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俗話說:“春天到,鼻炎鬧。”打破鼻炎“魔咒”,你知道怎么做嗎?本期,中醫(yī)專家為您出謀劃策。
【 鼻炎不能怪鼻子 】
為什么春秋兩季鼻炎高發(fā)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這本是讓人賞心悅目、心情愉悅的季節(jié),但對于過敏性鼻炎患者來說,卻是他們最難熬的時節(jié)。噴嚏連天、鼻涕不止、鼻癢難忍……讓人苦不堪言。
北京孔醫(yī)堂坐館專家武國忠說,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有些人對花粉過敏,有些人對甘草過敏,有些人對螨蟲過敏,有些人對花生米過敏。同時,每個人的過敏反應也是不盡相同,有的人是起皮疹,有的人是眼睛腫,有的人是呼吸困難,嚴重的甚至會產(chǎn)生紫癜。一旦出現(xiàn)過敏反應,通常我們就認為今后再也不能接觸這個東西了。但是,多數(shù)情況下,這些反應物你以前可能是天天都會接觸,那么,為什么之前接觸不過敏,而現(xiàn)在卻過敏了呢?想要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就需要先弄清楚一個問題:為什么春秋兩季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fā)季。
在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中,春分和秋分是兩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春分和秋分的到來,預示著我們正式進入到了春天和秋天。春分時節(jié),自然界會由相對寒冷的狀態(tài),慢慢地進入到一個炎熱的狀態(tài),這時體內(nèi)伏藏的熱邪與外界漸熱的氣候相應。同理,秋分時節(jié),自然界由相對炎熱的狀態(tài)過度到一個寒冷的狀態(tài),體內(nèi)伏藏的陰邪與外界的寒濕之氣交加。
《 素問·評熱病論 》中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武國忠講解道,正因為人體自身的正氣弱了,不足了,才給了邪氣內(nèi)外勾結(jié)、趁虛而入的機會。于是,身體出現(xiàn)了各種不適癥狀。所以,從中醫(yī)角度來講,過敏問題歸根結(jié)底是內(nèi)部原因。不管你是春天過敏,還是秋天過敏,中醫(yī)的治療思路都是提升你的正氣,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提高免疫力。
鼻炎病根在肺和脾上
中醫(yī)認為,鼻為呼吸的氣體出入的通道,而肺主一身之氣,職司呼吸,所以素有“肺開竅于鼻”,“鼻為肺竅”之說。臨床上,諸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鼻部疾病,雖然發(fā)病癥狀各異,但病因首先要歸到肺上。肺氣虛弱,衛(wèi)表不固,病邪才得以乘虛而入。
同時,在中醫(yī)五行中,脾屬土,肺屬金,脾土生肺金。脾臟能將食物中的精微物質(zhì)傳輸給肺,為肺提供能量。如果脾氣虛弱,不能為肺提供精微物質(zhì),肺臟功能就會減退,抵抗力就會變?nèi)酰^敏性鼻炎極易找上門來。因此,中醫(yī)將過敏性鼻炎的發(fā)病原因歸結(jié)于肺臟和脾臟的正氣虛弱。
“大家可以回想一個小細節(jié),鼻子過敏后第一個反應是什么?就是打噴嚏。其實,它恰恰是我們體內(nèi)的肺臟和脾臟氣機虛弱的反映。元陽虛衰,無力抵御外邪的侵襲,所以,鼻子才會失去往日的溫煦與貼心,噴嚏接連不斷。”武國忠接著指出,肺主氣,脾主血。氣血是貫穿全身的重要物質(zhì),所以說,過敏實際上是一個全身性疾病,可以發(fā)生在全身的任何一個部位,過敏性鼻炎僅僅是過敏性疾病中的一種。明白了這個道理,根治過敏性鼻炎就一點也不難了。
【 辨證治療,狙擊鼻炎 】
【 病例回放 】
楊女士是名“資深”鼻炎患者。只要天氣一冷,鼻子就不舒服。服用西藥多年,效果并不理想,無奈之下,求助中醫(yī)。武國忠醫(yī)師在對其進行整體診斷后,問了三個問題:“您是不是經(jīng)常感覺頸部發(fā)緊發(fā)僵?”“您是不是喜歡晚上洗頭,并且沒等頭發(fā)完全干就去睡覺了?”“平常是不是脖子越不舒服,過敏性鼻炎癥狀就越嚴重?脖子舒服了,過敏性鼻炎癥狀就減輕了?”看似平常的三個問題,一一中的。楊女士驚訝地問道:“您是怎么知道的呀?”
