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燕 劉永存 張宏昭
尿路結石形成病因尚未明確,可能由飲食習慣、環境因素、尿液因素等多種因素引起,患者多表現為排尿疼痛、排尿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1-2]。臨床治療尿路結石主要以手術為主,其中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具有操作簡單、損傷小的優點,可有效清除尿路結石,緩解患者臨床癥狀[3]。但術后仍有部分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疼痛等情況,影響術后恢復,需進行有效的護理[4-5]。預見性護理通過預知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事先采取針對性的防護措施,從而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康復[6]。本研究探討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尿路結石ESWL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醫院行ESWL的尿路結石患者84例。納入條件:尿路結石符合《外科學(第9版)》[7]中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均在本院完成ESWL治療;臨床資料保存完整。排除條件:伴有輸尿管畸形;合并免疫功能障礙;伴有惡性腫瘤;雙側結石。按照組間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10例;年齡34~49歲,平均42.16±2.21歲;病程4~24個月,平均12.16±2.21個月;結石部位:輸尿管下段8例,輸尿管中段18例,輸尿管上段16例。觀察組中男33例,女9例;年齡34~50歲,平均42.23±2.24歲;病程3~23個月,平均12.10±2.16個月;結石部位:輸尿管下段7例,輸尿管中段17例,輸尿管上段1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結石部位的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預見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組建預見性護理小組:由1名護士長和3名擁有5年以上護理經驗的護士組成預見性護理小組,學習預見性護理相關知識后,根據患者病情情況,分析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制訂針對性的護理方案。
(2)健康知識宣教:責任護士術前應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視頻等方式主動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和手術流程,分享手術成功案例,給予負性情緒嚴重的患者心理疏導,以增加患者治療信心。
(3)并發癥的預防:①尿路感染、血尿。責任護士叮囑患者術后48 h內多臥床休息,多飲水,規定每日飲水量在2500~3000 ml,保持每日排尿量在2000~2500 ml,同時用溫水清潔會陰,保持會陰處清潔,密切關注尿液情況,如發現尿液顏色異常,應及時匯報給主治醫師和護士長,以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②疼痛。對輕度疼痛患者,護理人員可通過熱毛巾貼敷,并播放輕音樂、視頻等轉移患者注意力;對疼痛較重的患者,應及時匯報給護士長和主治醫師,遵醫囑采用止痛藥物治療。③呼吸道感染。護理人員應保持病房通風,指導患者通過呼吸鍛煉方式,正確咳痰,禁止患者及其家屬在醫院吸煙,同時叮囑患者注意保暖,根據患者情況遵醫囑適當給予抗生素。④靜脈血栓。護理人員應在術后抬高患者雙下肢,密切觀察下肢血液循環情況,并給予適當的按摩,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肢體功能鍛煉。
(4)飲食護理:患者排氣后再給予進食,由醫院營養師根據患者病情和個人喜好制訂針對性的膳食方案,禁食辛辣刺激食品,多食高纖維食物,以預防便秘發生。
(1)術后恢復情況:比較兩組患者結石排出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
(2)疼痛程度:于術后12 h、術后1 d、術后2 d、術后3 d根據視覺模擬評分法(VAS)[8]評估兩組患者疼痛程度,VAS評分范圍0~10分,分值越高說明越疼痛。
(3)結石排凈率:對全部患者進行1個月隨訪,比較兩組患者結石排凈率。
(4)并發癥:包括尿路感染、下肢靜脈血栓、血尿等。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間多個時點的均數比較采用雙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預見性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結石排出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時間、結石排出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
護理干預后,分別于術后12 h及1 、2 、3 d觀察兩組患者VAS評分。結果顯示,兩組4個時點,VAS評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時間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時間<0.05);各時點均為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組間<0.05),并且隨觀察時間延長,組間差異逐漸增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交互<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不同時間點VAS評分的比較(分)
隨訪1個月,觀察組結石排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結石排凈率比較
預見性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尿路結石具有發病急、疼痛明顯的特點,如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易損傷腎功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9-11]。ESWL是臨床治療尿路結石常用手術,通過體外沖擊波擊碎尿路結石,使結石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具有微創、療效好等優點[12]。但術后可能由于碎石在排出過程中會刺激輸尿管而引起疼痛、感染等一系列并發癥,影響預后康復,需采取專業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13]。常規護理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術后疼痛,但常規護理往往不夠細致,護理措施較單一,無法滿足圍術期患者的康復需求,需尋求其他護理方式[14]。
預見性護理主要特征為“預見性”,通過提前對患者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行預評估,并制訂針對性干預方案,以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加速術后康復[1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結石排出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各觀察時點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預見性護理干預尿路結石ESWL患者,可縮短術后首次排氣時間、結石排出時間和住院時間,減輕疼痛。分析原因在于,組建預見性護理小組,根據患者病情分析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制訂干預方案,可保障術后護理的有效率。同時在術前向患者介紹病情和分享成功案例,可增強患者治療自信心,減輕術前不安情緒,保證手術能順利進行,更有助于預后[16-17]。通過對術后不同程度疼痛的患者采取對應的止痛方案,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利于更早恢復鍛煉;同時由醫院營養師根據患者情況制訂每日膳食,可改善患者營養,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從而加快患者康復進程[18-19]。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隨訪1個月結石排凈率高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總發生率較對照組低,說明預見性護理干預尿路結石ESWL患者可提高結石排凈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分析原因在于,預見性護理針對可能發生的尿路感染、血尿等并發癥,醫護人員每天對患者飲水量進行要求,增加了患者排尿量,有助于排空尿路結石碎,從而提高結石排凈率;同時醫護人員針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指導患者進行呼吸鍛煉和下肢功能鍛煉,可避免呼吸道感染和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20]。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干預尿路結石ESWL患者,可縮短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時間、結石排出時間和住院時間,減輕疼痛,提高結石排凈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