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慶 李玉棟 楊俊



關鍵詞:細菌耐藥監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藥物敏感試驗
【中圖分類號】 ?G644.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2--02
為了解我院在2020年度臨床分離菌分布及耐藥性情況,現將我院2020年全年度細菌耐藥性監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和總結,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菌株來源
收集國藥北方醫院于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臨床分離菌,除去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離的重復菌。
1.1.2實驗材料
BD Phoenix M50全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抗菌藥物紙片(Oxoid公司),MH培養基,質控菌株: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1.2方法
1.2.1藥敏試驗
使用BD Phoenix M50全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或紙片法,按照,藥敏結果判斷參考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CLSI)2017年版判斷標準
1.2.2數據分析
結果采用WHONET5.6軟件分析
2結果
2.1菌株分布
本年度共收集臨床分離菌1859株,其中呼吸道標本占50.0%(930株),尿液占25.9%(481株),血液占14.3%(266株),分泌物占5.8%(108株)糞便占3.1%(58株),其他標本占0.8%。腸桿菌目細菌占所分離菌的50.1%(932株/1859),其中最多見的依次為:肺炎克雷伯菌50.8%,大腸埃希菌29.9%,陰溝腸桿菌11.7%。非發酵糖革蘭陰性菌占所分離菌的27.4%(510株/1859),其中最多見的依次為:銅綠假單胞菌58.0%,鮑曼不動桿菌24.1%。葡萄球菌屬占所分離菌的7.7%(143株/1859),腸球菌屬占所分離菌的3.0%(59株/1859)。具體菌種分布見表1。
2.2革蘭陽性菌對抗菌藥物的藥敏試驗
2.2.1葡萄球菌屬
本年度年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檢出率為13.3%,未發現對萬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藥的葡萄球菌。(表2)
2.2.2腸球菌屬
本年度共檢出腸球菌59例,其中42例糞腸球菌和17例屎腸球菌,59例腸球菌中對氨芐西林和環丙沙星的耐藥率均在80%以上,對高濃度的慶大霉素耐藥率為47.1%。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中未發現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寧耐藥。
2.3革蘭陰性菌對抗菌藥物的藥敏試驗
2.3.1腸桿菌目細菌
大腸埃希菌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檢出率為47.6%,肺炎克雷伯菌產ESBLs檢出率為15.0%,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出現了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耐藥的菌株,CRE檢出率為6.2%,其中CEKP檢出率為5.49。(表3)
2.3.2非發酵糖革蘭陰性桿菌
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的耐藥率分別為14.5%和11.5,鮑曼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的耐藥率均為4.1%,耐碳氫酶類藥物銅綠假單胞菌(CRPE)檢出率為7.1%,耐碳氫酶類藥物鮑曼不動桿菌(CRAB)檢出率為4.1%,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對左氧氟沙星和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均低于10%。(表4)
3討論
2020年我院臨床分離菌1859株,較2019年分離菌株1565株增長18.8%。革蘭陽性菌株中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為常見致病菌,我院本年度MRSA檢出率為13.3%,低于2020年CHINET中國細菌耐藥監測報告的MRSA檢出率(31.0%)[1],我院MRSA檢出以痰標本為主,而2019年度MRSA檢出率為5.6%,相比之下有增長的趨勢, MRSA相較與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給臨床治療帶來一定的難度[2]。院感應當加強有效管理措施,臨床醫務人員注意手衛生,避免發生交叉污染,從而降低MRSA的檢出率,本年度我院分離菌中未發現耐萬古霉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屬是腸道的正常菌群,常寄居于腸道和女性泌尿生殖道中,為機會致病菌,目前,腸球菌是僅次于大腸埃希菌引起泌尿系統感染的細菌[3]。在本研究中腸球菌主要來源于尿液標本,腸球菌對多數常用的抗菌藥物敏感,但近幾年腸球菌的耐藥情況嚴重,可能與臨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相關。但我院在2020年臨床分離菌中,尚未發現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寧耐藥的腸球菌。
我院臨床科室送檢最多是呼吸道痰標本(46%),其次是尿液標本(18.8%)和血液(14.3%)。我們建議臨床提高血培養和無菌體液標本的送檢率,從而使培養的假陽性率降低,提高治療效果。我院2020年度監測到常見細菌(除產酶菌外)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較低,低于或接近全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測網報告的數據,特別是我院報告的產ESBLs大腸埃希菌檢出率47.6%,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檢出率15%,分別低于2020年CHINET中國細菌耐藥監測報告的產ESBLs大腸埃希菌檢出率55.5%和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檢出率44.8%[1]。但耐碳青霉烯類腸桿菌科細菌較2019年有增高趨勢,有文獻報道感染性抗生素的使用,氣管插管是感染CRE的獨立危險因素,以呼吸道感染多見[4],應引起臨床高度重視。本年度檢出多重耐藥菌的細菌共286株,占分離菌株的15.3%(286/1859),多重耐藥菌檢出率在全國水平處于中等水平。產ESBLs大腸埃希菌和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所有多重耐藥菌約71%。其次是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或多重耐藥或泛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應引起臨床治療用藥時的高度重視。嗜麥芽窄食單胞菌按照CLSI規定常規用藥只選擇頭孢他啶、復方新諾明、左氧氟沙星和米諾環素這四種抗生素治療,請臨床醫生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抗生素。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檢出率呈上升趨勢,望臨床做好隔離和防護工作。
參考文獻:
[1]胡付品,郭燕,朱德妹等.2020年CHINET中國細菌耐藥監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21,21(04):377-387.
[2] 金益軍,陸建紅,宋秀蘭,張月紅,章鑫,蘭綱.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臨床分布、耐藥特點及醫院感染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9,29(22):2718-2721.
[3]田鵬鵬,朱麗莎,馬青,艾彪,田甜.尿路感染中腸球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04):743-745+761.
[4]白佳玉,王琦.耐碳青霉烯類腸桿菌科細菌的感染特征和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01):51-53.