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紅
在時代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教育界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在新的教育理念中,“以生為本”的理念逐漸被引入中學班級管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倡導。本文闡述了以生為本班級管理理念的概念,并分析了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隨后提出了生本理念下的初中班級管理工作方向和具體策略。
一、以生為本的班級管理理念
班級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好的班級管理能讓學生在一個和諧舒適的環境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效。而在新的教育形勢下,作為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的班主任,要讓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時俱進,將生本班級管理理念應用在班級管理中。以生為本的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這一理念下,班主任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并積極與他們進行平等溝通,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隨時向班主任提出自己的疑惑,從而得到及時的解答。并且在生本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這樣才能產生更多的創新性思考,從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而初中班主任要想用生本理念進行班級管理,則需要運用有針對性的管理方式,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對他們進行因材施教,并且利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這樣才能讓初中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快速發展。
二、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班主任絕對權威性
傳統意義上的班級管理工作基本是由班主任一人獨自進行的。在這個模式下,學生基本上是以被管理者的身份被動接受管理的,班主任成了班級的絕對主導者,而學生作為班級的主體,卻無法對班級管理發揮更多的積極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的班級日常活動的開展方案,都是由班主任一人策劃的,具體的實施步驟也是按照班主任的設計進行。而學生只能在班主任的引導下參與活動,自己的意愿很難得到班主任的重視,更無法直接參與班級管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絕對權威性導致所有的班級事務都由其一人處理,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感受,這對初中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甚至還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產生強烈的反抗情緒,反而對班級管理造成不利影響。
(二)班級管理階層固化
教育界一直倡導教育公平,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接受教育的機會十分重要,這也是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有的班主任只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讓這樣的同學擔任班級干部,而對成績不突出的同學,給予的機會就相對較少。加上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對學生學習以外的特長等沒有較多的關注,這導致成績不夠突出的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很難展現出來,很容易影響其自信心的建立。
(三)班主任管理方法不當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犯很多類型的錯誤,而一些初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往往對這些錯誤產生的原因視而不見,而是直接采取叫家長的方式進行處理,而這些管理方式有時并不適用于初中生,這個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尚不成熟,他們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且三觀未定,很容易產生極端心理。而班主任對他們采取過激的管理方法,很容易激發他們的逆反心理,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管理內容不夠全面
新的教育改革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加重視,倡導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的發展,對其身心健康方面的成長的關注也越來越多。但是在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下,初中班主任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學期的最終評比結果也是以學習成績決定。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很少關注學生的身心成長,對其除學習以外的優良品德以及興趣發展等方面也沒有較多的關注,導致學生和班主任都忙于提高學習成績,長此以往,初中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會使初中生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為了培養綜合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初中班主任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并注重初中生的身心成長情況。
三、以生為本理念下初中班級管理策略
(一)積極轉變理念,差異化管理
在以往的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往往將初中生的犯錯原因歸結為他們調皮搗蛋、不服管教,因此會對這樣的同學給予十分嚴厲的管教,采取嚴厲的方式進行教育。而這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他們很難理解班主任的管理動機,因此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初中班主任要及時反思自己的管理模式,對自己的管理態度、方式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反思,嘗試著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換位思考。在以生為本的理念下,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感受,并根據學生的個性方面的差異制定差異化管理方案。如有的同學活潑好動、思維活躍、想法較多,在管理這類同學時,班主任不能強硬地進行干涉,否則很容易產生相反的管理效果,而應采取更為柔和的管理方式,以和學生談心的方式了解他們的想法,再根據實際情況予以有針對性的引導。在實際的溝通中,班主任要和學生保持平等,這樣才能聽到他們真實的心聲。還有的同學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和同學一起相處。而面對這類同學,班主任要帶著更多的愛心和耐心給予引導,了解他們不合群的具體原因,并加強引導,幫助他們恢復正常的人際關系。
(二)學生參與管理,民主化管理
以生為本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平日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有意識地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而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一般班主任會制定一些明確的管理條例,讓每個同學都去遵守。但是直接讓同學們去遵守各種規定,很難讓他們產生管理班級的參與感。在這種情況下,初中生無法自由表達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想法也得不到班主任的重視,因此也就不會積極地遵守這些班規。因此,在生本理念下,班主任要為同學們提供公平的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同時采用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如班主任可以專門設立一個班級管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一個正班長、一個副班長,兩個紀律委員等,并且定期更換成員,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在這個過程中,相應的班級干部要負起自己的責任,對違紀的同學進行及時記錄。此外,為了得到同學們的積極配合,最后評選出合適的班干部,班主任可以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讓大家結合每一期班干部的表現選出自己心目中的班級干部。這樣的方式既能讓每個同學都有公平的參與班級管理機會,并完成相關體驗,又能選出大家認可的班干部,進一步增強了班級管理的民主性。
