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子
“我的腸子就像一根筆直的管道,飯菜從嘴巴進去,一下子就到底排出去了?!奔易∴嵵莸膶O先生經常這樣形容自己的腸道,吃完飯總是習慣性大便的他,最近聽說飯后總大便可能是腸癌,一下就慌了神。這是真的嗎?
不必過于擔心腸癌
人的腸道都是蜿蜒曲折的,長度為6.5米~8.5米。吃完食物后,食物會隨著胃腸的蠕動而消化,進而變成大便,暫時存在結腸的下方。當大便達到一定的量后,身體就會觸發直腸的神經反射,讓人感覺想排大便。
河南省腫瘤醫院普外科副主任趙玉洲表示,一吃完飯就想大便,有多種可能性。如可能和胃黏膜的反射較強有關,食物會對胃黏膜造成一種刺激,每個人的胃黏膜都不一樣,敏感性也不同。有些人的胃黏膜比較敏感,對刺激的反射比較強,這樣釋放出的物質就會比較多,腸道的蠕動速度也會加快。也可能是無意中吃了讓自己過敏的食物造成的。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各種食物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對哪些食物不耐受,經常吃讓自己不耐受的食物,于是一吃完就上廁所。
“一吃完飯就想排便,還要考慮是不是腸道出現問題了?!壁w玉洲提醒,大便的性狀改變和腸道某些疾病的關系很密切,從大便的情況可以看出腸道的情況,若腸道出現問題,比如腸易激、腸道炎癥等,腸道會變得比較敏感,容易受到刺激,便意就會明顯增多。
腸易激綜合征可能性大
那么,每頓飯后都會大便,會不會和腸癌有關?河南省腫瘤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劍表示,一般不會考慮是腸癌,反而是腸易激綜合征的可能性比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腸癌也會造成大便的改變,還是要警惕以下情況:
大便習慣改變。當癌細胞在黏膜發生病變的時候,患者可能不會出現任何癥狀,但大便習慣會發生改變。
大便次數增加。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會刺激腸道,增加分泌黏液,從而導致大便次數增加,另外,還會出現大便黏稠、不容易沖走等情況。
便秘、便血。腫瘤增大,會占據腸道的部分空間,導致正常大便難以通過,出現便秘、大便硬結等情況。另外,大便會變細,呈條索狀。有時由于經過腫瘤時發生摩擦,導致腫瘤表面出血,大便中會有鮮紅色或暗紅色的黏液。一旦腫瘤破裂,還會出現便血。
“腸癌是個善于偽裝的疾病?!壁w玉洲提醒,反復發作的腸炎、痔瘡等一些常見病都可能是它的“偽裝”。因此,符合以下情況的人群,應盡早做篩查:
40歲以上人群;有痔瘡或長期便血;直系親屬有結直腸腫瘤病史;有慢性腹瀉,持續超過3個月;經常發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有慢性闌尾炎、大腸息肉、炎癥性腸病、膽囊炎或已切除闌尾和膽囊者;長期精神抑郁、近三個月體重明顯下降的人;肥胖人群,肥胖者患結直腸腫瘤的風險高于體重正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