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喜崇彬
以恒逸石化為代表的大型民營石化企業,越來越意識到物流的重要性。“石化+物流”的產業布局,使石化企業能夠更好地降低公司內部原料及產品的物流成本,更好地做到上下游協同,為主業發展提供強大助力,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
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石油化工與化纖原料生產的現代大型民營企業,總部位于杭州蕭山,其前身為1974年創辦的蕭山縣衙前公社針織廠,1994年正式組建集團公司。集團現有員工25000余名、總資產超過1200多億元,2020年首次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前100名、連續16年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50位。
恒逸集團起步于紡織產業,按照后向一體化發展路徑,確立了石化產業、石化貿易、石化金融、石化物流的“石化+”發展戰略。尤其是“一帶一路”重點項目——恒逸文萊煉化項目被譽為中文兩國旗艦合作項目,其中一期項目于2019年11月全面建成投產,徹底打通恒逸布局的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的“最后一公里”,使得恒逸集團形成具有鮮明特色、富有競爭力的滌錦“雙綸”驅動模式和“柱狀型”產業結構。目前,恒逸集團聚酯年產能逾1000萬噸,系全球首家;旗下參控股企業PTA年產能(含在建項目)達2200萬噸,居全球第一。
近幾年,以恒逸為代表的中國民營石化聚酯企業發展迅速,隨著技術發展、政策引導以及市場環境變化,一方面快速向上游煉化延伸,形成石化產業鏈;另一方面在聚酯端實現大規模并購收購,形成規模優勢;并且,在下游終端進行產業升級,技術創新,生產有優勢、有競爭力的產品。伴隨實體制造的這一系列變化,配套的物流也要求更具專業性、規模性、針對性、服務性和成本經濟性。
包括恒逸石化在內的大型石化企業,越來越意識到物流的重要性,以前大多與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合作,而現在基本都配套自有物流部,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優化成本。其中一個表現,是在上游煉化端,恒逸集團的原料端,工具以及技術專業性要求高,并且屬于大宗物資,集中度更高,所以企業為控制節省運輸成本,主要采取兩種舉措:(1)自配船舶和車輛,自主經營;(2)提高運輸工具,如船舶的噸位以及通過擴大船隊、車隊體量,規模化經營,分攤成本。

