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勇
2022年4月19日,奔馳全新EQS純電SUV全球首發。20日,寶馬純電動產品BMW i7全球首發。但4月份最值得記錄的還是比亞迪的“斷燃”措施,以及特斯拉一季度高達19.2%的營業利潤率。它告訴我們,電動車是可以賺大錢的,燃油車也是可以放棄的。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超過350萬輛,私人購車占比接近80%,到2022年3月底,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超過1000萬輛大關,滲透率接近30%。
其實,發展新能源汽車早已成為行業共識。但是,一致的認識并不一定帶來一致的結果,不是所有的車企都敢于采取“斷燃”措施。
還記得2019年,當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出現下滑時,有些跨國車企老總便公開吐槽:“純電動汽車不是消費者的真實需求而是政府的需求,造電動汽車也遠不是賺錢的生意”。
誰也沒想到,經歷了短暫的低谷之后,新能源汽車于2021年再次爆發,而這一次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比亞迪。這一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售近60萬輛,同比增長231.6%,而同年全行業乘用車銷量增長才6.46%。2022年一季度,比亞迪更加高歌猛進,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乘用車銷售同比增長高達433%,兩者占總銷量的比重接近98%。在資本市場,比亞迪2021年市值一度接近1萬億元,沖進全球汽車市值前三。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也是給有眼光的人的,而是否敢真金白銀地投入、是否敢第一個吃螃蟹則是最好的試金石。2003年,比亞迪正式進軍汽車領域,3年后便研發出 F3e純電轎車,5年后推出了插電混動車型F3DM,那時候,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幾乎為0。比亞迪是擁有研究院種類最多的車企,除了中央研究院、汽車工程研究院、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還有電子科技研究院、弗迪電池研究院、弗迪動力研究院、電力科學研究院、半導體研究院等等,研發人員達4萬多人,研發費用也是逐年攀升,2021年比5年前翻了一番。可以說,比亞迪對新能源汽車的悶聲投入從未停止。
巴菲特2008年收購比亞迪股份的時候萬萬沒想到,當初投出的2.3億美元在 14年后換回了30多倍的回報。王傳福敢于砸錢新能源汽車,是因為相信,巴菲特敢于砸錢比亞迪,是因為相信王傳福是真的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