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領導反貧困斗爭的偉大成就與經驗啟示

2022-05-12 22:57:19于愛水袁金輝
重慶社會科學 2022年4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于愛水 袁金輝

摘 要: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是一部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與貧困作斗爭的歷史。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牢記初心使命,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和實踐,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反貧困斗爭的偉大勝利。百年反貧困斗爭偉大成就及其寶貴經驗,為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世界貧困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啟示與借鑒,也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深遠意義。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反貧困;偉大成就;經驗啟示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深度貧困地區精準扶貧長效機制研究”(18BSH052)。

[中圖分類號] D251 [文章編號] 1673-0186(2022)004-0058-013

[文獻標識碼] A? ? ? [DOI編碼] 10.19631/j.cnki.css.2022.004.004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就一直把消除貧困、改善人民生活以及實現共同富裕寫入黨的綱領中,飄揚在黨的旗幟上。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反貧困歷程中,逐步發展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反貧困理論和思想體系,結合黨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反貧困任務,將貧困治理納入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之中,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反貧困斗爭的偉大勝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反貧困工作提升到治國理政的新高度上,組織了聲勢浩大、碩果累累的脫貧攻堅戰,不僅在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史上書寫了光輝篇章,也為世界減貧事業和人類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共產黨百年反貧困斗爭充分展現了黨的領導智慧和政治優勢,同時也為國際反貧困事業貢獻了中國力量。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早期反貧困探索

20世紀初,對于中國來說,是一個極端動蕩不安的時代。鴉片戰爭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制度是中國人民陷入深度貧困的罪魁禍首。中國絕大部分民眾處于極度貧困的狀態之中,外有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掠奪,內有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盤剝和壓榨,進而使得當時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全世界所少有的[1]。為了生存,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和不屈的斗爭。從洋務運動到太平天國運動,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無論怎么斗爭,都沒有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狀況,實現中華民族擺脫貧困的小康之夢歸于空想。所以通過革命和斗爭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殘酷壓迫,是擺在當時中國人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中國開天辟地的大事件,從此,中國人民的反貧困斗爭就有了政治領導和組織保障。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始終將“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直孜孜以求奮斗不止。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強調要切實推翻資本主義私有制,把全部生產資料,如機器、土地、半成品等,悉歸社會所有[2]。黨的二大進一步指出,只有通過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才能實現人民的自由和民族的獨立。1926年9月,在《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一文中毛澤東同志敏銳地提出農民問題是國民革命中心問題的科學論斷[3],他認為中國農民貧困落后的主要根源就是不合適的土地制度,少數地主和富農占據了較多的土地和生產資料。因此,只有通過土地革命,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舊中國農民貧窮的面貌。1928年和1929年,我們黨在根據地先后頒布了《井岡山土地法》和《興國土地法》,通過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無地農民,極大調動了貧苦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從而在局部地區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貧困農村的貧窮落后。此后,中國共產黨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與時俱進多次進行土地改革,極大地推動了革命勝利進程,有力地證明了:“誰贏得了農民,誰就贏得了中國革命;誰解決了中國的土地問題,誰就贏得了農民大眾。”[4]在這一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唯有切實關心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斷改善勞苦大眾的基本生活,才有可能不斷壯大革命隊伍和紅色革命政權。所以毛澤東同志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革命斗爭獲得充足和必需的物質產品基礎,才能使革命群眾獲取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最首要的滿足[5]。

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全面抗戰的目標,盡可能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中國共產黨認為“實現中國人民之幸福與愉快的生活”,必須救災荒保生計,必須使百姓倉廩實衣食足,才能保國泰民安[6]。與此同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為了打破日偽軍的封鎖掃蕩和國民黨政府的反共摩擦,克服抗日根據地的困難,通過發動部隊和群眾開展大生產運動,“把生產所得列入重要的收入,以減少根據地人民負擔”[7],從而使根據地人民群眾的負擔大大減輕,軍民的基本生活和物質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也得到了加強。特別是在陜甘寧邊區,為了解決軍隊和機關學校的衣食需求,面對國民黨政府的經濟封鎖,1940年毛澤東同志發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并確立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發展路線。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邊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陜甘寧邊區開展了熱火朝天的大生產活動,在土地貧瘠和氣候條件較差的陜甘寧地區實現了生活資料的真正自給自足,不僅改善了邊區群眾的生活,也保障了前線抗戰的順利進行。

