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威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已在全國逐漸鋪開,進一步推動了語文教師自主適應信息技術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自主有效地開展混合式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語文教育教學,推廣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促進語文綜合性學習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此外,隨著教育部門頒發“雙減”政策的落實,學生的學習方式、作業題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筆者探究了新媒體、新技術微能力點在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中的應用。隨著3D、AR/VR、全息影像等媒體新技術的普及,此類媒體新技術進行語文教育教學已經應用在擁有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的學校。再加上統編版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入綜合性學習,教學觀念不能再以多媒體教學模式,應該轉變為“以學為中心”這種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翻轉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實施語文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語文綜合性學習質量和效益,展現教師應用新媒體新技術的微能力點,勢在必行。
一、打造混合式、智慧學習環境,以學為焦點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小學生應該學會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運用新技術、多媒體學習語文的技能。將新媒體新技術與統編版語文課程編排的綜合性學習深度融合,可突破“以學為中心”的壁壘。混合式學習環境是一種把技術中介同面授教學的教學互相融合的新型學習環境,就是把借用網絡平臺以學生為主的學習之優勢和傳統的由教師講授解惑的學習方式的優勢相結合,這樣,不僅把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地位發揮出來,而且把學生在“雙減”政策下的自主學習過程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體現出來;智慧學習環境是一種能感知學習情景、識別學習者特征,提供合適的學習資源與便利的互動工具,自動記錄學習過程和評測學習成果,以促進小學生有效地學習。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教學環境采用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能及時反饋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以及學生學習的知識層次狀況,同時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筆者在教授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時,采用微信、釘釘等媒體讓學生在家長的配合下進行搜集資料,家校聯絡,讓學生與家長結合古田縣地方特色,了解傳統節日獨特的習俗,感受獨特的文化魅力。再通過微信、釘釘上傳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分類,以備上課之需。其中古田方言童謠《月亮謠》家喻戶曉,筆者讓其中一位家長錄制成視頻發在微信上,其他同學課后進行說唱練習,旨在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也為微能力點A6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提供資料,有助于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形象化與直觀化。在教授統編版五年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進入福建省教育資源平臺系統。利用資源平臺的資料,初步認識漢字的有趣形式和演變過程,并把收集到的字謎、歇后語、書法作品等上傳資源平臺,以學定教。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希沃平臺、微信、釘釘等途徑,相互交流融合。這樣在上課前,學生的經驗、資源、學習能力之間就可以相互融合。這些鋪墊性知識得到解決,也能為課堂上小組交流展示環節節省時間。學生用學校自己搭建的資源局域網平臺收集處理信息,進行網絡空間小組合作學習,從中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智慧學習環境強調了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形成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新局面,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30項微能力)也能得以體現。
