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顯峰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廣州 511400)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電梯越來越普及化,但其使用量的增加帶來更多的安全事故。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電梯數量占特種設備總量的45.%以上,高達627.8萬臺,并且保持每年20%左右的增長幅度。然而,隨著電梯使用時間的推移,很多電梯老舊嚴重,部分存在了安全隱患[1]。2018年2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針對當前電梯安全運行,下發了一系列管理意見,強調對老舊電梯安全實施評估機制,科學維護保養,并通過“物聯網+維保”等新模式,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建立電梯運行監測體系和應急救援公共服務平臺。所以要做好電梯運行數據的在線監測,及時發現電梯在運行期間是否存在故障或者隱患[2]。過去在對數據進行監測工程中,在設計在線監測系統時并未關注數據的基礎收集操作,對于數據對精準度得不到保障,系統運行的整體效果不高。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有效提高電梯安全運行管理,不僅可以對電梯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還可以捕獲異常情況,對電梯故障進行預測、預報,為電梯檢修人員帶來了更大幫助[3]。為了檢驗方案的可行性,本文針對當前電梯運行情況,提出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電梯在線監測系統設計。
系統硬件操作系統的整體性能會直接影響系統的整體運行效果,所以需提升其操作性能,并針對實際情況,合理劃分系統硬件的各個模塊,一般可以劃分為數據采集、監測數據通信等幾個模塊,系統結構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結構
所選擇的數據采集模塊為無線數據采集模塊,對于數據之間的聯系進行調整,然后對數據采集模塊進行設置,如圖2所示。
圖2 無線數據采集模塊
在運行期間,該模塊的實際性能較強,具有較強的接收靈敏度,抗干擾性能優良,且在系統中可以有效嵌入,能實現半雙工通信功能,在選擇時頻率較多,而且傳輸速率種類較多[4],且能為系統提供ISSI信道偵測功能,確保系統在運行期間具備良好的操作環境,在對內部數據進行管理期間,效果較為理想。
數據信號的管理在系統監測數據通信模塊中稍有不同,管理操作是通過通信技能實現的,系統在操作期間能對其性能進行持續優化與完善,具體監測數據通信模塊如圖3所示。
圖3 無線監測數據通信模塊
通信模塊的芯片為國產芯片,2 400~2 483 M的國際通用ISM頻帶中可以進行有效運行,最高調制速率為2 MB∕s。Si24R1在實際應用中性能優良,丟失的數據包可以實現自動重傳,響應信號也可以自動生成。仿真需應用I∕O端口,微處理器在內部FIFO的應用,使用比較便捷,成本相對較低[5]。2 M的高速數據可以在該模塊的支持下得到有效傳輸,發射時間有效減少,功耗較低,對于系統操作時間能得到有效控制,這樣就能完成系統監測數據通信模塊的設計[6]。
GPRS監測模塊主要是通過GPRS監測器完成的,如圖4所示。監測器的功能比較齊全與完善,比如GPRS無線通信功能、單相交流電測量等,各項參數的監管主要包括導線溫度等,數據監測系統的作用得以有效發揮。
圖4 數據監測
微控制器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實現數字化,可以集合多種通信方式的優勢[7],確保在現場布線期間,解決布線難點,確保操作人員的操作質量與效率,確保系統在操作期間的可靠性,系統數據排序是完成數據排序的主要方式,通過這樣的方法能確保系統在運行期間的監測效果[8]。
在設計軟件系統時,重點是數據的監測算法,做好該設計能保障系統設計的精準性,系統軟件設計流程如圖5所示。電梯狀態需在空間運行,參數的挑選需按照下面的公式進行:
圖5 系統軟件流程
