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雷鳴

摘要:根據首都醫科大學課外活動開展現狀,從場地、器材、師資力量及學生身體素質等方面測評,籌劃組建跳繩俱樂部,開展俱樂部活動,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養成鍛煉習慣,提高學生健康水平。提高首都醫科大學跳繩競技水平,爭取參加比賽為校爭光比賽,還可以促進花式跳繩課堂教學發展,擴大跳繩面授對象。在原有的線下跳繩競賽中增加個人花式項目、多人花式項目和個人、接力計數項目,促進跳繩運動線下競賽項目多元化發展,還可嘗試建立線上比賽機制,舉辦線上花式跳繩比賽。以此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和專長。根據花式跳繩動作,按照教學內容體系,分級分類錄制視頻,形成線上教學資源。發揮網絡資源和跳繩運動的優勢,為學生提供直觀、易懂、方便、快捷的學習模式,讓更多學生簡單方便地學習跳繩技術技能,實現課上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效銜接使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課外活動跳繩運動俱樂部跳繩競賽線上資源
中圖分類號:G89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3(b)-0000-00
Study on Diversified Construction of Skipping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Medical Colleges
—Case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LI Ying? LEI Ming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from the field, evaluation, equipment, teachers and students ' physical quality, planning to form rope skipping club, improve the leve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rope skipping, striv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petition for the school,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ancy rope sk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expand the rope skipping face object. If the individual fancy items, multi-person fancy items and individual and relay counting items can be added to the original offline rope skipping competition, to promot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offline rope skipping sports, we can try to establish an online competition mechanism and hold the online fancy rope skipping competitions. To cultivate students ' interest, hobbies, and expertise in sports. Strengthen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study and exercise, enhanc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improve their health level, and form an optimistic and cheerful attitude towards life. Carry out club activities, enrich the content of rope skipping sports carried out in the school,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ultivate lifelong sports awareness, develop exercise habits, and improve students' health level. According to the fancy rope skipping action,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of video recording, to form online teaching resourc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rope skipping sports, provide students with intuitive, easy to understand, convenient and fast learning mode, so that more students can easily learn rope skipping technical skills,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class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independently.
Key Word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Rope skipping exercise;Club; Rope skipping competition; Online resources
學校教育的目的是通過各門課程的教學以及其他活動,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學校體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課外體育活動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學校課余生活的重要內容,學生在學校除了文化課學習以外,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將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特別是有益于學生的個性發展[1]。1951年8月,政務院《關于改善各級學校學生健康狀況的決定》中規定:學生每日體育、娛樂活動或生產勞動時間,除體育課及晨操或課間活動外,以1~1.5h為原則。1990年頒布實施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進一步促進了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同年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要求:普通高等學校除安排有體育課的當天外,每天應當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課外體育活動,在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課余體育訓練,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20年10月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指出:要推動學生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還要因地制宜開展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活動,并將中華傳統體育項目融入進來,深入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讓中華傳統體育在校園綻放光彩。這一系列文件為學校體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確立課外體育活動的地位和意義,促進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體育運動是基礎,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石。而體育教育的目標重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識、創新能力等。其中跳繩運動中的計數、花樣、創編以及多人同步等形式對于個人及團隊合作與創新性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與創新性。
跳繩作為我國優秀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因其具有簡便易行、花樣繁多、安全性高的特點,深受大眾喜愛,在民間廣為流傳[3]。跳繩運動又分為計數項目和花式項目。計數項目是指在規定時間內記錄有效次數,或者不限時間記錄一次性完成的有效次數。花樣跳繩逐漸興起,融合了體操、武術、雜技、舞蹈、音樂等元素,發展成為集時尚、娛樂、健身于一體的新興運動,深受青少年喜愛和追捧,跳繩這項古老的運動又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4]。