二、貫穿綜合性學習課前、課中和課后,以學為核心
(一)課前踏“媒”練習搜集
當語文課程教學環境采用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時,學生的課前預習、測驗都能提交在教育資源平臺上,這樣教師就能隨時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思維變化,然后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課堂講授內容,讓課堂更加高效。這樣正符合教育部“雙減”政策的引領。比如,筆者在教學綜合性學習《漢字真有趣》時,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多渠道(渠道一是查找圖書,渠道二是網絡搜索,渠道三是請教別人)搜集字謎后進行分類整理并抄寫在教師發的彩色卡紙上,以備課堂上拍照上傳讓其他學生猜謎,整理完資料制作成網頁展板、手抄報、微信游園會等。在教學綜合性學習《我愛你,漢字》時,利用課后時間讓學生分小組制訂計劃并多渠道搜集資料,然后把搜集的漢字字體的演變、甲骨文的發現、書法欣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法律條文,以及學生準備展示的文檔材料上傳到易課堂平臺。筆者根據學生搜集的資料進行審核,既能保證資料的多樣性,又能監督內容的營養性。這樣微能力點的功能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從而豐富測驗與練習的活動形式,及時診斷學習掌握情況,為教學策略調整和差異化學習支持提供依據,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課堂融“媒”交流展示
以往的課堂對學生的交流展示環節只能是在教師的希沃一體機上唱“獨角戲”。當語文課程教學環境采用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時則能改變這種局面。筆者在教學綜合性學習《我愛你,漢字》時,采用分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此時的課堂就是學生思維的運動場、語言的訓練地,學生利用手中的平板點開課前搜集的資料、采訪的影像、制作的電子文檔,講述搜集資料的經過、自己的收獲,時不時還能提問其他組的學生或教師,這樣的課堂就是“以學為中心”。例如,“漢字之源”小組組長利用學生平板,配合易課堂,通過投屏,利用PPT配圖講倉頡造字的故事,而后小組成員依次介紹象形造字法:利用希沃5白板軟件的“擦除”和設置直線路徑動畫,呈現甲骨文“龜”的象形特點,讓其他學生了解形象造字法像畫畫的特點;指事法:利用寫畫功能再現甲骨文“上”“下”的造字過程,直觀形象,學生可以清晰地感受指事造字法的特點;會意法:學生平板端通過PPT中路徑功能,直觀呈現甲骨文“鳴”的造字方法,激發學生對古人造字的贊嘆……這些都是學生展示出來的;“漢字之變”小組組長利用學生平板PPT的“插入多媒體”功能,播放“孝”字的演變視頻,筆者順勢問:“從‘孝’字的演變中,你有什么收獲?”學生的思維如奔涌的泉水般回應非常熱烈;“漢字之美”小組則利用學生平板PPT播放功能展示課前社會調查不規范用字的情況,共享調查成果,其他組的學生積極地找不規范的漢字,然后組長利用希沃易課堂的“拍照上傳”功能,與全班同學共享不規范用字的分析匯總表,提取重要信息,使大家知道不規范用字現象的普遍存在,提高規范用字的意義。接著,學生運用手中的平板通過易課堂“學生傳屏”功能呈現調查社會上濫用繁體字和別字現象,并發表看法,然后出示百度搜索的規范用字的相關知識。與全班同學分享調查研究成果,實現資源共享、生生互動,通過藝術的熏陶,感受漢字的魅力。筆者順勢組織小組討論,可以做些什么減少或避免不規范用字?最后,利用希沃5白板中課堂活動的“判斷對錯”游戲,開展判斷詞語對錯pk賽,活躍課堂氣氛,鞏固學生對詞語的正確書寫,進一步強化書法規范漢字。學習書法的同學則展示學生的書法作品,利用希沃5白板的“插入多媒體”功能,播放采訪書法教師的視頻,最后播放配樂朗誦視頻,全班齊誦《漢字之美》,音像結合,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下自然傾吐對漢字的熱愛。筆者從中穿針引線、摸清學情、順學而教,學生自然學得津津有味,這樣的課堂得益于混合學習環境的平臺支撐,也就是微能力點B5學習小組組織與管理、B6技術支持的展示交流的實際應用,從而提高小組成員學習活動的參與度,保證小組成員平等地獲得學習資源,促進小組成員及時交流與深度互動,推動力集體智慧的沉淀和分享。新媒體、新技術的全方面應用,既能讓學生的左腦、右腦共同發展,使學生的記憶力增強,又能讓學生的學習氣氛活潑。因此,智慧學習環境下平臺的融合運用,可以全方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習的課堂效率。
(三)課后借“媒”鞏固活動
利用希沃易課堂平臺作業功能,及時反饋課堂效果,繼續拓展延伸綜合性研究活動。筆者在教授《漢字真有趣》,課后讓學生把課前搜集的字謎粘貼在釘釘群里,然后互相猜謎語,通過金山文檔直接就能統計結果,一目了然,這樣就節省了課堂舉行游園活動的時間,課堂上就可以教授下個單元的知識,這樣兩條學習線并行,既能享受學習的快樂,又不會影響教學的進度,一舉兩得,學生在群里“當家做主人”猜謎語,興趣非常濃厚。筆者在教授綜合性學習《我愛你,漢字》時,課后則讓學生嘗試完成簡單的研究報告,并投票選擇優秀的活動小組,利用希沃易課堂平臺作業功能,及時反饋課堂效果,延伸綜合性研究活動。這樣的課后作業得益于混合學習環境的平臺支撐,也就是微能力點B7家校交流與合作的實際應用,從而及時向家長傳遞學校信息,促進家校雙方及時、深度溝通,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幫助家長理解學校教育理念。
