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耘

當下,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對此,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今年我國把穩增長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因此需要各行各業共同努力,著力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企業更要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堅實支撐。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先導性和基礎性,為保證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供給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對于穩定經濟、穩定社會非常重要。
保持社會經濟平穩運行,需要鞏固壯大實體經濟,而提高物流效率可以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從而增強實體經濟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近些年來,科技賦能物流業,使物流裝備和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數字化得到很大提高,物流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從物流對國民經濟的作用來講,物流是促進供給與消費相匹配、相協調的核心環節,而物流成本是整個社會交易成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物流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成本的高低。從企業經營層面來看,物流成本占據了企業成本的較大比重,目前尚有一定的下降空間,可以為企業挖掘出潛在的利潤。所以,通過物流的科技賦能、技術創新,推進物流降本增效,創新供應鏈體系,助推產業轉型升級,不僅有利于降低實體企業成本,還有利于生產制造與消費需求對接,從而助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服務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的增長引擎,作為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物流業要扛穩抓牢肩負的重大責任,充分利用國家政策上的支持,解決有關問題,充分發揮連接生產和消費兩端的關鍵性作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高物流效率,助推經濟運行更順暢,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