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沒有什么比傳出停產新聞更讓造車新勢力緊張的了,云度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度汽車)就攤上了這事兒。
前不久,海源復材發布公告稱:“目前因為資金鏈斷裂,云度公司從2022年2月份開始已處于停產狀態。”這則消息迅速得到了業界廣泛關注。而作為“當事人”,長期沒有聲量的云度汽車也著急地出來回應:“我們停產主要是因為電池問題,現在新貨源已經確定,預計兩個月后就復產。”
原材料供應不足、物流受限、工廠停擺,疫情確實為汽車行業帶來了諸多困難,但對于云度汽車來說,這絕不是其停產的主要原因。
落單的“前浪”
云度汽車成立于2015年,由福汽集團發起,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自然人以及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金為9億元。其中,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出資0.99億元,持股11%。
4月13日,海源復材發布公告,將持有云度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11%的股份轉讓給珠海宇誠投資中心,轉讓價款為0.22億元,與當初的出資價格相比打了近5折。股份轉讓交易完成后,海源復材不再持有云度汽車股權。
在公告中,海源復材披露了云度汽車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營收數據。
2021年,云度汽車營業收入為6 776.32萬元,凈利潤虧損達2.13億元。今年第一季度,云度汽車營收為660.25萬元,凈利潤虧損達5 571.36萬元。據海源復材表述,云度汽車虧損已達5年以上。
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經審計),云度汽車資產總額為16.52億元,負債總額為16.82億元,凈資產為-3 079.64萬元,云度汽車已經資不抵債。
在造車新勢力銷量與聲量齊飛的當下,很難想象云度汽車曾經是蔚小理的“老大哥”,占盡了造車的優勢。“國家隊”的出身讓云度汽車2017年就拿到了造車資質,同年,云度汽車旗下首款車型純電動SUV π1量產上市,不到3個月就達到了2 400輛的銷量。2018年,云度汽車乘勝追擊,推出了π3,并在當年完成9 300輛的交付成績,僅次于蔚來汽車11 348輛的成績,在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二位。
短暫輝煌后,云度汽車銷量開始迅速下跌。2019-2021年,云度汽車年交付量分別為2 566輛、4 282輛、5 361輛。2021年是新勢力車企銷量普漲的一年,蔚來、小鵬、理想年交付量均突破9萬輛,但云度汽車年銷量只有5 361輛,充分證明其已經被邊緣化。
“作”出來的結局
從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造車新勢力“元老”到銷量、營收齊下降的“吊車尾”,云度汽車的沒落都是自己“作”出來的結果。
目前,云度汽車旗下有π1和π3兩款在售車型。雖然這兩款車型都定位于小型電動SUV,但價格卻不便宜,分別為10.68萬~11.38萬元和12.68萬~14.48萬元,續航分別可達430km和401km。與目前暢銷的、續航對等的電動SUV相比,云度汽車的定價過高。以2022款哪吒V為例,同樣身為小型電動SUV,同樣續航可達401km,2022款哪吒V的售價為7.49萬~9.39萬元,少出近3萬元。
產品定價過高的同時,云度汽車的產品力也力不從心。在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的同時,這一產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市場環境對純電動車的要求由“量”向“質”做出轉變。而與這一趨勢背道而馳的是,云度汽車自誕生之日起就質量問題不斷。
2018年9月份,云度π3被抽檢2018年度C-NCAP第3批碰撞試驗,獲得2星低評級。2019年8月在廣西南寧,1輛云度π3發生自燃,疑似電池包受損,隨后官方發布補償用戶以及調查聲明,可是調查結果至今都未公布。此外,云度汽車還相繼被爆出續航里程不準、剎車失靈、充電故障、車身附件電器故障和欺詐消費等諸多問題。質量是汽車產品的基石,質量不給力、定價又高的電動產品靠什么獲得消費者信賴?
此外,接連不斷的官司也對云度汽車的品牌口碑造成了負面影響。2020年4月,云度汽車兩度被莆田市涵江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超過3 000萬元。同年,因與上汽電驅動的買賣合同糾紛,時任云度新能源董事長的翁林海被限制高消費。
眾所周知,造車“燒錢”,但云度汽車卻也鮮有融資或合作的消息傳出。2019年3月,海源復材曾通過互動平臺對外稱,云度汽車正在積極推動登陸科創板事項,但在此次發聲之后,上市一事并沒了下文。2021年4月,云度汽車被曝與小米合作造車,云度汽車也主動否認了相關傳聞。
在無限內卷的新能源車市場,馬太效應越發明顯,拜騰、博郡等弱勢造車新勢力已經被市場拋棄,而即使像寶沃、華晨這樣根基深厚的車企,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同樣難逃破產的厄運。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虧損不斷、債務纏身,同時又缺少必要的輸血渠道,云度汽車處境已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