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
中醫云“有胃氣即生,無胃氣則死;胃強則體壯,胃弱則體衰。”脾胃作為后天之本,直接影響著人體健康。做好脾胃養生,近則滋潤臟腑,遠則惠及全身;反之,脾胃不佳,縱無大病,小病小災也會持續不斷。然而不少人在養胃時往往重視“暖”“軟”二字,自以為胃不好就要吃一些易消化的暖食。但有些人吃熱食后病情不減反增,其根本原因是患者未搞清楚胃寒與胃熱。
胃寒則需暖
中醫認為,90%左右的胃病是因為胃寒。
胃消化食物離不開熱量,胃內缺火,就難以消化,進而產生胃脘冷痛、胃口不佳、消化不良、腹瀉、嘔吐、反胃等狀況。久而久之,寒氣會持續傷害胃的免疫與消化能力,一方面會引發胃病反復發作,另一方面還會由此導致營養不良、體衰多病。
養胃方法:溫補心陽
火可生土,也就是心火生成胃土。心火充足,胃火才旺。做菜或煲湯時可以添入溫心補陽的藥食同源類藥材,如薤白、干姜、肉桂等,以旺胃火。此外,亦可吃熱食、喝熱水,輔以科學的戶外活動,以提高胃動力。
胃熱則需涼
胃火過旺就可能胃熱。
患者常常感到饑餓,老是吃不飽似的。長期胃火過旺的患者往往有饑餓感卻難以下咽、口渴之類的癥狀,還可能并發輕微咳嗽、虛汗、腹脹、便秘等狀況。
胃熱會催生炎癥,如出血性胃炎、酒精性胃炎、習慣性便秘等,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多伴有胃熱。
長時間胃熱極大地傷害了胃黏膜,還可能導致黏膜上皮細胞癌變。
養胃方法:清熱下火
若患者初發胃熱,可以吃一些涼性食材以滋陰生津、清熱祛火,如生菜、苦瓜、西瓜、薄荷、梨、菊花、金銀花、薏仁等,適當攝取水分。
清除胃火的食療可選皮蛋拌豆腐。每日以2個皮蛋和200克石膏豆腐,拌勻后澆上麻油,放少許食鹽,即可食用。需要指出的是,一定要是正規商超出售的無鉛皮蛋;高血壓患者一定慎食皮蛋。
臨床上胃病的具體狀況非常復雜,許多患者并非簡單的胃寒、胃熱,往往是寒熱交織。此類患者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 養胃小貼士 】
其實,養胃也不是難事,搓搓手、動動腳趾即可,方法如下。
搓搓手
吃飯前先要摩拳,即先左手握拳,以拳面將右手的內關穴頂住,向左向右旋轉,通過摩擦方式刺激內關穴;然后換右手同樣摩擦左手內關穴。
接著兩個手掌彼此摩擦,直到發熱時方停下來,刺激手心處的勞宮穴。
末了十指交叉,手腕相扣,以作用于大陵穴。
這3個動作有助于提高心火、幫助胃部消化,尤其適用胃寒患者。
活動腳趾
動腳趾能夠成功推動體內氣血暢通、平衡陰陽、祛邪扶正。腳趾抓地,每次約5分鐘。雙腳可依次鍛煉,亦可同時進行。每日鍛煉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