抗日戰爭勝利以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性的大黨,我們黨有條件也有能力來思考和解決國家層面的貧困治理問題。比如,我們黨一方面在解放區推行土地改革,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度,按家庭人口多少平均分配土地和生產資料,以滿足廣大貧苦農民對土地和生產資料的迫切需求,大大激發了解放區農民參與革命斗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在“發展生產、經濟繁榮、公私兼顧、勞資兩利”[8]的原則下,通過沒收官僚資本、打擊不法活動、保護小資產階級利益、增加工人就業等手段和措施,努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總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雖然中國共產黨自身面臨巨大的成長壓力,但還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改善根據地人民的貧窮落后面貌,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特別是通過不斷解決土地問題,使根據地農民擁有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和生活產品,為中國革命的徹底勝利打牢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為中國共產黨最終贏得執政地位積累了重要的群眾基礎,也為新中國開展土地改革、社會主義改造和反貧困斗爭積累了豐富經驗。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反貧困實踐

1949年,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舉,百業待興,中國共產黨面對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要盡快改變貧瘠、孱弱的落后面貌,就必須從根本上對我國工農業進行系統改造,只有通過調整改變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才有可能調動生產者的勞動積極性,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地消除貧困。195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實施,在借鑒社會主義國家經驗基礎上,立足于“一窮二白”的國情,重新分配生產生活資料給沒有土地的農民,徹底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了農民土地所有制,從而大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迅速恢復和發展了新中國的農業生產。截至1952年底,我國大陸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的歷史任務,包括之前的老解放區在內,全國約有3億無地、少地和缺乏生產資料的農民無償獲得了約7億畝土地,減少了過去每年需要繳納的3 000萬噸以上糧食的地租[9]。這不僅解決了當時老百姓的吃飯問題,還為后來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實施提供了物質條件和群眾基礎。之后,隨著“一化三改造”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我國農業通過走合作化的道路,逐步把個體小農經濟改造成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試圖把農民組織起來、聯合起來,最后實現共同富裕。就當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而言,實行集體經濟可以改變農業小規模生產的落后面貌,可以增加農民聯合起來抵御風險的能力[10],甚至嘗試通過合作經濟實現共同富裕。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為了擺脫貧困,改善生活,為了抵御災荒,只有聯合起來,向社會主義大道前進,才能達到目的”[11]。在當時新中國極端貧窮落后的生產力基礎上,引導廣大農民通過互助合作方式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這無疑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貧困問題的重要探索。此后,我們黨帶領人民對農業、農村進行了可貴的探索,這些艱辛探索成果不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奠定了堅實的物質、理論和制度基礎,也為后來農村體制改革提供了可行的選擇方案。

這一時期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雖然中國共產黨試圖通過制度變革建設一個全新的新中國,徹底改變一窮二白的貧困落后面貌,但由于我國貧困人口數量龐大,加之財政經濟能力不強,我們的反貧困措施主要采取救濟式策略,也就是通過民政系統針對災民等特殊群體進行生活救濟。這種帶有救濟性質的反貧困策略是與我國當時人口多、底子薄的現狀契合的,雖然這種臨時救災救濟的方式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貧困人口大量存在的現實,但卻保證了絕大多數貧困人口享有最基本的生計保障。與此同時,我們黨逐步在實踐中探索“造血式”反貧困舉措,比如通過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提高農業產量保證糧食供給;通過改善城鄉交通等來完善各類基礎設施,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建立普遍的農村信用合作體系和供銷體系,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特別是通過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農村基本衛生醫療建設,大大提高了我國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平均預期壽命。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的這段計劃經濟時期,我們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雖然有所提高,但總體來看,由于人口增長過快,經濟建設探索曲折反復,人民生活水平增長速度還比較緩慢,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還很有限。這一時期,由于生產力不發達,整個國家的社會保障范圍小、水平低,加之優先發展工業戰略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農民利益和生產積極性,“全國相當比例的人口依然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以下”[12]。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的制度變革,只是消滅了貧困的制度根源,并不是說就能消除貧困本身[13]。一些邊遠農村地區由于自然條件惡劣,貧困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一段時期一些地區由于自然災害甚至出現生活水平徘徊或者倒退的情況。到197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2.5億,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反貧困成就

