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專,許 陽,徐偉濤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產業發展規劃院,北京 100010)
隨著美麗中國建設深入人心,景觀保護日益受到重視,此前開展的建設項目景觀影響評價研究主要集中在風景區[1~8],針對森林公園景觀影響評價的研究很少[9],通過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建設項目景觀影響評價的研究較少。建立景觀影響評價指標體系是開展建設項目對森林公園景觀影響評價的關鍵環節,本文參考國內目前在景觀評價領域中采用得較多的目視評分法、景觀敏感度評價等研究[10~15]和相關技術標準的指標體系評價法[16,17],根據森林公園的特點,建立建設項目對森林公園景觀影響評價指標體系,并進行二級指標影響程度評分、景觀影響指數計算、景觀影響程度分級等研究。
建設項目對森林公園景觀影響評價旨在預測建設項目可能對森林公園景觀造成的影響,提出減緩景觀影響的措施和建議,提高建設方的景觀保護意識,明確其保護責任,為森林公園行政主管部門做出行政許可決定時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1)科學性。以景觀生態學、保護生物學和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為依據,結合國內外相關領域的行業規范,選取影響景觀的關鍵指標;根據采集到的基礎數據和相關專家的專業知識,預測項目建設期和運行期對各項評價指標可能產生的影響。
(2)客觀性。采用現有的相關學科理論和技術,系統、準確地評價景觀受影響的真實情況,盡量克服各種主觀因素帶來的影響,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科發展的局限性。
(3)全局性。綜合考慮保護與發展的雙重需求及其內在聯系,合理地預測景觀、生物多樣性、社會經濟狀況的潛在變化,服務于各級政府的戰略管理和決策需求。
(4)可操作性。采用易于獲取或預測的關鍵指標和參數,并提供相應的參數測定技術,避免技術復雜、過程冗長、短期內難以準確測定的指標。
(1)準備階段。評價組集中研討評價程序、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根據森林公園和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值,并結合具體的評價對象制定詳細的實地考察方案。
(2)調查階段。評價組對評價區域開展實地考察,對評價區域及其周邊地區開展訪談等工作,獲取必要的資料及科學證據。
(3)評價階段。完成實地考察和內業工作后,評價組成員分別介紹考察情況和對本專業/領域的評價建議,并在全組范圍內進行討論。評價組據調查所得的數據資料對每項評價指標按照其屬性/特征進行評分,計算出景觀影響指數,完成評價報告。
調查內容包括森林公園自然環境概況,森林景觀現狀,森林風景資源分布、類型、數量;森林公園開發建設現狀與規劃;社會經濟概況以及游客心理;建設項目在森林公園范圍內的詳細情況等。在景觀調查中,核對原始圖紙、拍攝及收集圖片資料、運用計算機進行圖形資料的輔助分析、相關檔案資料查閱、史志及文獻資料查閱、問卷調查等等。在選擇景觀調查方式時,必須以提高調查質量為前提,并通過靈活運用多種調查方法和技術手段,做到對景觀現場進行全面、客觀、詳實的調查,以確保調查方式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根據森林公園和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建立景觀影響評價指標體系,結合具體的評價對象制定詳細的實地考察方案,在完成野外調查、數據整理和相關資料分析后,結合專業知識和經驗判斷,根據評價標準評定各項二級指標的影響程度,得出分值,按照指標權重計算出景觀影響指數,對景觀影響程度進行分級。
景觀影響評價指標體系由7個一級指標和20個二級指標構成,其中一級指標為植被林相、景觀美學價值、景觀生態價值、景觀質量、游憩活動、生物多樣性、相關利益群體,二級指標影響程度等級分為較小影響、中度影響、較大影響,按照項目對各項指標的影響程度賦予一定的分值,即較小影響50分、中度影響70分、較大影響90分(表1)。

表1 景觀影響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分標準

續表1
計算方法為先計算各一級指標分值,再計算景觀影響指數(M)。
(1)一級指標分值計算。對一級指標的影響程度進行評定,簡要描述支持評定影響程度等級的最直接、最重要理由,對一級指標的影響評價評分方法詳見表2。

表2 對一級指標的影響評價評分
一級指標分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1)
式(1)中:Si為一級指標分值;Nj為二級指標分值;Wj為二級指標權重值。
(2)景觀影響指數(M)計算。對景觀影響指數計算方法詳見表3。

表3 景觀影響指數計算
景觀影響指數(M)的計算公式如下:
(2)
式(2)中:M為景觀影響指數;Si為一級指標分值;Wi為一級指標權重值。
(3)評價指標權重。 評價指標權重值詳見表4。

表4 評價指標權重
根據景觀影響指數(M)得分情況,將建設項目對景觀的影響程度分為較小影響、中度影響、較大影響三級,其分值區間詳見表5。

表5 景觀影響程度分級
景觀影響評價指標體系由7個一級指標和20個二級指標構成,植被林相、景觀美學價值、景觀生態價值、景觀質量、游憩活動、生物多樣性、相關利益群體7個一級指標涵蓋了景觀的基本組成要素。通過建立景觀影響評價指標體系,有助于全面預測建設項目建設期和運營期可能對森林公園景觀各方面造成的影響,有助于針對性提出減緩景觀影響的措施和建議,從而確保森林公園景觀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影響評價區是根據建設項目特點劃定的可能對景觀產生直接和間接影響的地理空間范圍,是調查和評價的重點區域。影響評價區范圍應包括項目建設區及其外延部分所構成的區域,其中項目建設區除永久占地范圍外還應包括臨建或臨時設施用地范圍。采用不同的方法劃定影響評價區范圍,其二級指標影響程度評分可能會存在較大差異,進而影響到景觀影響指數計算、景觀影響程度分級結果和影響評價最終結論。影響評價區范圍的劃定可以參考《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技術規范》(LY/T2242-2014)。
評價指標權重表中的各評價指標權重值應根據森林公園和建設項目的性質確定,表4僅供參考,可以根據具體的評價對象對其進行調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