式中:K為參數挑選數據;b為內部系統操作數據;m為基礎信息函數;f為集中數據;n為操作數據數量。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初步篩選數據算法,然后在數據的集中匹配下完成操作。圖6所示為集中匹配圖像。
圖6 系統數據集中匹配
電梯數據的監測算法匹配操作是在綜合數據處理下完成。匹配方程式為:
式中:p為匹配結果;a為待參照參數;K為集中處理數據;G為內部調整數據。
首先測量電梯上升距離,然后調整上升數據,重組電梯數據[9],數據重組步驟也要進行合理劃分,然后對重組公式進行設置:
式中:J為重組數據系統;S為相同的數據數量;P為數據權重參數;L為數據基礎系數。
數據理論監測操作的開展要建立在數據充足的基礎上,數據保護裝置的合理應用[10],能幫助內部監測的有效開展,讓數據在流通期間更加暢通,數據操控公式如下:
式中:N為操控參數;T為標準化處理數據;Q為安全輔助數據。
有效控制相關因素,對數據進行及時有效地監測,整體進行系統監測的相關操作,通過過濾相關數據,可以讓數據的純潔度得以提升,下面就對數據過濾公式進行介紹:
式中:MP為過濾結果;NK為調整過濾參數;L為自然整合數據。
系統軟件的整體設計需通過上述數據處理完成[11]。
電梯運行數據在線監測系統是建立在物聯網基礎之上的,為對監測系統的設計效果進行監測,需通過實驗進行判斷分析。
實驗參數的合理設置十分關鍵,其中項目有數據系統、內部數據分析、處理模塊數量等,數據為監測系統、實時監控分析等。
通過實驗參數的對比分析,并與傳統電梯運行數據在線監測系統設計的效果比較,發現該系統實際效果更好,其監測的準確率對比如圖7~8所示。
圖7 數據收集合格率對比
(1)數據收集合格率對比
從對比圖7的分析下可得,本文所研究的在線監測系統設計,在對數據進行收集過程中,相對傳統在線監測系統設計的數據收集,具有較高的合格率。在數據收集環節,數據收集力度強,可將所有數據完整錄入系統,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再通過數據存儲空間的提升,有效地改變了它的存儲量,由此可以獲得更多的有效數據,提高數據的合格率。
(2)監測準確率對比
通過圖8可以發現,在實驗時間為100 s時,在線監測系統設計的監測準確率為40%左右,要遠遠高出傳統在線監測系統。在實驗時間為200 s時,通過物聯網電梯運行數據,系統監測準確率可達50%左右,而傳統電梯運行數據在線監測的準確率僅為27%左右。
圖8 監測準確率對比
數據的內部處理操作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基礎數據的位置固定,是通過數據通信裝置實現的,通過對數據流通方向的掌握,可以確保系統操作的便捷性[12],讓系統操作時間更短,數據所處狀態可以在GPRS監測操作下精準反映,干擾信號可以得到有效處理,降低其影響,系統數據也可以獲得,且準確率較高,確保系統操作性能的可靠性與合理性[13]。
系統設計的監測準確率與實驗時間呈正相關,且比傳統系統設計效果更加優良。于軟件應用程序的理論型設計在本文研究中更加注重,系統數據的解讀期間,通過相關算法原理的應用進行深度操作,實現對數據的自主分析。軟件程序坐標方位的轉變,能確保數據基本監測的可靠性。在與傳統在線監測系統的對比分析下,發現本文所研究的在線監測系統更加精準與可靠。
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背景下,在電梯領域安全監管系統中,物聯網的應用是主要方向。本文所研究的系統具有較高的智能化與信息化水平,能夠為電梯的有效監測提供可靠支持。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是本文在線監測系統的兩個部分,模塊化處理是硬件設計的主要方式,無線數據采集器在系統數據采集模塊中的應用,數據的錄入力度得到加強,初始數據的獲取完整度較高,且可以對獲取得到的數據進行存儲,然后通過監測數據通信模塊,在對于數據流通狀況的分析能利用NRF24L01無線數據通信模塊進行處理,尋找數據在流通中存在的信息傳輸問題,干擾信號的過濾可以通過系統操作實現,在系統GPRS監測模塊中合理應用GPRS無線監測器,能對電梯運行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從而確保系統的整體操作能力,保證硬件設計的可靠性。軟件操作算法以及程序應用方案在軟件設計過程中十分關鍵,對整體系統的設計要通過數據的研究與操作實現,為電梯安全監管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