改革開放初期,雖然黨和國家的經濟形勢有了明顯好轉,但人民公社集體經濟體制的弊端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效率和農業發展。這時中國共產黨就已經開始關注農村貧困問題,并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加以解決。鄧小平同志早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閉幕式上的講話中就明確指出:“我們的經濟體制改革政策,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群眾,先勤勞致富起來,從而影響左鄰右舍,帶動大家逐步走向共同富裕。”[14]由此奠定了通過改革開放發展經濟、鼓勵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脫貧思路。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大幕。會議原則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二十多年來我國農業發展的基本經驗,提出了加快農業發展、增加農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等方面政策多達25項。此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逐漸在全國農村推行,農村生產力大為提高,農村家庭收入普遍增加,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體制改革釋放出巨大的減貧效應。

1980年,中央財政專門設置了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援“老、少、邊、窮”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問題。1982年,針對甘肅、寧夏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惡劣、老百姓貧困程度嚴重的情況,實施了為期十年的“三西”(甘肅定西、河西和寧夏西海固)扶貧開發計劃,在我國開啟了治理區域性貧困的先河。1984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幫助貧困地區盡快改變面貌的通知》,針對當時我國農村貧困地區極度貧困落后的發展現狀,要求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集中力量解決連片貧困區的貧困問題,幫助這些貧困地區擺脫貧窮面貌,幫助貧困群眾擺脫貧困;同年,專門設立“以工代賑資金”,充分利用本地資源,激發內部活力,加快本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老、少、邊、窮”地區貧困狀況,并由此開啟了我國以政府行動消除貧困的序幕。短短幾年時間,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貧困地區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就全國農村人口的人均純收入來看,從1978年的133.6元增長到1985年的397.6元,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的數量從2.5億減少到1.25億左右,足足少了一半[15]。

1986 年 5 月,為了從國家層面統籌領導實施反貧困工作,國務院成立了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1993 年12月更名為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在這之后,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市(市、州)、縣(市、區、旗)三級都陸續成立了相應扶貧工作機構,專門負責各地的扶貧開發工作,此后從中央到地方,扶貧工作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能之一,逐步開始正規化、制度化。雖然前幾年通過農村體制改革,大部分地區群眾通過辛勤勞動解決了溫飽問題,但還有一些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主要因自然條件的限制,依然處于貧窮落后的狀態,甚至形成集中連片貧困區域。為了明確扶貧對象,提高扶貧效率,1986年國務院首次確定了273個扶貧縣,要求以貧困縣為重點開展有計劃有組織的扶貧工作。1987年10月,在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貧困地區經濟開發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要以貧困地區經濟增長作為主要目標任務的扶貧開發戰略,強調了科技進步和智力開發在反貧困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其后,又劃定了一批國家級、省級貧困縣和18個連片貧困區。至此,全國大規模、有組織、有計劃的扶貧工作開始蓬勃開展起來,我國扶貧工作實現了由“救濟式”向“開發式”扶貧的根本轉變。截至1993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1986年的1.25億下降到1993年的8 000萬,貧困人口比例占農村人口總數的8.7%[16],我國絕大多數農民解決了溫飽,這一時期開發式扶貧取得了顯著成效。

