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花 林金蕊 丘金浪 何則沂
(福州市中醫院檢驗科,福建 福州 350001)
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具有發病率和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低等特點〔1,2〕。大腸癌常見的臨床表現有便血、便秘、腹脹、腹痛、食欲減退等。中醫藥采用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等診療思維,在大腸癌的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醫學將大腸癌歸為“腸癰”“癥瘕”等范疇,中醫認為大腸癌以脾腎虧虛為本虛,以熱毒、瘀血、濕熱為標實〔3,4〕。臨床上常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等中藥用于治療大腸癌〔5〕。研究證實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清熱解毒類中藥可抑制大腸癌細胞生長,誘導細胞凋亡〔6~8〕,但對白花蛇舌草的內在成分分析和作用機理研究較少。2-羥基-3-甲基蒽醌(HMA)是白花蛇舌草中提取出的一種蒽醌類化合物,研究表明HMA明顯抑制白血病、肝癌、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種腫瘤細胞增殖〔9~13〕。本研究旨在探討HMA對大腸癌細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響并分析其可能機制。
1.1材料
1.1.1實驗細胞 人大腸癌細胞株HCT116和HT-29(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分別培養在含10%胎牛血清(FBS)的McCoy 5A 培養基中,37℃、5%CO2培養箱中培養,細胞貼壁生長至融合80%~90%時,胰酶消化傳代。選取處于對數生長期的細胞用于實驗。
1.1.2實驗試劑 HMA(相對分子質量:238.24,純度>98%,貨號:B50996,用DMSO釋稀配制成200 mmol/L母液,-20℃保存備用,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BS(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McCoy′s 5A培養基(江蘇凱基生物有限公司);青鏈霉素混合液和磷酸鹽緩沖液(美國Hyclone公司);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caspase-3、B細胞淋巴瘤(Bcl)-2、Bcl-2相關X蛋白(Bax)一抗和羊抗兔二抗(美國CST 公司);CCK-8試劑盒和凋亡試劑盒(武漢Abbkine公司);放射免疫沉淀試驗(RIPA)裂解液、苯甲基磺酰氟(PMSF)、封閉液、電化學發光(ECL)顯影劑(北京索萊寶有限公司)。
1.1.3主要儀器 CO2培養箱、超凈工作臺(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酶標儀(美國BioTek公司);Countstar全自動細胞計數儀(美國Countstar公司);流式細胞分析儀(美國BD公司);離心機(美國Eppendorf公司);電泳系統、凝膠成像系統(美國Bio-Rad公司)。
1.2方法
1.2.1CCK-8檢測細胞活力 人大腸癌細胞在培養瓶中培養至對數生長期,以3×104個/ml接種于96孔板,過夜培養后,加入不同濃度(0、25、50、100 μmol/L)HMA,干預48 h后每孔10 μl CCK-8溶液混勻,培養箱避光孵育2 h,于450 nm波長測定吸光度值。計算HMA對大腸癌細胞的活力,細胞存活率(%)=(實驗組吸光度均值/對照組吸光度均值)×100%。
1.2.2臺盼藍染色細胞計數檢測細胞生長能力 取對數生長期細胞,以1×105/ml細胞接種于12孔板,過夜培養后分別加入不同濃度(0、25、50、100 μmol/L)的HMA藥物干預,培養48 h后消化收集細胞,重懸混勻細胞后與0.2%臺盼藍等體積混合,加入計數板中,Countstar全自動細胞計數儀分析細胞總數。
1.2.3集落形成檢測細胞存活能力 取對數生長期細胞,以2×105/ml細胞接種于6孔板,過夜培養后分別加入不同濃度(0、25、50、100 μmol/L)HMA藥物干預,培養48 h后消化細胞,以500個/孔接種于12孔板中,連續培養8~12 d,每隔3天換1次液,待肉眼看到集落時終止實驗。棄去12孔板中培養基,磷酸鹽緩沖液(PBS)清洗3遍,棄去PBS,加入4%多聚甲醛室溫固定20 min,PBS清洗3遍,棄去PBS,加入0.1%結晶紫染液避光室溫染色20 min,PBS清洗3遍,干燥后相機拍照,計算各組集落數。結晶紫染色觀察細胞集落形成情況,集落形成率(%)=(實驗組集落數均值/對照組集落數吸光度均值)×100%。
1.2.4Annexin V單色染色檢測細胞凋亡 取對數生長期細胞,過夜培養后加入不同濃度(0、25、50、100 μmol/L)HMA藥物干預,48 h后收集細胞,PBS洗滌細胞2次,離心后取1×106個/ml細胞數,加入100 μl 1×結合緩沖液混勻,分別加入5 μl Annexin V(647 nm波長)混勻,室溫避光反應30 min,待細胞充分結合Annexin V染液,于1 h內流式細胞儀上機檢測,每個樣本至少計數10 000個細胞。
1.2.5Western印跡 按照上述方式HMA干預后收集細胞,PBS洗滌后加入含PMSF裂解液,低溫高速離心后吸取上清液即為所需蛋白。二喹啉甲酸(BCA)測定蛋白濃度后加入50 μg蛋白量上樣電泳跑膠,將膠上蛋白轉入聚偏氟乙烯(PVDF)膜后室溫封閉1 h,加入不同抗體(1∶1 000)4℃過夜孵育。經TBST清洗后加入對應二抗(1∶5 000)室溫孵育1 h,經TBST洗膜后化學發光顯影拍照。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t檢驗及方差分析。
2.1HMA對大腸癌細胞生長的影響 與0 μmol/L HMA組相比,25、50、100 μmol/L HMA組細胞存活率及細胞計數均顯著降低(P<0.05)。見表1。
2.2HMA對大腸癌細胞存活能力的影響 與0 μmol/L HMA組相比,25、50、100 μmol/L HMA組集落形成率均顯著降低(P<0.05)。見表1、圖1。
2.3HMA對大腸癌細胞凋亡的影響 與0 μmol/L HMA組相比,25、50、100 μmol/L HMA組細胞凋亡率均顯著升高(P<0.05)。見表1,圖2。
2.4HMA對大腸癌細胞凋亡相關蛋白的影響 與0 μmol/L HMA組相比,25 μmol/L HMA組HCT116 Bax水平顯著升高,Bcl-2水平顯著降低(P<0.05);50、100 μmol/L HMA組HCT116和HT-29細胞酶切caspase-9、酶切caspase-3、Bax水平均顯著升高,Bcl-2水平均顯著降低(均P<0.05)。見圖3,表2。

