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蓓

作為國防和軍隊改革“第三大戰役”,即軍事政策制度改革在軍隊黨建領域的標志性成果,《中國共產黨軍隊黨的建設條例》等系列新黨建法規陸續出臺,軍隊黨的建設已邁入“新法規時間”、構建起“新時代布局”。如何以黨建支撐強軍,關鍵看領會深度和貫徹力度,各級必須明勢順勢、主動作為,為強軍事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支撐。
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大慶之年大抓黨建、黨建之年首抓法規。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之重器,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其密集出臺施行意蘊很深、考量很重。系列新黨建法規是強軍思想的實踐運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是系列新黨建法規的理論源泉和立法根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引領推進建軍治軍大方略,先后組織召開黨建會抓高層、基層會抓基層,陸續出臺黨的建設條例、基層建設綱要等,正是習近平強軍思想的具體化法規化,是治黨治軍方略的集中體現和生動展開,必須從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的政治高度認識到位、宣貫到位、落實到位。系列新黨建法規是軍魂培塑的制度支撐。黨的百年歷史也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制度創立發展、豐富強固的歷史。新黨建法規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新時代新要求,賦予我軍黨的建設制度新的內涵和實現形式,是培育軍魂、強固忠誠的指引和路徑。學習貫徹新黨建法規的過程,就是深度理解、系統掌握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根本原則和制度的過程。系列新黨建法規是建強組織的具體抓手。隨著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全面落位,部隊組織架構發生了較大變化,組織建設面臨新形勢新特點,迫切需要從法規層面予以規范。系列新黨建法規應勢而出,契合了組織設置新調整、運行狀態新變化、向戰為戰新要求、黨的建設新標準,聚焦了組織鍛造、重心歸正、優勢強固等發力重點,是全面發揮組織功能的抓手和依據。
以與日常黨務工作關系最密切的三部法規為例。《中國共產黨軍隊黨的建設條例》是上位法、母法,主要明確各級組織“設不設”“怎么設”等原則性問題;《中國共產黨軍隊委員會(支部)工作規定》是配套法,明確各級黨組織怎么組成、如何運轉等具體性問題,是對黨建條例的細化和展開;《軍隊政治工作條例》是下位法,總體按照政治工作是什么、由誰領導、如何落實的邏輯進行架構。總之,系列新黨建法規是一個關聯度很強的有機整體。一要從目標指向的一致性上去認識。系列新黨建法規雖然各有側重,但都處于軍隊黨的建設領域框架內,立法目的都是推動軍隊黨的建設、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為強軍興軍提供堅強組織支撐。明晰了這一內在動因,就容易理解其相互關聯的底層邏輯。二要從體系設置的聯動性上去把握。系列新黨建法規橫向上涵蓋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各領域,縱向上貫通黨委支部、機關基層各層級,無論是學習理解還是貫徹落實,必須深刻認識其體系性、聯動性。三要從內容安排的配套性上去理解。黨內法規中,黨章是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效力;軍隊黨建法規中,黨建條例是母法,處于最高層級,政工條例是基礎主干法,其他領域法規為骨干支撐。我們在學習時可以相互對照、相互印證,切實做到整體把握、全面理解。
由于是整體性重塑,所以變化點比較多。但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方向、導向。系列新黨建法規的變化主要有四個重要導向。一是黨建鏈和備戰鏈結合更緊。比如,明確了參戰部隊黨委討論決定的作戰重大問題、參戰部隊營黨委(黨支部)領導作戰的職責,保證戰時黨組織工作上下貫通、聯動運行;規范緊急情況下決策方式,明確沒有條件召開會議時可以依據預案決定、分頭協商決定、書記合議決定、臨機處置決定,更適應戰爭或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快節奏特點;調整黨委議戰議訓制度,使黨建法規與戰備任務周期輪換制度精準對接。二是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標準更高。比如,調整黨支部黨員大會表決通過人數的計算基準,明確“黨支部黨員大會表決事項以贊成票超過應到會有表決權的黨員半數為通過”,將過去的“實到會”調整為“應到會”,一字之變反映的是認知理念的變化,以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兵意。三是靈活性、操作性更強。比如,取消了開會提前通知時限的硬性規定,考慮各級工作千頭萬緒,這樣規定更符合實際。把各級黨委組成由過去的“名額主導”調整為現在的“原則主導”,較好地解決了新體制下同一層級不同類型單位編制差異大、黨委委員名額不好統一規定的問題。明確“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通過電視、電話會議方式參加會議,并計入到會人數”,更適應部隊、人員的動態分散特點。四是作風轉改的特點更鮮明。明確“除黨中央、中央軍委規定和要求外,各級不得要求基層黨組織專門召開會議討論某一個方面的工作”,對防止黨的會議多、亂、雜意義重大。針對部隊反映強烈的隨意查閱會議記錄等問題,對查閱會議記錄資料作出約束性規范。針對一些單位大事小事都請示報告的情況,明確“沒有實質性內容的表態和情況反映等,不必向上級黨委報告”,將作風要求上升到法規制度層面,體現了轉改作風的決心意志和鮮明態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做好“下篇文章”、確保“法之必行”,任務很重、挑戰很大。具體落實上,建議把握好四個方面。一要轉思想換理念。要強化政治敏銳,摒棄把黨務當作一般業務的思維;要強化求實作風,防止宣貫法規、落實法規中的形式主義;要強化以上率下,黨委機關、領導干部先學起來、做起來,杜絕“燈下黑”“燈不亮”。二要學深刻悟透徹。在前期上級機關專題培訓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向營連、向基層官兵延伸,共享成果、拓展實效。同時,結合自身職責和分管領域,有針對性地深究細研相關條文,確保既明白制度規定更領會立法意圖,增強學習理解的深入性、精準性。三要用起來落下去。以貫徹落實黨建法規為切入點、以嚴肅組織生活制度為著力點,針對黨建工作虛化弱化形式化的傾向,認真檢視和規范黨委、支部等運行機制,清理不符合新法規要求的理解認識、習慣做法,提高各級黨建工作科學化、制度化水平。四要壓責任嚴督導。壓緊壓實落位新法規的責任鏈條,各級黨委主抓、書記親抓、政治機關全力以赴抓,把握法規落實的基點、難點、堵點,強化具體指導和跟蹤問效,及時糾偏正向、確保精準落位,不斷提升組織效能、持續強固組織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