1994年4月,為進一步解決我國農村的貧困問題,尤其是東中西部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均勻的問題,國務院發布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該計劃明確要求到二十世紀末,要動用各種手段,集中全國力量,努力解決我國八千萬貧困農民的溫飽問題,可以說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也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反貧困任務、措施、對象和時間節點的扶貧計劃。由此,我國反貧困工作進入了統籌城鄉發展和重點地區開發扶貧階段,也標志新中國的扶貧開發進入了攻堅階段。根據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國家調整了貧困標準,并將國家級貧困縣增加到592個,同時進一步完善了扶貧政策體系,明確了開發式扶貧路線,加強了對重點區域的定點式扶貧;同時,扶貧瞄準單元不斷細化,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動員社會各方投身扶貧事業,以充分發揮貧困地區資源優勢來確保各項扶貧措施順利落地。在這一時期,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完善扶貧內容和扶貧工作體系,將扶貧開發與西部大開發戰略、科教興國戰略等國家發展戰略相結合,著重指出,“必須解決尚未脫貧群眾的溫飽問題,必須確保已經解決溫飽的人口向小康邁進”[17]。經過多方努力,到2000年底,除個別地區和少數群體外,包括井岡山區、沂蒙山區、大別山區等一大批革命老區在內的貧困地區困難群眾的穿衣吃飯問題都得到了基本解決,落后地區的貧困面貌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全國農村貧困人口下降到3 000萬左右,農村的貧困發生率下降到3%左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為適應新的歷史時期反貧困斗爭形勢,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明確提出要堅持扶貧開發與區域發展相結合,在政府主導下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以整村推進為扶貧開發工作的切入點,通過產業扶貧和勞動力轉移,構建“一體兩翼”扶貧開發新思路;同時,強調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不斷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工作,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貧困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客觀地看,經過了中國共產黨人一代又一代的接續奮斗,到21世紀初期,全國各族各地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極大的提升,基本達到總體小康。但這種低水平、發展不全面、不均衡的小康,要求新世紀的共產黨人思考如何在新形勢下建設更好更全面的小康社會。2003年,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科學發展觀,正確闡釋了“為什么發展、怎樣發展”等根本性問題,強調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扶貧脫貧工程的根本目標,進而全面論證了如何通過發展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系列問題[18]。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體系中,胡錦濤同志明確提出扶貧開發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19]。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開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征程。黨中央對農村政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農村推行一系列惠農政策,如2003年開始全面取消農業稅,進而推行“四減免、四補貼”,開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此同時,推進深度貧困地區整村扶貧,2006年開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點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將扶貧資源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有計劃地建立全民醫保體系。尤其是在我國廣大農村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農村困難群眾的兜底保障問題,這些都對農村扶貧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一階段,黨和政府將扶貧重心下移,通過構建大扶貧格局推動反貧困,將14.8萬個貧困村作為扶貧重點,以整村推進扶貧為切入口,通過“造血式”“參與式”扶貧提升貧困地區的內生發展動力,取得了顯著成效。2008年10月,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在新的扶貧標準下對農村的貧困人口進行全面幫扶,努力做到2020年全面消除絕對貧困。 2011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 年)》,明確指出,到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20]。這意味著我國的反貧困斗爭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按照農村人口人均純收入2 300元的貧困標準,截至2012年底,我國農村還有9 899萬貧困人口,這樣帶領近一億人擺脫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任則歷史性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人身上。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發展進入了新時代。一方面,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穩步提升,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明顯優化,這些為我們繼續推進反貧困事業提供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我們面臨的脫貧形勢依然嚴峻,因為剩下的都是硬骨頭,都是深貧、堅貧之地,采取常規思路和措施顯然難以完成脫貧攻堅的歷史任務。無疑,“新時代必須以超常規的魄力、更精準的舉措、不一般的決心、更精誠的團結,才能徹底取得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21]。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治國理政的新高度,將打贏脫貧攻堅戰放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突出位置,開創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反貧困斗爭,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獨特性和原創性的新觀念、新思路和新要求,豐富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貧困治理理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不能一邊宣布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口生活在扶貧標準線以下。”[22]為破解貧困治理的難題,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時開創性地提出“精準扶貧”理念,認為扶貧必須從實際出發、因時因地制宜、具體條件具體分析具體指導、精準扶貧[23]。他還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24]從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理念,到“精準扶貧”方略的不斷豐富與發展,進而形成“六個精準”,再到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將精準扶貧上升為國家戰略,“精準扶貧”成為該時期我國反貧困戰場的最強音。

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不斷豐富與完善,黨中央、國務院針對“精準扶貧”制定了一系列綱領性文件對“精準扶貧”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逐步形成并完善“精準扶貧”頂層設計。在完善“精準扶貧”方略的基礎上,逐步構建了“精準扶貧”完善的實施體系和實踐路徑,并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適時調整扶貧策略。比如,脫貧攻堅責任體系、政策體系、投入體系、動員體系、監督體系和考核體系六大體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五個一批”解決了“精準扶貧”的分類施策問題;十項行動、十項扶貧工程等直接作用于脫貧攻堅各領域的具體實施措施;還有“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和東西對口幫扶等等。同時,建立健全了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區)縣抓落實的扶貧工作機制,營造了五級書記齊抓脫貧攻堅、共抓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壓緊壓實脫貧攻堅責任。特別是在2015年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之后,各級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責任和擔當成為各級領導干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動力。