(三)重視學生反饋,創新化管理
每個初中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都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尤其在當前的成長階段,初中生的思想波動更大。然而很多初中班主任都對此沒有過多的關注,在日常教育中,往往更傾向于以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學生,具體的評價也以成人的標準為主。在這種教育觀念下,班主任很難真正尊重初中生的想法,并且還會認為他們的想法缺乏成熟度,直接否定。而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劇變期,班主任忽視他們的想法,會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不配合班主任的管教。因此,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就要轉變管理理念,重視學生的想法和感受,并開放更多的反饋通道,讓初中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自主選擇反饋的方式。這樣,班主任就能直接了解學生的想法。如有一些不善表達的同學,在向班主任反饋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就可以用寫匿名紙條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議,如建議班主任可以在教室內張貼海報,用來傳遞正能量。而班主任采用這個建議的同時,也應向提出建議的同學給予表揚。這樣能更好地激勵其他同學,大家就能更加積極地向班主任反饋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通過這樣的方式加強師生間的溝通,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讓班主任及時了解大家的想法,及時調整班級管理方法,因此,這是一種十分有創新性的管理方法,值得應用。
(四)規范學生思想,德育化管理
根據生本理念的要求和倡導,初中班主任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初中生就能自主地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他們的行為也會更加規范,并且會積極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因此,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改變以往的管理模式,并有意識地進行德育滲透。具體可以播放一些德育短片,而這些短片中會提到自覺紀律教育等,讓初中生初步接受人生觀教育和世界觀教育。而同學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會反觀自己的平時的言行,從而有意識地改正不良習慣,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如班主任播放了一則公益廣告,主題和尊敬師長有關,而同學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積極想法,并能深刻意識到班主任對自己的各方面成長的影響。這樣,初中生就能更加積極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
(五)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完善班級制度
初中班主任要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提升,不斷提升班級管理能力。并且要不斷完善班級制度,讓合理、完善的班級制度輔助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要先建立班干部制度,用合理的方式競選班級干部,讓班干部輔助自己完成相應的管理工作。如讓班干部監督其他同學,在發現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問題時嘗試著自主解決。并將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上報給班主任,讓班主任來處理。而分配任務時,要讓每個班干部明確自己的職責,如讓學習委員負責處理同學們在學習方面的問題,衛生委員負責好班級衛生方面的事宜等。此外,班主任還應不斷完善班級各項制度,讓同學們遵守班紀班規。而為了讓初中生積極自主地按班規行事,班主任可以制定合適的獎懲制度。如有的同學在學習或人際交往中有突出的表現,班主任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如頒發獎狀、贈送小禮物等。而對那些存在不良行為等同學,可以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如讓這些同學抄寫課文、打掃班級衛生等,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積極規范自己的言行。由此可見通過獎懲分明的班級制度,初中生能有更多的意識進行自我約束,積極進行自我管理。
(六)創新德育滲透方式,引導思想轉變
班主任可以通過采取改變學生思想的管理措施來改變他們的言行,即讓德育教育融入班級管理工作。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讓初中生走進社會、了解社會。可以利用節假日期間,帶領同學們走進社區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或者到戶外進行植樹,在雷鋒月開展學雷鋒相關活動等。這些實踐活動能讓初中生真實地感受生活的意義,并樹立起助人為樂的思想意識,同時提高了環保理念。
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并努力營造和諧的溝通氛圍,讓初中生放下防備,和班主任敞開心扉。而為了達到此種效果,班主任要努力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因此,班主任要努力用自身的言行影響學生,做到以德服人、以德育人,要努力從思想層面影響學生。通過合適的引導和溝通,班主任能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學生也會愿意將班主任當成朋友。在具體的相處過程中,班主任要根據初中生的實際心理狀態做出合適的引導。初中生都有很強的叛逆心理,并養成了很多惡習,如有的同學吸煙成性,無節制上網,對此類同學,班主任要加強重視,具體可以引用相關案例,并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加強教育,讓這些同學從思想上發生改變,從而落實到行動上,主動改掉惡習,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七)提升學生自律能力,養成良好習慣
在進行班級管理時,班主任對學生的言行有一定的監督責任。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識地培養初中生的自律品質。而要想讓初中生養成這些好品質不能一蹴而就,并且僅靠班主任的個人力量也很難實現。因此,班主任要和各學科的教師做好溝通,有效了解每個同學的學習情況。而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能了解每個同學在學習方面遇到的問題,并積極探尋解決方法,促使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可以定期開展小型班會,從班干部那里了解同學們的近期的學習情況。并挑選出最典型的問題,和班干部一起商議解決辦法。通過這種方式,班主任能直接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從而了解他們的不良學習習慣。這樣才能采取更有針對性的辦法,幫助每個同學解決學習問題,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結語
總而言之,任何一種班級管理模式都要堅持將學生放在第一位,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劇變期,思想上還不夠成熟,情緒變化較大。而作為班主任,要想提高對初中生的管理效率,就應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而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會影響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成效。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更新班級管理理念,用生本理念來指導具體的班級管理工作,這樣才能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