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彥峰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一個前沿科學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信息化、智能化的思想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腦海之中。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素質教育中“以人為本”的教學宗旨逐漸為時代所重視,各學科的教學方式也都隨之進行了改革。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又由于其活潑好動的性格,常常導致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或缺乏意志力,學習時間不能持久。面對這種問題,教師僅僅依靠監督催促是無法提高效率的,而激勵制教學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小學生在接受精神鼓勵和稱贊的時候會獲取動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激勵制教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0-0110-0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al Evalu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I YanfeZng (Longchuan Education School District, Tongwei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a fronti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ideas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have been deeply imprinted in people's mind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teaching tenet of "people-oriented" in quality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been valued by the times,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various disciplines have also been reformed.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the students are still young, and because of their lively and active characters, they often lead to inattention or lack of willpower, and the learning time cannot be lasted for a long time. Faced with this kind of problem, teachers cannot improve efficiency by relying only on supervision and urg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incentive-based teaching just solves this problem.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ill gain motivation when they receive spiritual encouragement and praise, which can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Incentive system teaching; Chinese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激勵法是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貫徹“以人為本”這一理念的體現,激勵法的使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班集體注入更多活力,激勵法的使用也能夠有效減輕教師班級管理工作的負擔。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激勵法在班級管理中之所以能夠發揮巨大價值,并非對其盲目地使用,而是在恰當的時機下結合當前的情境而有針對性地選擇激勵方式。在激勵法的種類中還分為長期性激勵和及時性激勵,不同的方法適用的場景存在較大的區別,我們不僅要認識到激勵法的重巨大價值,還要對激勵法進行深入研究,通過結合不同場景下的教學實踐發揮創新精神,不斷地探索和完善激勵法的使用途徑,為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奠定基礎。
激勵制教學作為新型教學模式,根據學生表現給予正面的評價,用來鼓舞和鼓勵學生,繼而增加學生在學習中的信心,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獲得學習動力,還能拉近師生間的關系,給教學帶來更多積極影響。語文教學中激勵學生的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況加深了解,掌握學生間的個體差異,繼而實現因材施教,擴大激勵制教學對語文教學的積極影響。
1.激勵制教學的意義
(1)能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小學階段學生的模仿性和受環境影響性是非常大的,因此營造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對于教師教學是事半功倍的。而激勵制教學通過使用正面的口頭評價有時還輔以肢體動作給予學生鼓勵,促進了輕松、積極的學習氛圍的建立,也貼合了新課改中以人為本的教學宗旨,把學生放在了教學主體地位,為教學效率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貢獻。
(2)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小學時期作為學習習慣和動力的養成時期,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擁有充足的學習習慣是關鍵,而小學生在受到表揚之后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被認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有更加充足的動力投入到日后的學習中去。激勵制教學除了正面評價,有時還可以輔以略微的負面評價以用來鞭策學生,避免學生出現盲目自大的現象,這種教學方式在小學階段的正確運用能夠大幅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也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更強,和教師之間的配合度更高,逐漸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3)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管理班級教學工作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性格上的活潑好動雖然是天性使然,但是對于班級管理而言也是巨大的麻煩,并且學生在身心發展上逐漸開始加速,這一時期教師不當的管理方法極有可能對學生的心靈留下陰影,嚴重者還會對學生的后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因此確保班級管理工作能夠科學高效的開展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履行的職責。而激勵法通過多個角度、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鼓勵,在提升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斗志,并且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激勵,也能夠幫助學生養成樂觀積極的心態,從而幫助學生正確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同時,激勵法的使用也有助于教師在班級中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能夠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感,使得教師能夠在學生心中樹立一個既有威嚴又和藹可親的形象,使得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能夠更加有條不紊地進行。
2.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沒有樹立正確的認識
在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工作,就是為了培養學生信息化的思維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對于信息技術教學課程沒有樹立正確的認識,從而導致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加上學校的教學資源不足,對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更沒有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使得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工作缺少必要的硬件設施;由于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全面提高,所以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中表現出效率低下的問題。