隨著精準扶貧方略的不斷深入推進,攻克深度貧困地區的絕對貧困問題成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首要任務。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就如何攻克堅中之堅、破解難中之難進行了安排部署。隨后,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對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具體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作出全面部署,同時要求“把新增脫貧攻堅資金、新增脫貧攻堅項目和新增脫貧攻堅舉措主要用于深度貧困地區”[25],不斷推進“精準扶貧”方略落到實處,重點指向深度貧困地區。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讓貧困地區及其貧困人口同全國人民一道實現全面小康是中國共產黨重要的使命和莊嚴的承諾[26],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向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吹響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集結號和沖鋒號。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部署再次動員,要求我們做好“加試題”、打好收官戰,最終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雙勝利。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貧困縣全部脫貧出列,至此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農村貧困人口得以全部脫貧。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向全黨、全國和全世界宣告:中國的脫貧攻堅取得了全面勝利。同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安門城樓再次莊嚴宣告: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這標志著歷經百年奮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決了千百年來困擾中國發展的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舉世矚目、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五、中國共產黨領導反貧困斗爭的經驗啟示

“逐步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始終牢固堅持并為之不懈奮斗的初心使命和崇高理想。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經歷了制度變革推動反貧困、救濟式反貧困、體制改革反貧困、開發式反貧困、攻堅式反貧困和精準扶貧等多個階段,全面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徹底消除了絕對貧困,創造了人類反貧困斗爭史上的奇跡,為我國反貧困和世界貧困治理積累了寶貴經驗。

(一)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確保反貧困斗爭不斷取得新突破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就強調,共產黨是最堅決的、起推動作用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事業的領導核心,也是百年反貧困斗爭的領導力量。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在長期的反貧困斗爭實踐中,在不同歷史時期確立了不同的正確的反貧困策略,帶領人民群眾取得了反貧困斗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具有強大的組織能力和治理創新能力,更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在治理貧困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發揮社會主義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縱覽全局,協調各方有序推進反貧工作;同時,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有效組織群眾,形成多元參與的幫扶機制。中國共產黨在百年變幻莫測的環境下,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同中國具體情況相結合,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根據地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到新中國成立后通過制度變革推進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再到改革開放后通過體制改革釋放社會活力、發展生產力和改善民生,無不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反貧困斗爭的堅強領導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親自督戰,認真履行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脫貧莊嚴承諾,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打贏了人類歷史上惠及人口數最多、動員規模最廣泛、工作戰線最深入的脫貧攻堅戰,書寫了人類減貧史上最為絢麗的篇章。縱覽古今,沒有哪個國家能在短短一百年內實現幾億人的脫貧,我國反貧困的全面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的必然體現。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脫貧攻堅戰中,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全面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涉及領域更廣、目標任務更重、要求標準更高,只有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返貧人口動態清零,才能匯集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推動農村全面進步、農業全面升級、農民全面發展。因此,不管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還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都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樣才能保證凝聚各方力量,實現穩中求進,一張藍圖繪到底。

