲得了金牌,這是本屆奧運我國首枚金牌,各大網站、網絡新聞平臺、APP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傳遞到大江南北,其速度明顯超過紙媒、電視等傳統媒體,極大程度上滿足了受眾所需。
(二)豐富信息種類 滿足各類群體
體育比賽的種類繁多,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在網絡環境下,借助數字壓縮、云計算等技術,得以使海量的信息傳播在網絡空間中,且沒有時間、地點的局限,也無需高端的設備投資,就能達到傳統媒體難以起到的效果[2]。網絡如同一個百寶袋,可以將海量的信息放入其中,不僅可以報道足籃排三大球以及乒乓球、羽毛球、體操、跳水等深受國人喜愛的體育項目,還可以報道各類小眾的體育項目,比如棒球、冰球、冰壺、高爾夫等。不僅滿足了小眾人群的需求,也利于這些優秀體育項目在我國的推廣。所以網絡媒體應拓寬信息種類,主動跟進各類體育項目,凡是大家能想到的體育項目都可以在網絡媒體中找到,配合文字、圖片以及視頻,讓體育迷們享受視聽盛宴。
與此同時,還可以加入與體育項目相關的信息。比如看歐洲杯賽事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介紹球隊歷史、新球員資料的信息,或在新聞報道下推送一些球迷可能感興趣的鏈接,從而提高體育賽事報道的廣度和深度。
(三)多元化交流 提高受眾的參與度
傳統媒體基本都是單方向的傳播,受眾只能被動接受,而互聯網則能夠實現互動交流,包括網絡媒體和受眾的互動交流,以及受眾之間的互動交流,打通了多元化的交流渠道。體育愛好者通常都是富有活力、充滿激情的人群,他們非常愿意和志同道合的人互動探討,相互表達自己的看法。所以網絡體育新聞報道要給廣大受眾提供一個交流平臺,讓體育迷們自由交流各自的感受。這種方式還能夠推動我國全民健身事業,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人都疏于運動,越來越多的人因缺乏運動而處在一個亞健康的狀態。但通過網絡觀看體育賽事,通過交流互動,喚起了自己運動的興趣,還能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相約去做運動。
同時,還可以將一些體育明星請來做客,開通網絡直播或在線聊天,體育迷們可以通過網絡和自己喜歡的明星來交流互動,不僅滿足了自己的追星夢,還在體育明星的鼓勵和帶動下,重拾運動熱情,帶動國家的全民健身事業,并能為網絡媒體吸引來更多的忠實用戶。
(四)豐富傳播形式 打造全面立體的體育報道
網絡報道沒有固定格式的限制,可以通過多種多樣豐富的形式來開展全方位報道。比如文字報道、圖片、精彩賽況視頻以及賽事直播等,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性體育報道[3]。此外,用戶還能將文字復制、轉載,將精彩的圖片和視頻下載下來,隨時拿出來欣賞。在賽事直播方面,我國各大網絡媒體都開通了賽事直播、復播,體育迷們可以看直播,也可以在有空的時候看復播,這樣一來,所有感興趣的體育賽事都能一個不落地全部看到。此外,還可以設置評論、彈幕等方式,以及配備專業解說,對賽程全面分析,從而提高網民們的興趣,更加深層次地看懂比賽、了解比賽。
二、網絡新聞體育賽事報道的實例解析
冬季奧運會是四年一屆的全球性體育賽事盛典,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是我國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所承辦的重大體育賽事。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大眾對于冬奧會的熱情并沒有衰減,全球多個國家都派出代表隊在賽場上角逐。為了迎接這萬眾矚目的奧運盛典,許多網絡媒體都做好了準備,制作了與冬奧會主題相關的專題報道。如新浪網分別在PC端為主的新浪門戶網站,以及移動端為主的新浪微博構建奧運報道版塊,具體如下。
(一)PC端為主的體育賽事網絡新聞報道
PC端網站的頁面大,可以將豐富、醒目的圖片、文字放到專題的首頁,在新聞排版方面就有很大的發揮空間[4],能夠將醒目的排版和新聞內容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更加直觀地讓受眾全面、整體地看到新聞內容。
新浪體育冬奧會專題的版面規整簡潔,在最上方是“北京冬奧會”的醒目標題,藍白色的背景圖片,讓人感受到冬天的氛圍。鼠標向下滾動可以看到賽程賽果、項目、獎牌榜、高清圖集等幾個鏈接。再往下中間是滾動的高清大圖,點進去可以看到相關新聞。在其下方是各類熱門新聞,并都配有相關圖片。網頁左邊有一個熱門賽事豎列,豎列的右上角是“更多”的鏈接,點進去可以看到更多的熱門賽事。各個熱門賽事的小板塊上還寫著比賽比分情況,如果是正在進行中的比賽,會寫著當前比分,或是我國選手的比賽評分,用戶可以點進去看賽事新聞及視頻。以上所有鏈接里的新聞、圖片、視頻也都可以評論留言。右上角是獎牌榜,右下角是微博熱議,點進去可以進入到網頁版的新浪微博。整個頁面布局大氣、穩重,整齊又富有條理。