(2)教師的信息技術專業教學素養達不到標準
在小學階段,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學生的學習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教師會幫助學生剖析問題,從問題的源頭上發掘原因,指導學生學習。在當前的小學校園中,由于教師資源的短缺,尤其是小學信息課程教學教師比較短缺,所以就導致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隊伍存在很大的問題,教師的專業素養不合格、專業不相關、教學隊伍的組成混亂等,這些問題造成了教師隊伍整體的專業性比較低,阻礙了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實現有效性的進展。
(3)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存在差異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中發現,小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時候表現出了很大的差異,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不同,導致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得不到提高。小學生正處在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于各種新興事物的學習會表現出不同的學習態度,所以教師就要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充分的觀察,深入了解學生表現出來的學習特點和個性,從而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能力有不同的差異,有的學生能夠很快地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有的學生則不能,所以教師就要在課堂中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增加教學課堂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4)缺乏健全的評價機制
由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在小學階段的教育理念中更多地被視為基礎課程,因此在教學規劃的安排上其所受的重視程度自然比不上知識課程,也就導致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教學工作缺乏重視,通常表現為對信息技術教學成就缺乏相應的獎勵機制,或者相關的評價機制不夠健全等。而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本就缺乏足夠的教學重視,加上激勵政策的不完善就更加降低了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在教學工作上的熱情。另外在針對小學的調查中還發現,很多小學在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教學成果考核中采取的是量化機制,這種有一定缺陷的考核評價機制就導致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上不夠細心,無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激勵機制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設立目標激勵
目標是所有努力的動力和意義,學習中更是如此。因此在每個學期的開始,教師在開學初期正式上課前要舉行以“我的目標”為主題的班會,讓每名學生都上臺來講一講自己在這學期的目標,可以是某個學科的目標分數或者在班級或年級的排名數,在設立一個總目標后,再以這個總目標為前提,把學期按月分開來分別設立每個月自己要達成的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設立科學合理的目標后,由教師和同學共同監督在這一學期中每名學生的目標完成度,每個月的月考結束時進行一次整理,表揚那些順利達成分目標的學生,通過表揚激勵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以更好的狀態去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在小學信息課程教學中對學生的鼓勵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情實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自己努力學習的結果。真情化的激勵機制能夠讓學生在班級中更加享受學習的樂趣,也可以通過物質獎勵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對達標好的學生獎勵小紅花,雖然獎品的價值不高,但是獎品背后蘊含著教師對學生的肯定。對學生的精神激勵更多的是對學生學習的肯定,通過口頭表揚的方式來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在班級中得到足夠的重視。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互結合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更有干勁,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希望,這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有著長遠的積極影響。
(2)通過師生交流對學生進行自我鼓勵
小學階段的學生尚未處于叛逆期,學生除了有時調皮一些,較少有抗拒學習的情況發生,因此可以利用這一點在每個學期的開始對班里一些成績較差和較為調皮的學生進行單獨談心,或者對于一些成績出現較大波動的學生也要及時通過談心來了解其學習情況。例如,每學期開始對班里成績處于中下游的學生分別在辦公室進行單獨談話,首先對他們當前的學習態度予以肯定,然后說“老師最喜歡和你們這樣的學生溝通,因為覺得你們是最有潛力的,而這種潛力的開發只需要你們努把力就能達到,每學期老師都會大力培養你們這些排名靠后的學生,并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希望你們也別讓老師失望,并且希望你們能夠及時彌補學習上的不足,大幅提高自己的成績”。
(3)表揚和批評結合的評價鼓勵
在課上開展教學活動時師生之間的問答環節中,教師要在學生回答結束后及時在全班同學面前對學生進行表揚,讓學生形成自豪感和成就感。例如,在學習《我愛故鄉的楊梅》這一課時,讓學生把文中描寫楊梅的形容句和擬人句讀給全班同學聽,同時按照文中的格式來舉一個自己家鄉的水果或其他特產的例子進行仿寫,并且讀給同學聽之后,教師在全班學生面前予以評價和鼓勵,繼而對下一名學生進行同樣的步驟。在選出四五名這樣的學生進行回答后,由其他學生進行投票“誰寫得最好”,教師再進行最后的點評,對所有參與回答的學生都予以肯定,但也指出相應的不足。這種表揚和批評共進的激勵制教學,既能提高學生的成就感,也通過批評或指出缺點以保障學生不出現驕傲自滿的現象。在完成對學生的教學工作之后,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這也是幫助教師掌握實際教學情況,幫助教師制訂和完善教學計劃。在課程結束之后,學生要及時地自我評價,及時地向教師反映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幫助教師進行改正;教師要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進行及時的引導,時常鼓勵學生,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總結性的評價,幫助學生及早改正。
(4)給學生樹立榜樣激勵
小學階段學生的模仿性和崇拜性較強,因此榜樣的激勵作用是不容小覷的,教師可以在每次考試和學期結束后將班級前幾名的成績和學習狀態加以表揚肯定,并號召其他同學以他們為目標繼而趕超他們;或者在每次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環節中對操作計算機較好的學生予以表揚和鼓勵,并將其設置為學習榜樣以供其他學生學習。這種在學生中選取榜樣的情況,并沒有拉遠學生和目標之間的距離,相反同學之間的親近關系還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榜樣的學習狀態和習慣,為全班的成績提高帶來了積極影響。
4.結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激勵機制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關鍵作用,要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有效性,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體驗。對信息課程的教學工作,充分了解課程特點,合理地設置教學任務,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對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不斷結合實際進行改革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質量,提高課堂的有效性,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朱靜.激勵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