(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激發困難群眾的內生動力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反貧困斗爭中一直堅持的基本原則。馬克思曾指出,“歷史活動始終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27]。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出,只有“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28]。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始終堅持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帶領全國人民為前途命運和美好生活而不懈奮斗。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為了人民群眾、 依靠人民群眾。不斷汲取人民群眾智慧、 團結人民群眾力量, 才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總結中國共產黨反貧困的百年輝煌歷史,無論是黨領導的土地革命,還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無論是改革開放以來的農村改革,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脫貧攻堅;我們黨都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帶領全國人民與貧困作斗爭,并將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農民是農村反貧困斗爭的主體和內生動力,只有把農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當成黨的初心和使命,重視激發農民積極性,才能有效地治理農村貧困問題。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戰的對象, 也是進行脫貧攻堅的主體力量, 激發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 是脫貧致富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反貧困斗爭中就要首先尊重困難群眾的主體地位。尤其是進入脫貧攻堅戰決勝階段以來,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群眾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基,充分發揮貧困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輸血”到“造血”,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不斷激發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貧困斗爭中,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農民作為反貧困斗爭的主體并不斷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內在動能的提升是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實現發展的根本。因此,不管相對貧困治理,還是全面鄉村振興,都必須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遵從老百姓的意愿,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不懈動力。要充分發掘鄉村和農民的內部潛能,重視農民內生性需求,著力培育農民的主體意識,通過農民個體的自我發展,激發培育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三)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調動社會各界參與貧困治理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29]。貧困治理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倡導下,我們依托自身的組織體系和廣泛的動員能力,積極組織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間組織等參與扶貧開發,有效推動了我國扶貧開發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政治優勢就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扶貧開發、脫貧攻堅這個國之大事,需要全黨全社會勠力齊心共同奮斗。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黨構建了政府、市場和社會三者協同推進,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各環節各要素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大扶貧格局,不斷創新貧困治理體制的頂層設計,充分利用了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逐步形成“人人皆愿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扶貧參與機制,進而鑄就了脫貧攻堅的威武之師、勝利之師,充分展示、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強大的優越性。

“人心齊,泰山移。”我國脫貧攻堅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顯著成就,最為關鍵的因素是充分發揮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從中國共產黨百年反貧困的歷程來看,黨是反貧困斗爭的根本主體,但絕對不是唯一的主體。脫貧攻堅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廣泛動員全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從而構建社會扶貧大格局。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續寫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個最大的優勢和這一重要歷史經驗,不僅要協調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繼續參與后脫貧攻堅時代的相對貧困治理,還要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特別是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中,以便形成全社會普遍參與相對貧困治理的接續新格局。

(四)始終堅持實事求是適時調整反貧困斗爭策略

中國共產黨百年反貧困偉大勝利的又一重要經驗,就是黨領導全國人民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走出了一條富有中國特色的漸進式扶貧道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堅持根據不同時期形勢任務的變化,與時俱進調整反貧困策略,在不同歷史時期確定了不同的貧困標準,采取了不同的扶貧策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實施了不同的幫扶措施,切合實際調整反貧策略,歷經了從普遍救濟到區域減貧再到個別攻堅,從全面救助到整村推進再到精準到戶,從救濟式扶貧到開發式扶貧再到精準扶貧;同時,不斷創新扶貧減貧工作,我國的貧困治理工作也經歷了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轉變、由普遍性救助向系統扶貧開發轉變、由“輸血式”向“造血式”扶貧轉變,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推動反貧事業不斷向前發展,不斷創造減貧脫貧的奇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逐步構建扶貧制度“四梁八柱”,逐步轉變扶貧方式,逐步優化扶貧政策,逐步完善扶貧組織體系,逐步推進反貧工作制度化、科學化,創新性地提出并實施益貧性發展和綜合性扶貧策略,精心組織,精準施策,靶向幫扶,全面提高反貧困工作效率,不斷拓展和完善中國特色反貧體系,最終贏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持久性地推進反貧困事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黨能根據形勢任務的變化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反貧困斗爭的政策和策略,特別是能不斷結合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際,將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與我國反貧困實踐緊密結合,用馬克思主義最新反貧困理論指導我國的反貧困事業。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反貧困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我們一定要將這些重要論述作為新時代相對貧困治理的行動指南,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最終推動實現全面共同富裕。

(五)始終堅持參與全球貧困治理貢獻中國反貧困力量

消除貧困不僅是中國政府的美好愿望,也是世界各國政府的共同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表示:我們要一起攜手,共同創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要匯聚全球減貧經驗,和其他國家攜手共同面對貧困的嚴峻挑戰。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在反貧困斗爭歷程中,得到了世界其他國家的幫助。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快速發展,隨著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和減貧事業發展,我國實現了從受援國到援助國身份的成功轉變,不僅為世界反貧困事業樹立了成功典范,也為世界其他各國擺脫貧困提供了交流和合作機會。我國不斷地吸收外界的先進經驗,同時與我國實際情況結合,演化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扶貧模式;同時也積極地向世界分享我們的反貧模式和成功經驗,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建立中國反貧困經驗共享的話語體系,講好中國脫貧故事,為全球貧困治理和減貧國際合作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幫助發展中國家一起共同消除貧困。我國一貫支持可持續發展,努力踐行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通過“一帶一路”把對外援助和減貧合作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幫助沿線國家提升發展能力,實現合作共贏發展。根據《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我國整整提前10年完成了減貧目標,為世界反貧困事業作出了表率,樹立了成功標桿,也為建設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力量。