外感風寒邪氣,引發(fā)寒性鼻炎
“根據(jù)患者不同體質(zhì),中醫(yī)從總體上將過敏性鼻炎分為兩類:寒性體質(zhì)引發(fā)的寒性過敏性鼻炎和熱性體質(zhì)引發(fā)的熱性過敏性鼻炎。楊女士經(jīng)常晚上帶著濕漉漉的頭發(fā)去睡覺,使得寒邪阻塞在頸部的風池穴和風府穴上,所以,出現(xiàn)了脖子發(fā)僵發(fā)緊、鼻塞不通等癥狀,她就是典型的由受寒引起的寒性過敏性鼻炎。”武國忠進一步講解說,寒性過敏性鼻炎一般是由于受寒引起的,發(fā)病的原因是外感風寒,寒邪阻塞在頸部的風池穴和風府穴上。由于風池穴和風府穴阻塞,導致機體的陽氣無法滋潤肺臟,使得肺臟的宣發(fā)和肅降功能下降,從而導致肺氣虛弱。在外邪的侵襲下,出現(xiàn)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癢等不適癥狀。很多患者感冒后誘發(fā)的過敏性鼻炎,往往屬于寒性過敏性鼻炎。
注意頸部保暖,少吃寒性食物
對于寒性過敏性鼻炎患者而言,除了服用疏風散寒的中藥外,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保暖。比如,洗頭后一定要將頭發(fā)吹干,尤其是頸部,以免頭發(fā)上面的水汽滴落在風池穴和風府穴周圍,導致局部張開的毛孔感受外邪。在特殊時節(jié),比如,初春乍暖還寒時,秋意漸濃時,外出最好戴條圍巾,保護好頸部,避免受寒。
此外,寒性過敏性鼻炎患者平時要盡量少吃寒性食物,比如,梨、黃瓜、李子等。可以每天喝一杯姜糖水:將生姜切成姜片或者姜沫,放到水中煮開后,加入適量的冰糖或者紅糖,放置溫熱飲用,身體出微汗收效更佳。
肺胃之火上行,導致熱性鼻炎
臨床上,不少人罹患熱性過敏性鼻炎最根本的原因是過食魚和肉。中醫(yī)認為,魚生火,肉生痰。肉吃得太多就會引起肺胃之火偏盛,導致肺胃邪火上行,不斷地熏蒸鼻竅,這就是導致熱性過敏性鼻炎的常見誘因。
武國忠舉例說,我曾經(jīng)接診過一位患者,有多年鼻炎病史。在對他進行整體診斷后,我發(fā)現(xiàn)他的中脘穴有一個很強的壓痛點,初步判斷病因在胃腑。一開始,我問他飲食有什么偏好,他說沒有。可當我問到他是否愛吃羊肉和辛辣食物時,他立刻答說:無肉不歡,頓頓不離肉。這樣,他深藏多年的病根就被挖掘出來了。
少吃肉類,多吃蔬菜
對于熱性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可服用芩連二陳湯與小承氣湯合方,這兩種藥可以降肺胃之火。服藥一兩周后,鼻炎癥狀就能很快得以控制。
另外,日常飲食中,可以多吃一些絲瓜、苦瓜等涼性蔬菜。少吃肉,甚至是稍微地忌一忌肉類。如果能堅持下去,過敏性鼻炎一般就不會復發(fā),或者是大大降低復發(fā)的概率。
【 專家力推 】
古代名醫(yī)的鼻炎特效方
1.桔梗元參湯:寒性鼻炎的良方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診斷學博士羅大倫介紹說,乾隆年間,宮廷有位御醫(yī)叫黃元御,善于治療過敏性鼻炎。他在診病時,往往是根據(jù)患者的鼻涕顏色來開方子。如果患者流的是清鼻涕,就會開“桔梗元參湯”。
【 配方 】桔梗9克、元參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 用法 】煎服。大約用五碗水,煎熬剩兩碗,早晚各服用一碗。
【 方藥解析 】本方基本屬于食療的范圍,方中多半是藥食同源的中藥,比較安全、溫和。方中,茯苓祛濕,可以令脾氣左升;法半夏化痰降氣,可以令肺胃之氣右降;桔梗開肺氣,同時幫助氣機左升;元參現(xiàn)在稱玄參,清咽利喉,以通清竅;杏仁降肺止咳,幫助肺胃之氣右降;橘皮有清理肺氣,化痰降逆之功;生姜可以降逆散寒;甘草居中,坐守中州,調(diào)和諸藥。群藥合力,可以升降脾肺氣機,去除寒邪,是寒性過敏性鼻炎患者的良方。