恒逸石化

恒逸石化運輸船

恒逸物流罐裝車
另一個表現,是在終端聚酯運輸服務中,客戶更加散雜,配套物流偏向于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需要物流公司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匹配客戶差異化要求,涉及車輛車型豐富,合作方式多樣。
據浙江恒逸物流有限公司國際物流總監王銳介紹,如恒逸這樣快速發展的民營石化企業已經來到必須大力投入建設物流體系的階段。這主要是由于第三方的運力總量不能滿足恒逸業務的快速發展,此外運力結構與恒逸的需求也不能完全匹配。
以恒逸文萊煉化一體化項目為例,該項目位于文萊達魯薩蘭國大摩拉島,是首個全面執行中國標準的海外大型石化項目,也是中文兩國《聯合公報》中明確提出的旗艦合作項目。其中,恒逸石化持股70%,文萊政府持股30%文萊項目的PX化工產品將為國內產業鏈下游工廠的原料(二甲苯、苯等化工產品)供應提供切實保障;其他產品,如汽油、柴油和煤油等將分銷至文萊國內和其他東南亞市場等。因此,如果要實現恒逸文萊項目順利運轉,需要強大海運物流的保障。由于石化運輸船舶(油輪)屬于重資產、長周期投入,第三方運力很難在短期內快速增長滿足恒逸石化企業的運量需求。尤其是一些石化產品海運船舶,如儲運LNG、乙烷等的船舶,不僅租用成本非常高,而且一般都是按照項目需求建造,幾乎沒有冗余運力。而且從第三方服務商的角度看,其最優化的運輸產品也并不能完全貼切個別企業的需求,因此第三方服務商(船東企業)提供的運力結構與恒逸的需求也很難完全匹配。
對于石化企業來說,穩定運轉的物流體系對生產安全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石化企業是連續型生產企業,產品生產出來必須及時運輸出去。一旦物流體系運轉不暢,造成成品庫存偏大,就可能出現“逼罐”的情形,被迫造成生產設備停車,這是嚴重的生產事故。因此,自有運力對于石化企業控制物流運作、保障生產安全十分重要。種種原因促成石化企業投資建設自有物流體系、持有自有運輸船,這已形成一種趨勢。一些國際石化巨頭,如BP和殼牌,都有同樣的投資和發展模式。如今,恒逸文萊項目已經建成5個碼頭,定下12條MR船的訂單,每艘船的造價在3500萬美金。巨資打造的物流體系將助力恒逸文萊項目生產不斷發展和產能進一步擴大。
據王銳總監介紹,石化主產業的升級會對物流體系產生同步影響。比如石化行業的技術升級,產生新產品或者新的工藝,要求相應配套的運輸工具更新迭代。如以前燃料貨物,可能變成原料貨物,從小批次轉變為大批次,小產能淘汰,在運輸工具的承運規模上,也會由小變大。企業并購收購,會將原先各自服務于主體的物流資源進行集合整合,帶來物流管理難度的加大。
此外,石化物流還面臨一些生產企業和物流企業必須面對的通常性問題,比如對于生產企業的安全及環保要求。如2017年以來,為保障運輸安全,交通部門對道路運輸作出限超限載規定,要求車輛裝載量必須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再比如環保要求,各地政策鼓勵散改集、多式聯運或者鐵路水路取代一部分公路運輸,以減輕道路壓力。交通部門近幾年為了減少碳排放,也會對物流車輛規定報廢年限以及促進車型升級。此外,任何一個行業的運作以及市場價格其實都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石化行業原料產品的價格在影響到市場需求時,物流計劃及運輸任務會階段性波動。但是與物流行業直接相關的是物流經營成本項,如燃油、政策、道路運行狀況等。
現在物流運作面臨的困難,更多是由市場情況變化以及疫情影響帶來的,傳統物流行業門檻較低,司機群體素質參差不齊,現在多變且突發各種情況的環境下,要求這個行業具備快速學習、反應、轉變能力,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據浙江恒逸物流有限公司業務管理部經理畢海燕介紹,石化產業的物流有其自身特點。
在倉儲方面,因石化產品的形態(固體、液體、氣體)不同,對液體、氣體、散裝固體多采用儲罐存儲,管線管道裝卸,有包裝的貨物多為入庫存儲,叉車吊機裝卸。存儲等級按貨品性質,一般對儲罐材質、存儲倉庫的消防噴淋隔放提出要求。由于物流用地越來越緊缺,以及物流裝備技術的發展,信息系統的完善,智能化技術的運用,自動立體倉庫、智能揀配系統逐漸應用于各工廠。
在運輸方面,運輸工具涉及原油船舶、散貨船、化工品船、氣體船、集裝箱船、專用化工槽罐車、通用型貨車。根據貨品要求,提供對應級別工具,硬件材質,化工品等級,運輸操作人員需配備專業資質要求,運輸工具的卸貨配件(舉升、管道、泵)匹配。
物流配套石化生產主業,區域布局附隨工廠。石化產業鏈貫穿上下游,加之為節省資金成本,庫存天數控制在很低水平,有些企業原料庫存僅為1天,對物流的服務鏈就要求做到商務計劃、資金支付、調配操作、倉儲運輸高度緊密配合,快速聯動反應。要實現這個效果,相應物流軟硬件設施都需要升級更新。硬件方面,運輸車輛的車型、輪胎等都要更加安全耐用,并且必須配裝GPS定位儀;軟件方面,需借助信息系統,做到各環節系統互通、數據共享、精準反饋。信息系統早就廣泛應用,如WMS、TMS等,但是作為產業一體化的石化企業,現在更需要打通各子模塊環節,或者重塑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環。系統的另一個作用就是作為有效管理工具,使管理更加精細化,減少人工成本,以及人為手工操作的錯誤率。
恒逸物流目前自有專用槽罐車近400輛,司機人數800名,純粹依靠線下管理,難度極大,單日道路運行近千車次,安全風險極高。為此,恒逸物流正在打造一套兼具內部規范管理、與上下游工廠實現信息數據互通、線上管控車輛道路運行安全的TMS 系統,通過恒逸信息部與深圳易流公司合作開發。作為內部管理的重要工具,這套TMS系統具有以下功能:
首先,可以取代部分以及減輕大量的手工操作,按目前恒逸聚酯產能,進出2000萬噸貨物,以前都是通過手工審單、調撥、統計、開票,錯誤率極高,單據不易保存,使用系統后,每年千萬噸原料運輸(30萬車次)數據核準統計只需5個人員可完成。
其次,系統使用后,物流自有車輛維保管理更加規范精準。如上所說,目前恒逸自有槽罐車400輛,車輛維修保養、機配件出入庫、輪胎更換等原先通過手工記賬,現在通過系統管控,流程規范,且維保成本清晰。
再者,車輛運營中的各項成本,以前只能有個總數概述,這套系統將經營的各項成本針對性采集,就可以清楚分項記錄對于各運輸線路的成本效益,從而進行更為精準的數據分析,做出經營決策。
此外,這套系統可以有效打通生產工廠上下游的物流環節,上游原料工廠以及下游聚酯工廠都有自己的系統,但是以前物流作為連通環節系統缺失,上下信息數據存在壁壘,是分割開來的,現在通過物流系統與工廠系統端口對接,連接地磅,可以及時準確共享出入庫信息、庫存信息,匯總形成數據池,也可以快速處理異常情況。
畢海燕經理還表示,恒逸物流的數字化發展是恒逸石化企業數字化發展、管理提升的一部分。為了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恒逸石化正在著力打造建設一套高效的MES系統,固化生產管理流程,打造以生產物流管理為核心,以綜合信息平臺和實時數據庫為支撐,實現整個工廠數據的一致性和互聯互通;向下實現與實時數據庫集成,向上實現為ERP系統提供完整的生產物料數據和能耗數據。該平臺將實現生產信息的可視化展示,為生產經營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規范企業生產業務管理流程,優化資源利用,降低物耗和能耗,提高企業生產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增強企業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這套系統將使得恒逸石化在生產運作中實現數據集成化、決策科學化、業務流程化和報表可視化。如,操作管理模塊通過生產模型的搭建,以物流信息為主線、工作流為驅動的信息系統建設,來推動企業管理業務流程化。調度指令、操作指令實現指令發起、審核、接收、反饋、確認、督辦全流程閉環管理。報表管理提取生產實時數據,展現生產信息,為上層平臺提供報表依據,實現生產信息資源共享,為管理人員提供直觀分析數據。
從恒逸石化物流方面的布局與建設情況可以看出,在石化產業新的發展階段,物流體系的建設意義重大。“石化+物流”的產業布局,使石化企業能夠更好地降低公司內部原料及產品的物流成本,更好地做到上下游協同,為主業發展提供強大助力,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