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

關鍵詞:糖尿病;社區護理;強化健康教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8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2--01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人口逐漸老齡化,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1]。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還尚無根治方法,控制血糖為阻止病情發展的主要方法。糖尿病患者一般情況下不用住院治療,大多數都是接受社區干預,在社區干預期間由于受到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低、長期用藥效果不明顯、對疾病的危害嚴重性認識不足等因素影響,導致患者容易出現遵醫行為不高的情況,因此實施相應的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2-3]。基于此,本研究研討了強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中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65例,分成對照組32例、觀察組33例。對照組中,女18例,男14例,年齡45-65歲,均數為(55.12±3.19)歲。觀察組中,女19例,男14例,年齡45-65歲,均數為(55.63±3.07)歲。兩組基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1)全部經過臨床各項檢查確診;(2)病歷資料完整;(3)對本研究均知曉同意。排除標準:(1)意識、精神、認知等存在障礙;(2)合并各種急危重癥;(3)中途退出研究者。本研究得到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社區護理,發放健康知識手冊,定期組織社區健康知識講座,給予飲食和運動指導等。觀察組: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強化健康教育:(1)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其中包括個人基礎信息、疾病、診療等信息。初步分析患者的病情,進而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2)心理疏導:社區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其內心真實擔憂的問題,針對性給予疏導,進而緩解其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鼓勵其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3)用藥指導:詳細告知患者所用藥物的主要作用、用量、用法、可能會引發的副作用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用藥的認知。還可以向患者分享用藥后血糖水平控制較好的案例,提高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信心。(4)飲食指導:告知患者日常飲食要少食多餐,要低脂、低糖、低鹽飲食,嚴禁暴飲暴食,忌煙酒。(5)知識宣教:在社區內每周為患者開展糖尿病健康知識講座,主要告知患者實時監測血糖和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性,同時還要給予患者家屬相關知識宣教,以便于日常更好的給予患者監督。(6)運動指導:告知患者適當運動的好處,鼓勵其多進行一些散步、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7)足部護理:社區護理人員每天都要囑咐患者觀察雙足的變化,每日用溫水泡腳,再用干凈的毛巾擦干,盡量不要讓足部受傷,穿舒適透氣的鞋子。
1.3觀察指標
(1)兩組護理前后血糖水平相比,監測的內容有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2)兩組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相比,采用自制的知識問卷進行調查,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越高。(3)兩組護理依從性比較,采用自制的依從性調查問卷評估,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依從性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x±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血糖水平相比
護理前兩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有起病慢、疾病初始癥狀不明顯、病程長等特點,若是血糖長期處于較高水平可能會誘發全身多種并發癥,嚴重還會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是臨床關注的重點內容[4]。糖尿病的社區健康教育能夠幫助患者正確的掌握藥物和飲食治療方法,提高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識,提高治療配合度,進而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減少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5]。
有研究得出,給予糖尿病患者社區健康教育能幫助患者穩定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遵醫行為和生活質量[6]。本研究結果與文獻一致,得出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均較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護理依從性評分較對照組高(P<0.05)。糖尿病患者一般都需要長期服用降血糖藥物或皮下注射胰島素,但是部分患者因缺乏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識,對疾病的危害嚴重性認識不足,會導致出現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的情況,因此容易出現漏服、錯服藥物,飲食控制不好、情緒不佳等情況,對治療效果會產生一定影響[7]。強化社區健康教育從建立健康檔案、飲食和運動指導、知識宣教、心理疏導、足部護理等方面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提高患者對所用藥物的認知,進而提高服藥依從性,通過分享藥物治療效果好的病例來增強患者治療信心[8-9]。全面詳細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控制血糖重要性的認識,飲食指導能夠讓患者規避不良的飲食習慣,正確飲食不僅有助于增強機體的營養,還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10]。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能夠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和生活,更利于疾病康復。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中應用強化健康教育能穩定控制血糖數值,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護理依從性,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彭羽,林赟,周卉,等.基于互聯網思維主導的健康教育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養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21,38(3):237-240.
[2]楊慧,袁新建,付迎春,等.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1,29(3):608-610.
[3]趙紅梅.以健商理論為基礎的全程健康教育對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2):240-243.
[4]李潔,伍群麗,劉威,等.個體化全程健康教育對突發性聾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聽力預后的影響[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21,29(3):307-311.
[5]林愷,姚彌,謝潔瑩,等.應用名義小組技術構建基于初級保健服務需求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框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34):4392-4397.
[6]鄭麗,王光華,魯晶晶,等.微信群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疾病認知及健康行為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21,37(2):183-186.
[7]劉麗,謝仙萍,尉小芳.看圖對話教育與基于授權理論的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0,34(6):983-988.
[8]徐瑾鼎,徐復娟,余穎.KAP模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重慶醫學,2020,49(13):2232-2235.
[9]王易欣,楊輝,張蒙,等.護理結局分類系統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20,34(14):2505-2509.
[10]劉茂娟,林美珍,周歧鑾,等.基于依從性曲線變化規律的階段性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健康教育,2020,36(1):89-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