跳繩運動是一項場地無特殊要求,安全性高、所需器材裝備簡單,不限參與人數的運動。對改善身體形態、提高身體素質、改善身體機能3個方面有促進作用[5]。經常練習跳繩對促進器官的發育和內臟機能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可以起到增強心肺功能、增加骨骼密度,預防骨質疏松,提高手腳配合、靈敏反應和身體協調性等功效[6]。此外跳繩運動還具備健心、觀賞、娛樂、競技等價值。
將跳繩運動在課外活動中進行多元化建設,不僅可以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完成《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增強自信,促進學生知行合一、剛健有為的目標,還可以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受教育者的才能、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在舉辦跳繩運動課外活動時,其活動規模的大小、活動時間的長短、活動內容的選擇等都可以靈活掌握,沒有固定模式,生動活潑,靈活多樣,從而促進學生提高自我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該研究以跳繩運動在醫學院校課外活動中多元化建設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該研究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以跳繩、課外活動為關鍵詞在知網內進行搜索,梳理有關跳繩運動在學校體育課外活動中的應用;運用實地調查法以首都醫科大學為實地調查對象,分析首都醫科大學對開展跳繩課外活動的場地、器材、師資力量等影響因素;通過專家訪談法咨詢教授跳繩運動方面的專家,設計適合在醫學院校開展的課外活動內容及實施途徑,完成在課外活動中多元化建設展開系統的研究與分析。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從教學環節分析
2.1.1 從學生角度分析
學習態度反映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表現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氛圍上。根據調查結果分析,首都醫科大學自2014年起僅針對大學二年級女生開展花式跳繩選項課。由于是學生自主選項,多數學生對花式跳繩有一定的興趣,且有較好的跳繩運動基礎,所以學習態度都較為端正。課前能夠主動復習,課中對于所學內容能夠積極練習,學生之間也會彼此溝通和互助解決難點動作,課后學生能夠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對于重點動作反復練習。總體來看,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有助于跳繩俱樂部的開展。
2.1.2從教師角度分析
由于高校體育課教學模式和教學規定的要求,課堂上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練習為輔,經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通過練習掌握所學內容,練習過程中教師加以糾錯輔導,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因此一些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無法得以應用。由于學生運動能力,技術掌握能力等個體差異,會影響教師實際講授的內容和學生掌握的效果,所以,開設跳繩俱樂部并分時分類地組織活動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有力促進和補充。
2.2跳繩運動的課外活動形式多元化建設
2.2.1全國各地每年各級各類跳繩比賽眾多,就北京地區的高校已舉辦了29屆跳繩比賽,多所高校派出俱樂部或常設運動隊進行角逐。實地調查結果顯示,首都醫科大學曾在2004年承擔舉辦北京市高校跳繩比賽,但至今仍未組建跳繩俱樂部或是跳繩運動隊,每次參賽均是以臨時組隊的形式參加,且參賽項目僅限于計數項目,并未參與花式項目。由此可見首都醫科大學具備組建跳繩俱樂部或是運動隊的場地、器材等硬件條件,且具備帶隊訓練或是俱樂部活動的師資力量。
首都醫科大學現已組建羽毛球訓練隊、田徑訓練隊、健美操訓練隊、游泳訓練隊、武術訓練隊和女子籃球俱樂部。經實地調查首都醫科大學各俱樂部或訓練隊參與人數,數據如表1。
從表1中可以得出首都醫科大學還有多達90%以上的學生并未參加任何俱樂部或是訓練隊,這90%參的學生加體育課外活動及鍛煉只能是以陽光長跑刷卡的形式,相比較之下,呈現出枯燥,鍛煉效果差的局面。由此可見首都醫科大學可開設跳繩俱樂部或是運動隊能夠激發學生對課外鍛煉的興趣,從而提高鍛煉效果,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參與俱樂部或是運動隊等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
分析首都醫科大學花式跳繩課程教學大綱,發現花式跳繩課程中僅教授個人花式動作,未涉及多人花式配合、成套動作編排、音樂選配剪輯等內容。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教授內容單一,對花式跳繩知識內容涉及范圍不夠,籌劃組建跳繩俱樂部,補充課堂內教授不到的跳繩技術內容,以此課外活動形式傳播更多的跳繩運動理論知識與運動技能。
2.2.2完善跳繩競賽規程,組織各種形式的校內跳繩競賽
據調查研究發現,首都醫科大學每年開展一次校內線下跳繩競賽,設有個人單搖、雙搖項目和集體“8”字長繩項目。并未涉及個人花式項目、多人花式項目和個人以及接力計數項目。由此可見可以對校內跳繩競賽項目進行多元化建設。
調查研究首都醫科大學各項體育競賽發現,校內各項體育競賽均以線下比賽為主并未開展過線上體育競賽,而教學中已經實際應用了“雨課堂”“BB平臺”等線上教學手段。因此可對校內比賽機制進行多元化建設研究。
2.3跳繩運動學習路徑多元化建設
(1)實地考察首都醫科大學跳繩運動的學習路徑,僅有大學二年級的小部分女生可以在專選課中學習花式跳繩技能,未選上跳繩專選課的同學很難在校內學習到跳繩運動技能,由此可見,跳繩運動線下學習路徑多元化建設,有助于更多學生學習跳繩運動技能。
(2)調查首都醫科大學教學平臺發現,在教學及課外活動中已經廣泛運用“雨課堂”“BB平臺”“微信群”“班級小管家”等線上教學平臺,但線上平臺對跳繩運動的學習資源相對較少,所以充分利用手機APP軟件、QQ、微信等聊天工具、校內信息平臺,互聯網等學生們擅長和喜愛的學習形式,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內外互動”的新型教與學的模式,豐富線上教學資源多元化建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學習跳繩運動技能。
3結論與建議
(1)根據首都醫科大學課外活動開展現狀,從場地、器材、師資力量及學生身體素質等方面測評,籌劃組建跳繩俱樂部,提高首都醫科大學跳繩競技水平,爭取參加比賽為校爭光比賽,還可以促進花式跳繩課堂教學發展,擴大跳繩面授對象。
(2)可在原有的線下跳繩競賽中增加個人花式項目、多人花式項目和個人、接力計數項目,促進跳繩運動線下競賽項目多元化發展可嘗試建立線上比賽機制,舉辦線上花式跳繩比賽。以此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和專長。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煉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健康水平、形成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3)開展俱樂部活動,豐富校內開展的跳繩運動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養成鍛煉習慣,提高學生健康水平。
(4)根據花式跳繩動作,按照教學內容體系,分級分類錄制視頻,形成線上教學資源。發揮網絡資源和跳繩運動的優勢,為學生提供直觀、易懂、方便、快捷的學習模式,讓更多學生簡單方便地學習跳繩技術技能,實現課上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效銜接使學生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王坤.北京市中小學花樣跳繩運動推廣成效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8.
[2]劉冰冰.長春市中小學體育課中推廣花式跳繩運動的路徑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0.
[3]明應安.“互聯網+”背景下跳繩運動探究式教學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10):95-97.
[4]丁衛衛.高校花樣跳繩開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8):147-149.
[5]張華英.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體育花式跳繩選項課的教學模式研究[J].體育科技,2020,41(4):142-143.
[6]王姿慧.花樣跳繩融入高校藝術體操繩操教學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7):64-68.
基金項目:首都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2021年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跳繩運動在我校課外活動中多元化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21RWJYJX04)。
作者簡介:李影(1989—),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
雷鳴(1978—),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