三、依托“互聯網+”達到資源共享、服務教學,以學為主旨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教學新理念包括:個性化教學、情境化教學、混合式教學。要想讓學生擁有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學校就應該添置硬件設備,建設校園網絡資源庫平臺,有專門的教師看管以及專門的課程安排,并安排任教電腦的教師專門建設與維護校園內的智慧教學環境資源庫,管理希沃學生平板等網絡設備。學校應時常培訓教師,提高教師的積極性,激勵教師更新希沃平臺上的教育資源,使其符合“雙減”政策制度下的作業資源庫的建設。教師可以把自己平時用過的、搜集到的、適合教學的資源進行合理分類,將希沃或PPT課件、教學圖片、教學音頻、教學視頻通過希沃易課堂平臺等對資料進行整理,成為智慧教學環境的一種資源。比如,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筆者學校的教師把古田本地的地方特色的傳統習俗的視頻資料、音頻資料、圖片等傳到希沃易課堂課程平臺,以便學生在家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事先學習并練習朗誦,唱童謠《月亮謠》等活動。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教師可以把字謎、歇后語、漢字的演變視頻,歷代書法家的拓本圖片上傳在平臺上,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授權在平板上找到自己心儀的作業資料,通過與同組同學有目的地合作、探索創新,開展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這樣,正好體現微能力點A2數字教育資源獲取與評價,保證數字教育資源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四、指導學生運用希沃平板的能力,以學為中心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教學新理念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旋律,新媒體、新技術的介入為新時代學生線上學習提供了便利。學生學會使用希沃學生平板成為一種基本的技能。學生可以運用希沃學生平板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學會對知識和信息進行檢索,成為網絡平臺的新時代自主學習型的學生。這樣既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加更豐滿、更全面的知識,又能讓學生主動與希沃學生平板交互創新探索。學校應該利用電子閱覽室提供學生平時搜索資料的機會,盡量讓學生自主搜索相關的有用知識,及時有效地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比如,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大門》,筆者讓學生在校園網站平臺搜集詩歌以詩歌的視頻,然后進行視聽、朗誦等,最后進行錄音或錄制視頻,再利用希沃剪輯師剪輯視頻,與字幕一起組成自己的MV視頻;或利用WPS文檔功能把搜集的詩歌制作成電子書冊,加上精心設計的封面,也能讓其他同學稱贊不已。
再如,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漢字真有趣》搜集字謎、歇后語、形聲字時,筆者讓學生自己動手上網搜索,自己動手制作文檔,編輯圖片,利用360自帶的錄屏功能錄制視頻,運用希沃剪輯師剪輯視頻、編輯字幕、合成視頻,雖然視頻很粗糙,但是學生很有收獲。因此,學生會感覺習得的知識是經過自己努力搜集而來的,是自己通過與其他同學合作得到的,而不是教師單方面傳授的,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更有自信、更有樂趣,當然也能更牢固地記住了。網絡平臺上做完作業,教師也反饋得更加及時,打破時間、空間之局限的作業更加有效。
五、結語
綜上所述,當代中小學教師應積極進行線上、線下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訓,充分發揮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的微能力點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育教學中的功能和作用。學校要建立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大力啟用福建省教育資源平臺與希沃易課堂平臺,實現網絡平臺資源共享。學生和教師積極有效地運用極域系統與希沃易課堂平臺,從學校的現實情況出發,加大新媒體、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這樣不僅能啟迪學生的思維,而且能對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