表1 HMA對HCT116和HT-29細胞存活率及細胞計數的影響

圖1 HMA對HCT116和HT-29細胞集落形成的影響(結晶紫染色)

圖2 HMA對HCT116和HT-29細胞凋亡的影響

表2 HMA對HCT116和HT-29細胞凋亡相關蛋白的影響
大腸癌有惡性程度高、預后差、病死率高等特點〔1,2〕。盡管手術治療仍為大腸癌的首選方案,但大多數就診時已到中晚期,不能手術治療,常以放化療或臨床藥物控制,目前臨床常用藥物存在靶點單一、途徑單一且存在毒副作用,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而傳統中醫藥注重整體調節,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3〕。研究報道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清熱解毒類中藥臨床常用于腫瘤、熱癥等疾病治療〔14〕,在體內外實驗均證實對大腸癌生長、轉移等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5,16〕。
細胞凋亡是機體常見的正常生理過程,是生物體細胞在特定信號誘導下、凋亡相關基因調控下發生的一種程序性死亡,作用機制極復雜〔17,18〕。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是細胞增殖和凋亡的重要調控蛋白,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可形成一個調節系統,Bcl-2 通過與Bax 競爭結合形成異源二聚體從而抑制或促進細胞凋亡〔19〕。caspase家族是介導細胞凋亡的蛋白酶系統,在細胞凋亡機制中起到重要調控作用〔20〕,其中caspase-3、caspase-9是caspase家族中參與細胞凋亡的關鍵分子。一般認為caspase-9是參與細胞凋亡的上游分子,而caspase-3是細胞凋亡過程中最主要的下游終末剪切酶。當caspase-9由于多種因素剪切小片段剪接體部分活化后,引起下游級聯酶活反應,如caspase-3的激活。被激活的caspase-3裂解相應胞質胞核底物,最終導致細胞凋亡〔21〕。Bcl-2、Bax及caspase-9、caspase-3是與細胞凋亡進程密切相關的基因,其中caspase-9、caspase-3和Bax激活促進細胞凋亡,而Bcl-2表現出抑制凋亡作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