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蠻酷科技反映了國產供應商對毫米波雷達市場的突圍之勢,其聯合創始人朱一針見血地指出:“毫米波雷達產品的國產化替代是大勢所趨?!?/p>
伴隨著汽車智能化轉型的推進,中國ADAS市場進入了高速增長期。作為ADAS系統中不可或缺的智能傳感器,毫米波雷達市場成為一片高速發展的“藍?!?。《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市場乘用車(不含進出口)前裝標配搭載毫米波雷達上險量超過1 360萬顆,同比增長約42.5%。
在毫米波雷達市場,外資企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不過,由于海外巨頭短期內無法針對中國市場進行靈活定制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國內廠商突圍打開了新的窗口。國產毫米波雷達供應商隨著崛起,上海蠻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蠻酷科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依靠著來自國際頂尖自動駕駛公司的原班人馬,蠻酷科技提供覆蓋L0~L4自動駕駛系統需求的4D毫米波雷達、77GHz毫米波雷達產品。在車規級毫米波雷達領域,蠻酷科技研發團隊掌握了20項知識產權專利,曾主導并完成了多個本土L0~L3自動駕駛量產項目,如吉利、廣汽、比亞迪、長城、長安、一汽、上汽和北汽等。
國產毫米波雷達水準究竟如何?想要替代外資產品還需要哪些助力?帶著這些問題,《汽車觀察》對蠻酷科技聯合創始人朱進行了獨家專訪。
國產毫米波雷達風口已來
依靠著技術突破、較快的迭代速度、產品開放性和個性化服務,國產毫米波雷達產品也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朱認為,在技術開發層面,蠻酷科技已經擁有了趕超外資產品的能力:“蠻酷科技團隊成員都擁有10余年的外企工作經驗,一些本土品牌的L2、L3項目都由我們的團隊主導完成。以往豐富的研發和量產經驗讓蠻酷科技具備攻克了毫米波雷達的技術難點的實力?!?/p>
技術水平能打的同時,國產毫米波雷達廠商對中國市場需求的深度了解,也讓其擁有了較快的產品迭代速度。以77GHZ毫米波雷達為例,蠻酷科技采用了最新單芯單PCB版的技術方案,相比之下,外資廠商量產的還是上一代雙芯雙PCB版解決方案。蠻酷單芯單PCB版的雷達更具性價比的優勢。
此外,國產毫米波雷達供應商在與自主品牌車企合作中,具有天然的開放性優勢。“外資企業與自主品牌車企合作過程中存在技術壁壘。”朱分析,“例如,有些中國客戶要求外資毫米波雷達提供更多的目標數據,但外資品牌不夠開放,無法提供更多的目標數據。但國產毫米波雷達廠商就可以滿足自主品牌車企的這些需求?!?/p>
合作的開放性和個性化服務成為國產毫米波雷達的吸引力之一,相同的原理也反映在芯片選擇上。國產毫米波雷達廠商的芯片來源既可以選擇國產芯片,也可以選擇外資芯片,這既提升了國產毫米波雷達解決方案選擇上的靈活性,也大大降低了國產毫米波雷達產品的價格,形成了性價比優勢。
“在產品性能和性價比方面,我認為蠻酷科技的產品完全可以與外資品牌一較高下?!敝熳院赖乇硎尽J聦嵣?,蠻酷科技的綜合實力反映了國產毫米波雷達企業對毫米波雷達市場的突圍之勢。
國產化替代是大勢所趨
雖然在市場落地層面,國產毫米波雷達企業尚未形成燎原之勢,但在朱看來,毫米波雷達產品實現國產化替代是大勢所趨。
“行業共識,2025年到2030年之間,中國將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自動駕駛L4的全面落地?!敝旆治觯按送?,中美貿易戰以及最近的俄烏沖突影響也讓中國汽車產業認識到一定要實現核心傳感器、芯片、材料的全面國產化。細分到毫米波雷達也是一樣,需要盡快加速國產化替代的進程?!?/p>
在這樣的背景下,該如何促進國產毫米波雷達廠商的快速成長?
朱認為,國家政策的引導與扶持將會成為國產毫米波雷達產業發展的首要驅動力。目前,我國有超過15座城市在實際公開道路上開放測試自動駕駛以及部分全無人駕駛,超過30家公司獲得相關測試許可證。2021年,國家工信部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的征求意見稿,該草案吸收了各地已在探索的高速場景測試、示范應用等情形,表明從頂層設計層面有意積極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寬松、正向的政策環境將為自主毫米波雷達企業的崛起提供優厚的成長條件。
其次,毫米波雷達產業的發展需要資本源源不斷的投入。自動駕駛發展需要克服的技術難點較多,最大的挑戰在于算法,而解決算法難題的必要條件是大量的資金投入。“雖然傳感器開發的成本很高,但資本市場對智能駕駛這一賽道還比較看好,蠻酷科技最近已經完成近億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敝煨牢康乇硎?。
相比于資金和政策的幫扶,朱認為,市場機會也是國產毫米波雷達落地的關鍵因素?!皣a毫米波雷達產品的落地需要整車企業,特別是自主品牌整車企業給予更多的機會。只有真正參與到實戰中,國產毫米波雷達公司才有提高的機會。”
而據朱透露,2021年,蠻酷第一代77GHZ雷達已經完成開發并規?;慨a;2022年,蠻酷新一代4D雷達也將完成研發并獲得乘用車項目前裝定點。以蠻酷為代表的國產毫米波雷達能否收獲市場更多青睞?相信這個答案不會讓我們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