2.五味石膏湯對治熱性鼻炎
羅大倫指出,對于熱性過敏性鼻炎,流黃膿鼻涕的患者而言,可以選用名醫(yī)黃元御的另外一個方子——五味石膏湯。
【 配方 】五味子3克、生石膏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元參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
【 用法 】煎服。大約用五碗水,煎熬剩兩碗,早晚各服用一碗。
【 方藥解析 】方中,五味子可收斂固澀、益氣生津;生石膏入肺經(jīng),清熱瀉火;杏仁能生津止渴、潤肺定喘;法半夏降逆止嘔、燥濕化痰;元參涼血滋陰、瀉火解毒;茯苓強健脾氣,利水滲濕;桔梗宣肺祛痰;生姜性熱,反佐生石膏的寒涼之性,使整個方劑涼而不寒,既可以清開鼻竅,清肺化痰,宣肺降逆,又不傷人正氣。
【 特別提示 】
1. 上述方藥須在專業(yè)中醫(yī)師的指導下服用。
2. 孕婦不可擅自嘗試。
3.兒童服用,用量減半。
【 根治鼻炎,從改掉不良習慣做起 】
牢記日常護理四要點
無論罹患寒性過敏性鼻炎,還是熱性過敏性鼻炎,以下四個日常護理要點都適用:
1.經(jīng)常運動。
比如,站養(yǎng)生樁、練習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運動量以微微出汗為佳,以增加人體的抵抗力。
2.洗臉時,用冷水清洗鼻腔。
具體方法為:先用手接少量涼水,從鼻孔輕輕吸入冷水然后噴出,反復10次,以達到清洗鼻腔的目的。一般早晚各1次,堅持1個月左右后,可見成效。
3.多做穴位按摩。
經(jīng)常按摩迎香穴、印堂穴、風池穴及風府穴。按摩至微微發(fā)熱為度。以上穴位具體位置如下:
迎香穴:位于面部,鼻翼的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
印堂穴:位于人體額部,在兩眉頭的中間。
風池穴:位于后腦勺、后枕部兩側(cè)入發(fā)際一寸的凹陷中。 簡易取穴方法:大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兩邊,輕輕地滑動,到后枕部有明顯的兩個凹陷就是風池穴。
風府穴:位于項部,當后發(fā)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cè)斜方肌之間凹陷處。
4.遠離空調(diào)冷氣。
最好不要使用空調(diào)冷氣,要使人體的汗腺充分發(fā)揮作用。擴張的汗腺會對肺竅的宣發(fā)和肅降起到很好的協(xié)調(diào)作用,以利于鼻炎的恢復。
避免久治不愈,首先改掉不良習慣
武國忠最后強調(diào)道,無論是寒性過敏性鼻炎,還是熱性過敏性鼻炎,中藥的整體治療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可臨床上,往往治好一個病人,不出一個月他又找來了,為什么?就是因為管不住自己的嘴,管不住自己的心。我們總是向患者強調(diào),要想治好疾病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明醫(yī)、真藥、好病人。倘若你沒有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沒有消除誘發(fā)疾病的因素,什么病都是很難根治的。做個好病人,其實也是做自己的好大夫,病都是自己“慣”出來的,改掉不良習慣,這就是最高明的治病大法。
專家簡介
武國忠,北京孔醫(yī)堂坐館專家。
羅大倫,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診斷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