新浪在網絡體育報道上重視時效性,緊跟各項賽事的進程進行報道,這也與“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交相呼應。在第一時間將比賽的進程和結果以及獎牌情況通過滾動的形式報道出來,并能夠隨著最新的變化實時更新,充分展現了網絡技術的快捷性。中間欄的大型滾動圖片通常是當日最熱門的比賽或是最受關注的話題,在中間欄的下方有熱門、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球、冰壺以及滑雪等字樣,當鼠標點到其中一個字樣時,下方就會出現數十條相關的新聞,且每個小時都有新發的新聞報道,充分體現了實時性和海量性。
通過這一冬奧會網絡專題報道來看,網絡報道的布局要條理清晰,并通過文、圖、視頻以及互動等方面巧妙設計,將熱度高的賽事新聞以滾動的形式放在醒目的首位,配以滾動的大圖。文章的報道可以看到是敘述性報道和賽事分析、評分相結合,同時網友也可以留言評論,一些有建設性的評論、獲贊多的評論還可被置頂。賽事報道的配圖要經過精心挑選,抓人眼球、精彩、醒目,給受眾視覺沖擊力,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比如高難度動作的抓拍,運動員高舉獎牌的燦爛笑容等,這樣即便錯過了直播,也能看到令人動容的瞬間,彌補錯過直播的遺憾[5]。基于此,還專門設置了高清圖集板塊,集合了各項賽事的經典抓拍鏡頭,讓網友們一睹各個精彩瞬間。在新聞報道中,還有對冠亞季軍的采訪,以及當紅選手的專訪,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并加入一些娛樂元素,談談賽場之外有趣的花絮等,吸引更多年輕的受眾。
(二)移動端為主的體育賽事網絡新聞報道
互聯網移動端主要是以手機、IPAD等移動設備為主,雖然受到界面的限制,不能直觀地將大量新聞報道鋪在主頁上,但因其便攜式、不受地點限制的優勢,非常適合當下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各移動端互聯網APP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發展[6]。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比賽賽況,所以現如今的網絡體育報道不僅堅守傳統的PC端,對于移動端方面也越來越重視。微博是新浪旗下產品,誕生最初是網頁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新浪推出了微博APP,和網頁端的數據互通共享,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登錄微博,實現隨時隨地的網上沖浪。在微博APP中也設有冬奧會專題。受界面限制,專題主頁很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主頁仍然以藍白色為主,最上方同樣是醒目的“北京冬奧會”字樣,接下來是各鏈接,包括有賽程、運動員、國家隊、視頻、冠軍連麥、看直播、冬奧日記、超話社區以及贏現金的活動。點進去這些鏈接就可以看新聞報道,以及參加互動和活動。新聞內容也是敘述性報道和賽事分析、評分相結合,網友同樣也可以留言評論。此外,微博和門戶網站不同的是,在微博中不僅可以轉載,還可以@呼喚自己的朋友一起看。在“冠軍連麥”板塊,不僅有關于冠軍的相關報道,冠軍還能通過這種方式和網友們互動,比如武大靖以親切幽默的東北口音和網友互動,拉近冠軍和大眾的距離,一改賽場上的嚴肅,讓廣大網友看到了冠軍可愛的一面。很多冬奧運動員都開通了微博,在“運動員”板塊中,也會有這些運動員微博賬號的推送。在微博冬奧專題報道中,充分展現了網絡的開放、參與、分享的特征,這也同奧運要表達的體育精神是相通的。新浪通過微博的影響力,打造了一個全民參與的掌上奧運盛會,推動了奧運的宣傳,增加了微博的人氣,還帶動了冬季運動在我國的推廣。總之,微博的冬奧專題報道在報道賽事新聞的同時,還著重從拉近運動員和網友距離的角度入手,增強了娛樂性,更受年輕群體的喜愛。移動端網友大多都是年輕人,所以移動端的體育報道應當從增強娛樂性的角度入手,在報道賽事新聞的同時,加入更能吸引年輕群體的元素。
結語
本文結合實際案例著重分析了網絡新聞中的體育賽事報道的發展方向,在網絡體育報道中,應當確保時效性,增強信息量和涵蓋面,強化互動性,并豐富傳播形式,還可適當加入一些娛樂元素,從而有效吸引不同年齡層的受眾。
注 釋:
[1]金珂.網絡體育熱點新聞與受眾需求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13):45-47.
[2]王逸博.網絡媒體中體育新聞評論創新探討[J].新紀實,2021,(13):77-79.
[3]葉俊.探析央視大型體育賽事傳播新發展——以2018俄羅斯世界杯為例[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05):84-85.
[4]阮文奇,張舒寧,李勇泉.大型體育賽事網絡信息擴散的時空規律及機制——以國際田聯路跑金標賽事為例[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4(02):74-86.
[5]姚詩佳.新媒體時代我國體育賽事網絡直播發展策略研究[J].新聞世界,2019(08):46-49.
[6]朱子豪.全媒體時代網絡體育新聞的傳播與優化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3(07):244.
(作者單位:貴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