貧困是人類社會的“公敵”,也是一直困擾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難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有力推動者和重要貢獻者。我國按照世界銀行的口徑不斷修訂提高我國的貧困線標準,不斷擴大全國貧困人口數量或覆蓋面,脫貧攻堅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譽。同時,我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減貧之路,為發展中國家反貧困提供了可供參考借鑒的中國方案。面對消除貧困這個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一方面,我國要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深入推進國際減貧交流合作項目,為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創造條件和提供幫助;另一方面,要積極向世界分享我國反貧困斗爭中形成的脫貧經驗和減貧方案,為如期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中國力量,為建設一個免于饑餓、免于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同貧困進行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中國共產黨百年反貧困歷程所積累的經驗和啟示,“不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為推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30]。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扛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中國共產黨將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起點,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接續奮斗實施鄉村振興,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帶領全體中國人民早日實現共同富裕。進入新百年,跨入新征程,時代潮流波詭云譎,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必將引領時代,開創未來,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上譜寫出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1.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1.

[3]? 毛澤東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

[4]? 洛伊斯·惠勒·斯諾.斯諾眼中的中國[M].王恩光,譯.北京:中國學術出版社,1982.

[5]? 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0.

[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4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369-370.

[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20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213-214.

[8]? 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6.

[9]? 中國共產黨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21:157.

[10]? 程恩富,呂曉鳳.中國共產黨反貧困的百年探索——歷程、成就、經驗與展望[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7-16.

[11]? 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29.

[12]? 燕連福,李曉利.從“饑寒交迫”到“全面小康”——中國共產黨百年貧困治理的歷程與經驗[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21(3):16-24.

[13]? 鄭繼承.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釋析與新時代減貧戰略展望[J].經濟問題探究,2021(1):40-51.

[14]?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15]? 劉清榮,李志敏.中國共產黨的反貧困歷程及經驗啟示[J].老區建設,2011(7):14-18.

[16]? 李揚.中國共產黨扶貧工作演進歷程與成就[J].北京黨史,2020(5):5-11.

[17]? 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114.

[18]? 周良書,匡穎晨.中國共產黨減貧思想的演進與啟示[J].社會治理,2020(11):49-54.

[19]? 胡錦濤總書記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關論述[J].黨建,2005(Z1):5-10.

[20]?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1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21]?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34.

[22]?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12.

[23]? 沈傳亮.黨和國家事業為什么能取得歷史性成就[J].人民論壇,2017(23):42-43.

[24]? 本書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52.

[25]? 習近平.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52.

[26]?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7.

[2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28]?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 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5.

[29]? 鄧小平文選: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7.

[30]? 韓美群,余漩.中國共產黨百年反貧困事業的發展歷程與經驗啟示[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5):14-21+191.

The Great Achievement and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of the C.P.C's anti-poverty Struggle

Yu? Aishui1? Yuan Jinhui2

(1.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Government,Beijing 100875; 2.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National Academy of Goverance), Beijing 100091)

Abstract: The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a history in which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d the Chinese people to fight against poverty. From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iod,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to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remember that mission, his mind firmly relying on the masses, constantly enrich and develop anti-pov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made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he great victory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Th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valuable experience of the centennial anti-poverty struggle have provided important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new journey to comprehensively build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and to fight poverty in the world, and hav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ext centenary goals.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ti-Poverty; Great achievement; Experience revelation

作者簡介:于愛水,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鄉村治理;袁金輝,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生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研究方向:鄉村治理研究。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高清资源|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青青操国产|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欧美精品影院| 三级欧美在线|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91免费片|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网站|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精品欧美视频| 国产精品蜜臀| 在线中文字幕网|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一级毛片免费的|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午夜国产小视频| 色婷婷在线播放| 亚洲乱伦视频|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欧美亚洲第一页| 夜夜爽免费视频| 亚洲区第一页| 毛片在线区| 国产99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91麻豆国产视频|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欧美国产在线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91丝袜在线观看|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伊人中文网|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欧美在线一级片|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在线播放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